<p class="ql-block"> 我爱逛,我爱逛的地方就是邻人笑我的“农村有啥好看的,成天爱给农村跑!”对,我就爱去农村。因为,只有走在乡间阡陌,才能感受到野性的、夲真的、天然去雕饰的田园风光。</p><p class="ql-block"> 可是,我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不记路。如果说我是路痴,那是高看我了,我就是一个纯粹的路盲。不过,这样也挺好,可以重复走过无数次的田野村庄而不会觉得乏味,且每次都有新鲜感。</p><p class="ql-block"> 这不,最近几天气温不是特别高,我再次南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那些人在菜地里边干啥呢?这个地方看着眼熟,似曾来过。再看拱门上长期被雨水冲刷,但仍然清晰可辨的“菊花”二字,对了,是菊花园。</p> <p class="ql-block"> 想起第一次来这里大约是5年前的秋季。那是观渭水、看白鹭后返回途中,不经意间看到路旁有一片花田。扒着铁丝围栏,我问里边忙碌的人“可以进来吗?”几个人相互看了看,问我进来干啥?我说想看花儿。“那你从大铁门进来吧!”</p><p class="ql-block"> 门头上“秦兴苑三角梅菊花生产基地”几个大字很醒目。哦!原来这是菊花园。</p> <p class="ql-block"> 看着人们有条不紊的将一盆盆花儿搬下车,我不解其意,便又多嘴:“怎么还要从外边儿进花?”被问的人笑了:“是我们自己种的花,参加咸阳菊花展刚结束。”原来如此。</p> <p class="ql-block"> 从此,我几乎每次去下岸子或者从周、户游玩归来,都要去这个菊花基地看看。因为并不是专程去的,而且每次走的路径都不一样,所以,去过无数次的菊花园具体位置,我一直记不住,说不清。</p> <p class="ql-block"> 看着大棚与大田里绿茵茵的蔬菜,我想起往年似火的三角梅与多彩的菊花。“这是转型了?”“你问老板吧!”有人朝前边指了指。</p><p class="ql-block"> “怎么不种花了?”我问。</p><p class="ql-block"> “有啊,你看棚里。”不远处花儿果然灿烂。</p> <p class="ql-block"> 聊天中得知老板是铜川人,名赵新春,来兴平种花已经有些年头儿了。</p><p class="ql-block"> 从当年承包近80亩土地,田园管理中又解决了附近七、八十村民的就业开始,一簇簇绽放的花朵,用自己的色彩与方式,默默的报答着为她的美丽而辛勤付出的人们。</p><p class="ql-block"> 2016年至2018年间,秦兴苑与美团合作,在泾阳智慧农业园连续成功举办了多届菊花展。2021年,秦兴苑菊花犹如可爱的使者,前往咸阳湖参加最大的菊花展。从络绎不绝观赏的人流和纷纷拍照中,足以见证小菊花儿不辱使命不负重望。(按规定要求,13个县都要参加花展,不具备条件的5个县都委托给了兴平)</p><p class="ql-block"> 一个菊花展,秦兴占据了半壁江山。</p> <p class="ql-block"> 看着大棚里嫩生生的桐蒿、红苋菜,我又禁不住问:“今年为啥要种菜?”老板告诉我,从去年就这样做了,只是一部分闲地的“过渡”,最终还是要全部种花的。我明白,近两年市场需求萎缩,大河里的水变成了小溪般的经济下滑,各行业或多或少都陷入了困境,这也许是导致“过渡”的一些原因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闲聊中一筐筐鲜嫩的香菜装上了车,在忙着去给客户“海底捞”送菜之际,老板非得要送我一把香菜,我婉言谢绝了。一花一菜生长不易,我没有理由接受。</p> <p class="ql-block"> 见地边堆积着无数装着东西的袋子,走近看,原来袋子里全都是有机肥。难怪花花菜菜长势这么好!</p> <p class="ql-block"> 这次我终于记住菊花园的位置了,抛开兴渭大道,从惠址坊一直向南约五六公里处路西便是。直走,无需拐弯儿,如果再还记不住,那我真是傻到家了!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菊花的一抹亮丽色彩,不只装点了旅程,更装点了行人的欢愉心情。因此,我一定还会去的。</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