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60年,秋风瑟瑟,大灵山下的炎周坪,荒凉凄清,七八户山里人家茅篱瓦舍,偶尔传出几声鸡鸣狗吠,衬得这四面环山的野村更加死寂。山边上那颗大枫香树,在这苦难的岁月里,顽强挺拔,用那满树红叶,点缀着缓缓流淌的时光,夕阳透过那淡红的叶子,一束束斑驳的光影投射下来,洒在老钟那茅舍的窗棂上,堂屋里。于是,这生活便又有了些许温暖的色彩。炊烟渐起时,一声嘹亮的啼哭,划破寂寥的山村,老钟的长子时全来到了这多情的人世间。</p><p class="ql-block">“时全”暗含“十全十美”,在那三年自然灾害时日里,每每食难裹腹。小时全差不多便被野生放养。炎周坪的山是丰硕的,救兵粮、地枇杷、猕猴桃是他食之不尽的美味。时全夜沐大灵山风,朝饮花间晨露,习山民之纯朴涵养,效古枫之挺拔坚韧。十岁启蒙,拜倒在杜老先生门下,识字习文。两年后辗转到水田坝仁河,随伯父读书放牛,三国、水浒、西游、红楼烂熟于心,十二三岁从懵懂孩童蜕变为腹有诗书的俊逸少年。十四岁重返大安读书,两年初中学习,如鱼得水,本应进入高中,可曾读过红楼,《红楼梦》是禁书,是毒草,便被拒之门外。回到炎周坪,握起锄把,使犁打耙,披星戴月,风雨无阻,酷暑寒冬,四个春秋更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磨砺,使时全变得黢黑,却更加俊朗。1978年参加高考,永顺民师录取,因身体微恙,遗憾出局。1979年就读于龙山六中,师从郭化祥先生,深得其文化精神熏陶,受益匪浅。后回炎周坪,在村办七年制学校教英语,同时自学木工手艺。技成,辞教从艺,背着刨子斧头走南闯北,做桌子板凳、组合家具样样精致。走村穿寨,在天马山下,烂漫邂逅方家姑娘,耳鬓厮磨,1982年冬步入婚姻殿堂,结为秦晋之好。婚后相敬如宾,育二子一女。1992年冬,接任桃子坪村支部书记,事无巨细,心系村民,历时七年修通村级公路,把那孤村野寨与外界联通。2000年春,进入大安烟站做培植员,身穿雨衣,头戴斗笠,为烟农手把手的传授技术。二十年间,用他坚实的脚步,踏遍了大安的山山岭岭。这期间,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常常拿起笔,用诗歌的形式,记下所见所闻,人生感悟,写下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时全是多情的,诗歌便也多了情感。那些字词虽无平仄与格律,却也朗朗上口,让人如沐春风。</p><p class="ql-block">2022年,秋高气爽,钟时全从炎周坪走进县城,走进老年大学诗词班。这里聚集了一群灵魂有趣的人,他们推平敲仄,和奉应答。钟时全如饥似渴,写诗填词,渐入佳境,遣词造句,精雕细琢,平仄格律,力求精准。时全多情且多愁善感,便有了《踏莎行》的“浅酌魂销,清愁梦醒”,《临江仙》的“四季飞花令人痴,翩翩落满相思”的婉约柔美。婉约并不伤春悲秋。时全多情且热情热烈,《踏莎行》的“艄公摇筏彩虹依”“夕阳冉冉云山吻”是不是颇有一些豪放大气呢。</p><p class="ql-block">是的是的,时全婉约不失豪放。他从一个山野村夫华丽转身,蝶变成独树一帜的诗词达人,他的作品在《老年人》《诗词月刊》《中华诗词》等刊物上频频刊发。是他的荣耀,更是对他的激励。写诗填词,是他与自己的漫长对话,是对这个世界最温情的告白,在这《云山月》里,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积,只有时全真诚坦露的灵魂,以及那些在生活褶皱里悄然绽放的诗意。这些诗词完成了它们与诗人的约定,将带着使命走向你,愿他们在你的世界里,继续生长变形,如同溪水汇入江河,流向更辽阔的远方。</p><p class="ql-block"> 2025.04.25号 彭和平于龙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