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甘南的美,闻名遐迩。都说甘南是低海拔的小西藏,袖珍版的川西,我认为,它是最美的人间天堂。</p><p class="ql-block"> 甘南,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藕合地带,是甘肃、青海、四川省的结合部,这里寺庙众多、草原丰满,一半是自然绝色,一半是虔诚的信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去年第一次去甘南,我的角色是旅游达人兼为资深美女拍照的摄影师;今年第二次的角色是旅游规划师兼山水画家双重身份。每一次去甘南,都收获满满,都看到了不一样的甘南和不一样的自己。</span></p> <p class="ql-block"><b> 第一天:会师天水,整装待发。</b>6月21日,从广州南乘G814次,我和王院长夫妇与先期到达的区总在天水会师,四人团正式组建。住天水丽枫酒店天水火车站店,租了一辆新的奥迪Q5L。在酒店放完行李,经总台服务生介绍去了德元牛肉汤面馆,分别点了牛肉汤面套餐、牛肉泡馍等,大家都吃得很欢。吃完饭后,我把自家老婆子带的三个苹果削好分食,并托我带话,今天是甘南之旅的起点,吃苹果的寓意是吃后旅途顺利平安。在我一劝说,大家争先恐后将苹果吃个精光。</p> <p class="ql-block"><b>第二天:探访麦积山石窟并对景写生</b></p><p class="ql-block"> 麦积山石窟如深度游览需要3一4小时,由于这次游览的点多线长,我们只能选择走马观花,并与重点探究相结合,排队买了有代表性133号万佛洞特窟参观。当天,在雨中参观麦积山石窟,欣赏标志性塑像如东崖大佛、微笑小沙弥等,对佛教艺术、历史有个较深刻的了解。</p><p class="ql-block"> 当天是周日,高考学生还没有出发。但是人特别多,但天公不作美,6点起床时发现有太阳出山,6点20分就开始暴雨,当时,我就知道不妙,开窗见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感觉。我们7点出发,8点半到景区,吃早餐、购特窟票进园,排队时间很长,走走停停,约11点40分才正式开始参观石窟。</p><p class="ql-block"> 参观完麦积山石窟后,大家感到非常震撼,都感觉不虚此行。从标识和导游介绍中得知,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因山形酷似堆积的麦垛而得名。始于后秦(384-417年),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朝代不断修缮扩建。以大量精美泥塑造像闻名,现存塑像7200余尊,被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展现从后秦的浑厚到北魏的秀骨清像,再到北周的圆润、隋唐的丰满等风格变迁。现存壁画约1000平方米,内容以佛教故事为主,部分保留北魏原作。摩崖大佛(高15.7米),隋代作品。 我们很庆幸能够看到第133窟(万佛洞)特窟,这里面真是万佛洞,一块碑上碉有大大小小佛像上百尊,唯妙唯肖,特别是那尊宋代"释迦会子"小沙弥塑像,情感表现极为生动,如真人,呼之欲出。</p><p class="ql-block"> 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文化遗存,麦积山石窟以其独特的泥塑艺术和险峻的地理环境,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宗教、艺术、建筑的珍贵宝库。文革时期洞窟被封,到目前保留非常完整,原汁原味,没有缺胳膊断腿被破坏的痕迹,这是文物保护的幸事,有感于古代中国人的智慧能力,值得参观。</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参观麦积山石窟后,立即前往伏羲庙参观,6月21日,中国人文始祖盛典在天水伏羲庙举行,台湾前领导人马英九到场参加盛典,我们6月22日赴了盛典的后尘,换了人间,但会场红地毯依旧讲述昨天的故事。据说昨天天水伏羲大典时,甘谷县惊现祥云,震惊全球华人,甘谷不愧是伏羲出生地,伏羲出生于甘谷,发展生产在天水,创作文明于中原,建都在陈,封禅泰山,在位115年,为全球黄色人种共同祖先。</p><p class="ql-block"> 我们从大门进,里面旌旗飘飘,一抹亮靓的红色。被庙内1300年的柏树所震撼。听导游讲八卦图的故事,见一门联,"开天立极,八封成图华夏仰望圣地,天分始肇炎黄歌传人"。高度诠释了伏羲的人生贡献与价值。</p> <p class="ql-block"><b>第三天 :宕昌官鹅沟天瀑回响</b></p><p class="ql-block"> 官鹅沟既是一个风景区,更是一个地质公园,这是我们翻山越岭走过后的第一感觉。沿途大大小小的地质断裂带折皱出现在我们面前,为我们山水画提供了很好的范本。</p><p class="ql-block"> 我们住的地方离官鹅沟景区很近,从宕昌县城开车只要14分钟。几乎每个景点都把景区大门设在真正景区很远的地方,实行门票加观光车转运模式,这个官鹅沟景区更狠,到了景区时,还得买10元电瓶车票价,坐2公里才能到达一半目的地,另外靠自己走路爬坡2公里,才能达核心景区。区总由于龙体欠安,他只能坐电瓶车前往,在前面等我们,这样也可以节省不少体力。我与王院长夫妇背着沉重的画夹,有像青春女孩子前凸后翘的感觉,就这样前面托着20斤背包,背着20斤的画具,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行驶,虽然有柏油路,仅限官鹅沟景区车辆通行。游客只能走修好的木质棧道行走,既要克服本身个人地球引力,又要额外克服40斤重的随身携带品重力,走到半山亭时,我们已经大汗淋漓,透支了许多体力,看到这里条件不错的亭子,就干脆在这里摆摊设点,既可以躲雨,又可以写生,真是一举两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当将画具铺上后,我们就开始对景写生,同时也吸引了许多游客的注意和围观,目前不是旅游旺季,但也有不少游客,大多是穿着大红大绿的中国大妈,当地人戏称为老婆子。有的大妈通身穿着红裙子,妖艳摇摆,容易引起人们注意,热烈而低级,后面回去时还看到她从景区门口的观音庙祭拜出来。中国老婆子掌握着家庭的经济大权,骄横跋扈,游客中鲜有大爷出游,约占65%以上,即使有大爷出游,也是背着沉重的行囊,这就是中国的家庭男女地位现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围观的群众中不泛有美术爱好者,他们问各种不同的问题,你画的是什么画?水墨画还是中国画?你画的怪好看。我们合个影吧,我能拍你的画吗?有一个上海的老婆子退休后在社区老年大学学国画,看到区总画速写后,非常喜欢就聊得火热,还主动加了微信,希望当区总的学生,区总还告诉她还有两个同伙在下面亭子里,这个老婆子后来又来围观我们,第一句话冲着我们说:“你们是区老师的同伙吗?"露出惊羡的目光,我们顿时愣了一下,脑袋里迅速在问,这个陌生的景区还遇到了熟悉的人,后来想了一下,原来是区总惹的祸。我在这里画了一张完整的水墨写生稿,晚上回来的时候,我与他共一个房间,便利用这便利时光虚心向区老师求教,他肯定了我的构图没有问题,指出了许多细节的问题,提了许多衷恳的建议,我一一接受。</p> <p class="ql-block"> 在官鹅沟里,中午我们三个吃了一些副食充饥,区总由于肠胃问题,在官鹅沟天瀑附近的小买部吃了一桶牛肉泡面。我当时空着手没有带速写本,走了很远到天瀑景点,见难得一见的天瀑景观,又返回风雨亭取速写本,吃饱了的区总在风雨亭守我们的行李,我与少伦轻装去精华点官鹅沟天瀑写生,我在这里画了一张硬笔速写稿,有一位小学六年级的男学生看着我的画入谜,并没有立刻打挠我,等我画完速写稿后主动搭讪,说可以跟他拍合影吗?我欣然同意,便要游客帮忙拿手机拍了合影,并加了微信,我心想,也许这不经意的举动,可能给这位少年埋下希望的种子。</p><p class="ql-block"> 时间不早了,我们在下午4点回到景区门口,买了少伦喜欢吃的蒸土豆暂时充饥,开车回到汉庭酒店门口,停在广场,顾不上放行李,便搭的士去了大众点评的清真美食店用晚餐,点了手抓羊肉、羊杂汤和蔬菜,大家觉得很开心,回酒店途中购买了次日应急食物回到酒店。</p> <p class="ql-block"><b>第四天:最美的风景都在路上</b></p><p class="ql-block"> 官鹅沟的景点只适合游客,对画家来说不一定是好事,适合画画的素材并不多,所以我们浅尝辄止。6月24日早上8点40分,准时从官鹅沟汉庭酒店向卓尼出发,到高速了,温美女接到女服务员电话,称310房找到一部手机(我与区总住308房),经确认是温美女第二部手机,温美女要她寄回广州,并在协程网上给酒店五星好评。</p><p class="ql-block"> 从宕昌到岷县70公里,走G75高速公路,再走G248省道到卓尼50公里,这段路比较烂,形似乡村公里,所以11点40分才到卓尼县城,通过大众点评找到卓尼久和尼巴藏餐店吃中餐,这个店在大众点评中排名第一,室内全部用木雕刻的装修,卓尼盛产松木,装修就地取材便宜。王院长与区总停车,我与温美女共同点了中餐,藏香腊排骨、炒肉肠、还点了山珍鹿角野菜,爆炒豆角茄子,藏香米饭套餐(白米饭十红烧炒肉米粉配料),配酥油奶茶。大家吃得非常开心,一个不留,共花费324元,人均80元,据说是这一路吃得最好的一餐,至今回味时仍露出了八颗牙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下午1点半出发,到加油站加足汽油,<span style="font-size:18px;">向扎古录镇出发,因为</span>下着小雨,我们汽车走得很慢。按照去年的经验,用手机导航至洛克之路起点,走了很远,没有找到用烂木头雕刻的"洛克之路"这个打卡点,有点失落之感。</p><p class="ql-block"> 我们按导航行进,到了一个藏家民居点,眼睛一亮,招呼区总停车,我们下车画速写,停车时,遇见几个乡镇干部模样的人,热情招呼我们,并寒暄几句,便各自分头画速写,由于下雨,小温为王院长打伞,那场景确实让人感动。汽车继续前行20分钟,我们终于见到百年藏寨,这座几百年传承下来的土房子,依山而建,层层叠叠,蔚为壮观,每户门前有洒青稞架子,还有百年古树,有的仍长青,有的已干棝。这次,我专门走近拍照,细心体会,弥补了上次的遗憾。</p><p class="ql-block"> 下午4点钟,在纪检组长小温催促下,我们继续向洛克之路进发。这一段路非常烂,坑坑洼洼,泥巴与水交织,汽车摇摇愰愰,像喝醉酒似的,前面还遇见道路维修,更加艰难。大家心情比较好,都开着玩笑,联想起了年轻时带着女朋友故意摇愰的时光,大家开心地笑着,笑声飘出车窗外,顿时旅途心情愉悦了许多。</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洛克绎站停留拍照,没有去年遇到的那么美的天空和景色,黑云迷雾遮住美丽的山川,我们在这里画了速写,洛克绎站卖咖啡的老板见到王院长和区总的画,连忙点赞,并主动送上两杯咖啡,合影留念。汽车爬到4000多米山顶时,大家对绝壁的山石所震撼,从山顶下山,雾都茫茫,但好在正在铺柏油马路,路况非常好。到扎尕那格桑云朵民宿酒店时已经是晚上8点半钟,我们将东西放在房间后,就去吃牦牛火锅,这一晚睡得很香。</p> <p class="ql-block"><b>第五天:写生扎尕那</b></p><p class="ql-block"> 昨天下了一夜的雨,6月25日早上醒来的时候,阳光已经洒满了整个扎尕那,远山若隐若现,白色的云朵像丝带缠绕在山石间,清晰可现,我迫不及待拿起手机记录这一切。</p><p class="ql-block"> 在电视剧《爸爸去哪儿》第四季外景就餐拍摄地《麦香源》餐厅,我们吃了心仪的肉香小笼包、小米粥后,从山下最后一个自然村东哇村开车前往半山腰观景台,去年6月来的时候,这里只有一个观景台,今年增加了5个,且观景台设计比较新颖,景区管理也在进步,比如有专门着制服的景区卫生监管员巡逻。这里处处是景,太阳已经清晰把扎尕那照个明白,裸露的山石沟壑纵横,完全展示在我们面前,扎尕那石硖里植被清绿富有生机,山角的拉桑寺金碧辉煌,旌旗招展,经幡飘飘,藏文化的符号到处可现,我们把汽车放在停车场清洗车,拿起专用的野外写生工具,就在洗车场餐厅楼顶选择合适地点开工画水墨写生稿。</p><p class="ql-block"> 我们仨人在一个山包上架起了三个临时工作台,每个人自顾不暇,我在这里画了一幅6尺对开的写生作品,基本交待了扎尕那精华景区的错落藏露的群山,山角下寺庙,精致的藏式民居等。在画的过程中,吸引了许多爱看热闹的中国大妈老婆子,旅游达人,偶遇了广车肇庆市的书法爱好者,与铁路唐红伟等书法名家都有交集,这也是有缘人,在哪里都能遇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画了差不多的时候,去看少伦主席的写生作品,他根据自己的构图,首先用大笔、用淡墨迅速在画面上交待周边的环境,形成云雾飘淼的气势,固化自己心灵的图式,再在大自然有选择的取材,适合自己构图的内容,形成作品初步的样式。现场的藏式民居、旌旗、远处的山石、云雾等物象交待得清清楚楚。区总的特点是,我们都在用水墨写生,而他在进行速写。他善于画全景,把扎尕那整个场景画在一张速写稿上,接着边看实景,边按速写固化的内容,水墨写生,他的东西不全是现场的东西,有传统的符号,也有他区式独特的语言,先画一遍淡墨打草稿,再根据现场变幻,积墨,在水墨写生的时候,再增加自己的符号,这样反复皴染,一气呵成。</p> <p class="ql-block"> 在画第一幅作品快结束的时候,云彩突然由白转黑,马上下起雨来,我们还挠幸,雨不会马上下得很大,继续完成自己的心爱之作品,这时候整个景区阴云密布,刚才还清晰可见的山峦、森林马上变得模糊起来,大家已经迫不及待收拾画具,进行紧急避雨,马上转战汽车场二楼餐厅的阳台,这里有两个太阳伞,下面有几张空空的桌子,没有到饭点,所以这个地方是我们画画的绝好地方。这时候,雨停了,我们也不走了,在这里完成了我的第二幅作品。我们就近照顾生意,就在这里吃中餐,餐厅蒙古族姑娘追问我们几个人要写生作品,我没有答应。区总和少伦主席在用完中餐后为她分别画了一幅人物速写,让这位姑娘露出了幸福的笑容。</p><p class="ql-block"> 回到扎尕那云朵民宿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二点多钟,由于游客急增,我们通过这家民宿帕总联系了他亲戚的民宿,转到这家民宿,在扎尕那拉桑寺院附近,是东哇村观景台次高点。在房子稍作休息后,我们爬到民宿附近再次水墨写生,没有弄完就下起了阵雨,还出现了彩虹,非常难得。晚上去了麦香源吃晚饭,游客人数急增,晚上早早就睡了,也没有参加村子里的篝火晚会。</p><p class="ql-block"> 我们原定在扎尕那多呆半天,去仙女滩写生,27日下午出发,谁知我们去吃早餐的路上就开始堵车,问了几个司机都说洛克之路被堵死了,他是借缝插针逃出来了,在路上被堵6小时,建议我们不要去洛克之路。半小时后,在交警的疏通下,我们到了这个仙女滩景点门口,停车场堵满了大巴小车,山上栈道人满为患,我们见到这个场景,顿时感觉到扎尕那游客暴增,于是王院长讲,还是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向花湖出发。</p> <p class="ql-block"><b>第六天:欢乐花湖,相逢郎木寺</b></p><p class="ql-block"> 6月26日,在逃离扎尕那后,我们沿着G248国道向江南小独库出发,路上清一色的柏油马路平顺无起伏,路旁绿树成荫,一条小溪蜿蜒流淌,完全没有洛克之路坑洼洼的感觉,大家都在庆幸逃离扎尕那,汽车里狭小的空间里,顿时笑声不断。这时候,大家才想起没有吃早餐。这时想起了那袋在宕昌购买被在厕所门口"开过光"的干粮鸡蛋糕,大家都不肯动手。还是我开了口,说这个东西已经在扎尕那如玉的空气中净化了两天,已经不是从前的味道。我试吃了一个,果然不同凡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到半小时,一斤鸡蛋糕已经消灭了一半。</p><p class="ql-block"> 汽车行驶半小时后,我们在一处风景绝美的自然村停车休息,半山腰层层叠叠的藏式民居相互簇拥而建,山上树木茂密,山下一条小溪蜿蜒流淌,风景这边独好。我们在这里迅速画起速写,一位坐在亭子板登上慈祥的藏族老人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区总和少伦画完速写后,都为老人画了人物速写。老人看后非常高兴。大家都跟老人攀谈起来,得知老人是当地村的,已是83岁了,身体硬朗,驻着拐扙,平时喜欢坐在路边看车来车往,外地游客。这时,几位成都过来的大妈主动跟我们聊天,大家都很开心,最后在亭子里的全部人员跟老人进行了合影。</p><p class="ql-block"> 汽车继续行驶在江南小独库G248国道上,我们讲着开心的故事,一个多小时便到了若尔盖草原的花湖。一路上有内蒙的游客对花湖不感兴趣,认为花湖没有花应该叫草湖,加之去年我去花湖时,没有水也没有花,让我有放弃这个点的意图,在随团成员的坚持下,我们决定前往。但是,这次游览竟然出奇的好。天气预报称,花湖中午有雨。我们下午1点半开始进园,三点半出园,没有下过雨,阳光普照,少许微风,远山如岱,湖面清澈见底,游人如织,海鸥欢快地抢食,高山冷水鱼自由地游弋,王院长俩口子拿着带来的干粮面饼掰碎了喂海鸥,吸引大群海鸥觅食,我们也抓拍了许多精彩瞬间,我们随团成员都很开心。在我们结束花湖游览出景区后,天空阴沉下来,并下起了小雨。我们向郎木寺出发。</p> <p class="ql-block"><b>第七天:听导游讲郎木寺,在大峡谷寻幽写生。</b></p><p class="ql-block"> 6月27日在四川郎木寺参观时,我们请了一位来自阿坝州法号为西若的僧人当导游,这个僧人30多岁,18岁开始拜西藏都松钦巴大师为师,修习密宗。他说他喜欢画画,所以遇到我们几个画家非常开心,他表露出这次的讲解有区别其他游客的内容。</p><p class="ql-block"> 在从寺院大门售票口至寺院正门行走的过程中,我们主动问及他在寺院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他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了寺院的准入制度和等级制度。他说只要是个人就可以进寺院修行,但是进寺院也不是大家所想像的那样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寺院也很等级森严的,也是很卷的。每个人会根据自己的特质选择做讲师、杂工和主持。不是每个人都能做主持,有的人闭关修行20年后也许在再在某些方面有建树,这样有可能成主持,但是也有运气的成份。</p> <p class="ql-block"> 在谈到他们是如何进行佛教专业具体的学习的时候,他说老师在上课完毕后,要对每位学员进行学习效果的检验考试。寺院主持会把他讲的每个知识点,把所有试题放在箱子里,让学员自己抽,像开盲盒一样,抽中的题就是考试的题,三年以上,考过6个学位证书,一对一考试,通过了晋级,没有通过继续考,有的学生40岁都不一定考得过,如果没有通过,他便不再有考试机会。</p><p class="ql-block"> 西若转了美术学院学了半年绘画,就能熟炼掌握唐卡复制技术。他带我们去了闻思院(大雄宝殿)、医学院、时轮殿、护法殿参观并讲解,有的还打比方,与现实联系起来,让听者易懂。我们在闻思院看了寺院五世创始人肉身,他详细介绍了寺院的创建过程。见到我们是画画的,他网开一面,把只有开法会展示的绘画作品给我们观摩。在讲到白渡母绿度母时,大家记忆犹新。白度母与绿度母同为藏传佛教中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化身,属于“二十一度母”中最核心的两位,但二者在形象、职能、象征意义及文化内涵上存在显著差异。白度母通体洁白如皓月,象征纯净无染。绿度母全身翠绿色,象征生机与希望。白度母如皎月清辉,守护生命绵长与智慧澄明;绿度母似春林新绿,赋予危难中的即时生机。二者如母之双臂,一者抚平岁月之忧,一者紧握无常之厄,共同诠释观音菩萨“悲泪化现”的深意。若为修行或供奉,可依需求选择:求安康寿考选白度母,解困厄疾苦修绿度母。</p> <p class="ql-block"> 他说,从寺院八世活佛开始供奉关羽,为关羽煨桑,为藏传寺院很少见。讲解完后,他还展示了他的绘画作品,为我们加了微信,我们都称他的普通话讲得很好,我们都能听懂,但翻译软件不准确,他还说学藏传佛教必须学藏语,翻译更准确。</p><p class="ql-block"> 在回来后,我认真研究一下这个格尔底寺,确实名气很大。四川郎木寺,全称“安多达仓纳摩格尔底寺”,是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红星乡的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寺院。它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的赛赤寺隔白龙江相望,共同构成了郎木寺镇的宗教文化核心。</p><p class="ql-block"> 四川郎木寺(格尔底寺)由一世格尔登活佛于1413年创建,最初名为“僧伽静修庵”,后经扩建,至五世格尔登活佛时正式定名为格尔底寺。藏语“达仓纳摩”意为“虎穴仙女”,因传说莲花生大师曾在此降伏猛虎,使其化为仙女,故得名。</p><p class="ql-block"> 寺院包括闻思院(大雄宝殿)、医学院、时轮殿和护法殿等四大殿,依山而建,气势恢宏。寺内供奉着五世格尔登活佛的肉身舍利,历经200多年仍保存完好,肌肤富有弹性,面容如生,是藏区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肉身法体之一。</p><p class="ql-block"> 寺院旁的纳摩大峡谷是白龙江的发源地,泉水清澈,被当地信众视为圣水。峡谷内怪石嶙峋,风景独特,有仙女洞、中阴洞等景点,传说可窥见前世今生。每年正月举行,包括跳神、藏戏、展佛等活动,吸引大量信众和游客。郎木寺镇是藏、回、汉三族共居之地,藏传佛教与伊斯兰教和谐共存,形成独特的文化氛围。20世纪40年代,一位美国传教士在此生活十余年,并撰写《Tibet Life》一书,使郎木寺在国际上闻名,吸引众多外国游客。如今的郎木寺已成为知名旅游目的地,被誉为“东方小瑞士”,以其多元文化和自然风光吸引全球游客。</p> <p class="ql-block"> 四川郎木寺不仅是重要的宗教圣地,也是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瑰宝,展现了藏传佛教的深厚底蕴与川甘交界地区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 当天我们随意吃了牛肉拉面,回郎木寺印象酒店休息后,15点开始我们背着沉重的画具,顶着烈日,向郎木寺大峡谷进发。为什么要去这个大峡谷,因为去年这个时候我曾经到过这里,大妈们没有兴趣,只是我单独前往。去年的当时,我带着雨伞进去后,踩着碎石,沿着湍急的溪流向里行进,看到怪石嶙峋的沟壑后,兴奋不已,在这里画了两张速写稿,还与巨型土拨鼠进行了亲切互动,见到了几千只在草甸上飞奔的场景,回来的路上还下起来大雨,沟内无处避雨藏身,弄得狼狈不堪。</p> <p class="ql-block"> 今年的情况似乎与去年相似,又有许多明显不同。我们把车停在四川郎木寺大门口停车场内,拿着雨具包含伞和雨衣,背着画具进大峡谷。当时下午三点还是烈日当空,气温在30度左右。今年不同的是,峡谷门口水流清澈如注,沿溪行拐湾处,流水消失。峡谷中游人多,且大都是中国大妈,穿着红红绿绿的,戴着帽子,戴着围脖等装饰品,不断地大声吆喝拍照,搞得整个山谷都在回响,平时寂静的山谷又喧闹起来。我们三个人,每人自选一个适合自己表现的绝佳站台,搭好画架,铺好画具开展工作。这里画了一幅水墨写生稿后,吸引了许多游客的关注点评。</p><p class="ql-block"> 转战到峡谷最里面草甸的时候,我们分开行动,后来听小温讲,她去了观摩土拔鼠的活动,许多游客在与土拔鼠互动,一位旅游达人近距离接触土拔鼠,拿着食物,要土拔鼠作站立姿态与她拍照,土拔鼠不从,顺势巴住她的大腿,这位女游客抖了一下腿把把土拔鼠分开,这时土拔鼠产生了逆反心理,遭到土拔鼠的攻击咬伤,立即送碌曲县医院治疗。这时,一大群僧人穿着红袍开始围观,说我画得棒,没等合影就离开,后面到王院长、区总地盘,围观王院长画画,王院长临机一动,秒变僧人为画师,在一张画纸合作写生,区总迅速抓拍,留下了经典的一幕。</p><p class="ql-block"> 这时突然阴云密布,我预感到不到10分钟会有阵雨,于是我迅速收起画架画具返回,为了保护画稿和随身带的物品,我们穿上雨衣打看伞返回。</p> <p class="ql-block"><b>第八天:参观郎木寺甘肃寺院,游览黄河九曲十八弯</b></p><p class="ql-block"> 甘肃郎木寺,全称“达仓郎木赛赤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郎木寺镇,地处甘、青、川三省交界处,海拔3480米,占地面积约55公顷。它与四川若尔盖县的格尔底寺隔白龙江相望,形成“一镇跨两省”的独特格局。郎木寺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由藏传佛教格鲁派高僧嘉参格桑活佛创建。嘉参格桑曾在西藏噶丹寺担任赤哇(住持),后返回故乡弘扬佛法,建立该寺。郎木寺在藏语中意为“虎穴仙女”,得名于当地一处天然石洞中的钟乳石,形似仙女,传说为莲花生大师降伏妖魔之地。郎木寺历经扩建,现有闻思学院、续部学院、时轮学院、医学院和印经院,寺内供奉着第一世活佛的肉身灵塔,据说其头发、指甲仍如新生。寺东的红色砂砾岩壁,形似僧帽,是郎木寺的标志性景观。发源于郎木寺的108个山泉,溪流清澈,成为嘉陵江的源头之一。位于赛赤寺后山,是藏区少数对游客开放的天葬台之一。郎木寺是安多藏区重要的佛教圣地,僧众曾达500余人,现仍保持浓厚的宗教氛围。每年藏历正月举行盛大的“莫郎节”(传诏大法会),包括晒大佛、跳神、酥油花展等佛事活动。此外,当地还保留着插箭节、雪顿节等藏族传统节日。郎木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宗教文化和多元的民族风情,被誉为“东方小瑞士”和“人间净土”,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p><p class="ql-block"> 6月28日上午,我们前往甘肃郎木寺赛赤寺参观,请了一位当地藏族导游,参观了寺院的几个学院,由于讲解的声音太小,寺院内不准录音翻译,大家只听了个大概内容后各自开始自己的写生创作。王院长站在寺院的制高点拍照画速写,区总在次高点画速写,重点表现寺院的百年古树和建筑风格。我却背着沉重的画具,在进寺院左侧往天葬台方向的观景台画水墨写生,画了一个六尺对开的小长卷,重点表现郎木寺主殿部分的建筑特点及以白龙江为界四川与甘肃的郎木寺凹型地貌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 中午12点半,我们离开赛赤寺,在一家四川人开的沙锅牛肉面馆吃牛肉面后,回酒店休息,老板见我们住了两天,便对我们照顾有佳。在我们要求午睡三点前退房后,便欣然同意。但当天入住的游客12点后就需要入住时,老板打发他们先去吃午饭,不料他们下午1点半就回到酒店吵着要入住,老板还是讲诚信,不想打挠我们,要后来入住的旅客换个房间,他们不依不饶就在走廊吵吵闹闹,弄得我们下午二点半不得不离开这个郎木寺印象酒店。</p><p class="ql-block"> 我们向若尔盖草原的黄河九曲第一湾进发。路上查询的天气预报,若尔盖有阵雨,但是,我们车到的时候,景区天空竟阳光灿烂,万里无云,老天又给我们的游览开了方便之门。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我们组团来过这里,私家汽车要经过审批才能进园,购票没有微信购票,当天倾盆大雨,6人团只有我和另外一个男同事坐电梯上了山顶,裹着雨衣打着伞最后都湿漉漉的,在山顶上拍了几张风雨中的若尔盖草原,湾湾曲曲的十八道弯,根据不可能见到落日。</p> <p class="ql-block"> 这一次,老天被我感动了。我们到的时间比较早,6点进园,我在这里画了黄河九曲十八弯的速写,不太好表现,相当于幼童画了个地图,但是我仍然津津乐道,将速写稿展示给游客和同伴看。当我跟王院长打退堂鼓准备提前撤离时,区总仍然坚守要等到落日精彩的余晖。落日时间晚八点40分左右,当时晚8点时,老天又在戏弄我们,太阳钻进厚厚的云层,我们跟许多游客一样从左边的下山栈道开始撤退,在撤到半山腰时候,太阳竟然象日出一样从厚厚的云层挣脱岀来,慢慢地由浅红色光韵,上升到光点,然后到大大的红色太阳,光照整个若尔盖草原。这时已经是晚上8点半钟,仍然保留着一线希望的游客,都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叫声,响彻整个山头。并迅速拿出长枪短炮,各式各样的手机,记录这大自然的美好瞬间。我们也庆幸老天的眷顾,给旅途又一个大惊喜。10分钟后,太阳还是是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下沉,躲进地平线下,留下漏斗状的光芒,天迅速黑了下来,若尔盖草原又恢复了宁静。</p> <p class="ql-block"> 唐克镇全镇修路,汽车行驶缓慢,当天我们入住唐克母亲河大酒店,放下行囊后,我们在附近找到了德阳鱼庄吃晚饭,点了野生淡水鱼酸菜鱼、回锅肉和两盘清菜,菜都吃干净了,大家都觉得是继卓尼藏餐后第二顿美食大餐。</p> <p class="ql-block"><b>第九天:感叹石头城莲宝叶则的鬼斧神功</b></p><p class="ql-block"><b> 6月</b>29日,我们将在唐克买的牦牛奶粉与花湖购物一起打包快递回广州。从唐克镇出发,路上快到久治县境内时路过各莫寺等两座寺院,因急于赶路,没有停留。但是,两次路边遇见盛开的油菜花和烂漫的野花,王院长带着小温在黄灿灿的油菜花地里摆拍各种姿势拍照,弥补了在扎尕那没有见到油菜花的遗憾。</p><p class="ql-block"> 他们在油菜地拍美照的时候,我却意外地捡到一块花白相间的石头,举起一看,四周圆润光滑,三面有多条线型纹路,仔细端详,酷似几个水、川几个象形文字,在石头另一端还有一个象形图案,开始一看,象一女王的背影,经王院长监定,变成了青蛙王子。不管是女王背影或青蛙王子,我总是感觉到,这是上苍赐予的最好礼物。经过了亿万年的沉淀,经过千百年的兜兜转转,不管你在哪,它都始终在等你的出现。想起这些,王院长似乎有些沮丧,心里喃喃地黙念,捡石头本来就是我的专利,但是怎么被谭晓卫捷足先登,这不符合逻辑啊?我怎么没有碰到这么好的石运。</p> <p class="ql-block"> 在去莲宝叶则的路上,虽然路好走,但是也不好走,有意想不到的事件发生。当地藏民大妈,100多头牦牛转场,悠载悠载在公路上占道行走,后面堵了若干辆车,藏民大妈若无其事的,没有做赶牦牛让路的动作,当时区总开车比较心软温柔,没有呜笛示意让路,堵得后面的车越来越多,还是当地人开车比较强悍,后面一辆小型中巴一直鸣笛示意牦牛让路,由于声音大,牦牛迅速让出了一条车道,我们也紧随其后,才能迅速脱身。</p><p class="ql-block"> 我们查询了相关信息,莲宝叶则买了门票后汽车可以开进景区内,有两段路由景区电瓶车转换,一段是从停车场到扎尕尔措湖,另一段是从盘羊坪到4520海拔高度。近两点钟,我们在景区门口购票后,在这里我们享受了40元的自助餐后向景区开拔。沿着高山湖水边行走,又想起了去年这个时候,我带着一群中国大妈刚一进景区就出现了症状,大家都昏昏沉沉瘫坐在车内座位上,包车老板问大家去不去最高点,只有我喊要去,但是寡不敌众,汽车停在接近停车坪附近,下车拍照后返回。这里海拔在4000米,没有到扎尕尔措冰川湖泊,更没有到4520的制高点。上次只是我下车,拍照片,画了几张速写稿,留下了个不大不少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 但是,这次不仅补缺了上次的遗憾,而是还喜出望外,获得了上苍给予的许多额外奖励。在景区停车场,刚才还晴空万里,下车时在景区局部范围乌云密布,迅速刮风下雨,由于气温低,这个雨疑似冰粒,打得游客的伞上、汽车上沙沙作响。我们迅速停车下车打伞到临时候车棚避雨,约二十分钟,雨停了,天空如洗,碧蓝碧蓝,天空中飘了几朵淡淡的云朵,让人不会怀疑这不是真的。我们迅速购15元电瓶车票,到达日思夜盼的扎尕尔措湖。在这里,我们三个人各自行动,各取所需,开始画速写。</p><p class="ql-block"> 王院长、区总画了许多速写稿,我还借机为他们拍了工作照。景区游客很多,很快我们消失在人海里。这时,我遇到了一个月藏族摄影师,他们正在拍纪念照,这画面非常养眼。我在画画的时候,吸引了几个当地小孩的注意,游客帮我拍了工作照后,乘电瓶车返回停车坪后,再开自己的车到盘羊坪,再购电瓶车的票去4520米高度,这时出现了天象奇观,在冰川峡谷间出现了一道彩虹,大家争先恐后拍照,留下难得的一瞬间。我们在山顶拍照、画速写,末班车后离开这个美丽地方。夜宿青海省久治县城。</p> <p class="ql-block"><b>第十天:向美丽的草原行进打卡</b></p><p class="ql-block"> 6月30日,我们向草原湿地进发。前几天,我们玩的每个景点可以说精彩纷呈,美伦美唤、高潮迭起,特别是到莲宝叶则,达到了最高峰。事实上,大家也有审美疲劳之感,都需要回归理性和平静。所以,今天这一天,开车时间多,三百多公里都在赶路,从青海久治县到夏河拉卜楞寺,沿途经过阿万仓湿地、娘玛寺、玛曲、碌曲、桑科草原等地,最后到达夏河拉卜楞寺附近。行走在草原、湿地和小山峦之间,看到美丽的景色就停下来,或休闲,或速写,或寻找野花拍照,走走停停,边走边看,不觉得累,本来就是一种放松。这一路,大大丰富了内容,收获了意外的惊喜。</p><p class="ql-block"> 在阿万仓湿地娘玛寺,又称宁玛寺,它是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的重要寺院之一,其最著名的建筑是其巨型转经筒,高35.81米,直径12.43米,重达430吨,外部镶嵌60公斤黄金制成的金箔,由尼泊尔工匠手工打造。转经筒内部藏有11万册经书,包括《大藏经》1008部,信徒每转动一次相当于诵读一遍经文。该转经筒于2018年建成,并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全球最大的转经筒。寺院周围有转经回廊,排列着刻有“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的转经轮。宁玛寺的建筑融合了藏传佛教传统风格与现代弘法意识,金碧辉煌的转经筒在草原上格外醒目,成为游客和信徒的朝圣打卡地。我们在这里拍照打卡留念,继续轻松向玛曲出发。</p> <p class="ql-block"> 11点40分,我们到达玛曲县城,黄河在这里打了一个180度的弯,从黄河源头流经玛曲后,增加了37%的经流量,所以这里是中华水塔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计划在这座陌生的城市吃午饭。车停在很远的地方,是居民区停了几个小时,也没有收费。走在崭新街道上,城市建筑是全新的,这座城市不是旅游城市,所以外来的游客很小。区总说要找个新华书店看看有什么书,走过一条街,走到拐角处见到这个小型新华书店,这里有500平米的书店,只有一个中年知性美女在看店,还带了一个上小学的女儿,放学在这里用中餐,我们四人走进去,给沉寂的书店带来了生机。这里<span style="color:rgb(1, 1, 1);">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span>》的藏文版等,除政治书外,还有历史、文化、艺术等书籍,区总买了中央电视台连续播出的短片《河西走廊》的文字版,温艳红买了李娟的长篇小说《我的阿勒泰》,我与王院长没有买。买单的时候,女店长眉宇间露出了不易察觉的久违的微笑,这时我顺便问了一下她,这里附近有没有好的餐馆可以推荐,她异常高兴地为我们推荐书店拐角一个性价比高的餐馆,亲自跑出书店,为我们指引,我们四人在这里点了炒回锅肉、鸡蛋炒苦瓜等4道菜,大家吃得开心,却只花了123元。大家顿时对这里产生了好感。</p><p class="ql-block"> 车继续行进在茫茫的草原,一处满地黄花的野草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四周是起伏的山峦,一条小溪在草地上弯弯曲曲、盘旋流淌,星星点点布满了白色的帐篷,路边停了几辆自驾游客的汽车,我立马叫区总将车停下来,我计划在这里画个速写。王院长带着老婆子行走在溪边,由于长年的习惯,随手捡了一块石头,一看傻眼了,石的一面平淡无奇,石的另一面,白色的图案酷似女皇图像,四周是一个细圆形的线,相嵌在这个图案周边,更增强了画面感。这时候,王院长终于露出了久违的微笑,拿着女皇图案的奇石,我带着一个女皇,又捡到一个石质女皇,真是天意啊,要石来运转了。看来,捡石头的专利名不虚传。</p> <p class="ql-block"> 因甘加秘境景区封锁,所以取消前往。八卦城不远,但没有多少原汁原味,所以也取消前往。 在桑科草原,去年我路过,听去年的包车老板说,这里的商业气分很浓,所以当时取消看桑科草原。但是,今年对我们画画的来看,竟然是绝好的写生场景地。明年是马年,我们要提前布局,根据创作要求,多画关于马系列的作品。所以在这里写生成为首选。大家到商科草原的时候,已经是18点,但这里的天亮得早,黑得很晚,一般21点才天黑。刚开始,我们三个男的都在用速写本画画,画马的正反不同站姿变化,快要结束时,小温提出要骑马,我答应给他们仨拍照,上马的时候,她意气风发,走得一半时候,因马走得太快惊吓了小温,小温嚷着要下马,回来的时候,我在下面给他们拍了许多照,他们都很高兴。</p><p class="ql-block"> 接近天黑,我们回酒店,携程网上订的土拔鼠酒店,竟然就在桑科草原上,这是一座全新的酒店,性价比高,早晚与商科草原同呼吸,真是难得。将行李放在酒店房间后,开车去夏河街上,拉卜楞寺就在市中心,明天参观。这个城市干净,卫生,现代而气魄,有烟火气,查了一下,属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十强县,旅游、畜牧业、高科技深加工立县,在这里吃了牛肉面,买了酸奶、藏香、水果回酒店休息。</p> <p class="ql-block"><b>第十一天:打卡拉卜楞寺和米拉日巴佛阁</b></p><p class="ql-block"> 7月1日,上午去了拉卜楞寺。拉卜楞寺藏语意为“吉祥须弥寺”,位于中国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宗主寺之一,由第一世嘉木样活佛阿旺宗哲于1709年(清康熙四十八年)创建。与西藏的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及青海的塔尔寺并称格鲁派六大寺院。是藏传佛教重要的学术中心,尤其以闻思学院(显宗)的严谨修学体系闻名。寺院占地约86万平方米,拥有经堂、佛殿、辩经场、藏经楼、活佛府邸等建筑,风格融合藏汉特色。最著名的建筑是贡唐宝塔和大经堂(可容纳数千僧人诵经)寺内珍藏6万余部佛教经典,包括珍贵的贝叶经、金汁写经等。下设六大学院(扎仓),涵盖显宗、密宗、医学、天文、法舞等领域。被誉为“世界藏学府”,有宗教界的哈佛之称,2005年被列入《中国国家地理》“中国最美的五大宗教建筑”。转经廊长达3.5公里,千余个转经筒构成壮观的信仰景观。拉卜楞寺不仅是宗教圣地,也是了解藏族文化、艺术和哲学的重要窗口,其恢弘的建筑与虔诚的信仰氛围令人震撼。</p> <p class="ql-block"> 我们首先去转2000余个转经筒,然后从西门进入,深入闻思院各个经典学院参观,并根据自己的需求,在这个佛教寺院画了许多速写,在这里呆了4个半小时,也算不虚此行。出寺院的时候已经是中午1点半钟,大家在车内吃了酸奶和干粮后,继续行驶90公里,向合作市的米拉日巴佛阁进发。</p> <p class="ql-block"> 到达这个寺院的时候已经是下午3点半钟。米拉日巴佛阁,全称“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九层佛阁”,是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的一座藏传佛教高层建筑,为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在安多藏区的代表寺院。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那吾路。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原建筑毁于“文革”,现存建筑于1988年重建,历时四年落成。九层楼阁,高约40米,融合藏族堡式与佛阁式建筑风格,金碧辉煌。以米拉日巴尊者及其弟子为主,涵盖藏传佛教各派祖师,共有佛像1720尊(另有说法为1270尊)。规模宏大,技法高超,与彩绘、唐卡、塑像浑然一体,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米拉日巴是藏传佛教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大师,噶举派创始人之一。他早年因家仇修习苯教咒术,后皈依佛教,苦修9年于岗仁波齐雪山,证悟“大手印”和“拙火定”密法,以布衣苦行和诗歌传教著称。每一层代表不同教派或时代:第一层:主供强巴佛(弥勒佛)、释迦牟尼、文殊、观音等。第二层: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及其弟子。第三层:宁玛派(红教)祖师莲花生大师、法王赤松德赞等。更高层:密宗本尊、护法神及藏族文化名人(如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藏文创制者吞弥·桑布扎等)。第九层:实为第八层屋顶的坛城画像,象征佛国净土。</p> <p class="ql-block"> 米拉日巴佛阁不仅是宗教圣地,也是藏传佛教各派融合的象征,被誉为“藏学博物馆”。其重建得到十世班禅、六世嘉木样活佛等高僧支持,具有深厚的历史与宗教价值。</p><p class="ql-block"> 参观完后,原计划住卓尼,但结合时间、距离等情况,我们决定住岷县县城,合作市距岷县180公里,需要三个小时,岷县距天水只要三个小时,如何住卓尼,7月2日要开5小时车,大家都觉得不划算。到岷县的时候已经晚上8点,我们在这里吃清真牛骨头糊糊。</p> <p class="ql-block"><b>第十二天:返回天水之路</b></p><p class="ql-block"> 在回头客面馆吃完面后,踏上返回天水市的路途,全程高速,接近一点,我们决定去天水附近的仙人崖景区看看,弥补了麦积山附属景区的空白。</p><p class="ql-block"> 晚上我们继续入住天水麗枫酒店,大家分头行动,王院长和区总去还车,我与小温办理酒店入住,找晚餐汇餐地和购物。那一夜,我们感天动地,推杯换盏,互相祝贺,相互勉励,共同庆祝圆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策划:王院长、区总</p><p class="ql-block">互动:辰州马、小温</p><p class="ql-block">音乐:</p><p class="ql-block">管家:小温</p><p class="ql-block">摄影、文字:辰州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