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河南》,一眼千年的戏剧幻城

边兴民

<p class="ql-block">  “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便是秦砖汉瓦 。”河南这片沃土,承载着华夏文明数千年的厚重底蕴。《只有河南 -戏剧幻城》,宛如一座用戏剧搭建的时光宝盒,将这片土地上的历史风云、文化脉络、人间百态尽收其间,等待着人们去开启、去探索、去感知。上周末,孩子为我预约了门票,圆了我到此一游的梦想。</p><p class="ql-block"> 当我踏入幻城的那一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广袤无垠的黄土沃田。六月下旬,麦收已过,秋苗长势喜人,微风拂过,碧浪涌动,禾苗发出轻微的沙沙声,仿佛低语着土地与千年农耕文明的不解之缘。河南是农业大省,土地与粮食是这片土地永恒的主题,农田是大地最忠实的记录者,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和朝代的更迭。我站在田埂边,深吸一口清新空气,泥土的芬芳和禾苗的清香交织在一起,那是来自大地深处最质朴的气息,也是河南文化最本真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沿着田间小径前行,便来到了那座令人震撼的夯土围墙前。这堵墙,犹如一条蜿蜒的巨龙,环绕着整个幻城。墙高15米,长360米,墙面用豫东红土夯实而成,每层之间还洒着黄河故道的细沙,历经岁月的打磨,墙面粗糙而斑驳,仿佛是一部用大地写就的立体史书,每一道纹理都镌刻着历史的印记。触摸着这堵墙,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仿佛感受到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金戈铁马、盛世繁华与苦难沧桑。墙上刻着一段文字:“您从何处来?您为什么而来?请注视这方黄土……这是生你养你的土,这是生我养我的土。”简单的话语,却直击人心,无论来自何方,站在这堵墙前,都会被一种强烈的归属感所包围,因为我们都是来自于这片黄土地,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根。</p> <p class="ql-block">  幻城内,21个剧场如繁星般散落其间,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奇妙的戏剧世界。这里没有固定的座位,没有框定的舞台,观众不是旁观者,而是剧情的一部分,沉浸式体验着每个故事的喜怒哀乐。戏剧幻城、火车站和李家村等三大主剧场更是其中的核心与精华,每个剧场均独具特色,令人难以忘怀。</p> <p class="ql-block">  走进《幻城剧场》,仿佛踏入了一条时光隧道,穿越千年历史,与华夏文明的璀璨篇章一一相遇。剧场内,最前沿的科技手段与精彩绝伦的戏剧表演完美融合,声、光、电、影交织成一场如梦如幻的视觉盛宴。演出开始,巨大的舞台缓缓升起,一个与我们相隔千年的朝代从地下慢慢浮出,古城墙、宫殿、街道……栩栩如生,仿佛将我们带回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p><p class="ql-block"> 随着剧情的推进,一个个历史名人从时光深处走来。女皇武则天,身着华丽服装,仪态威严,敕令营建巍峨明堂,展现出一代女皇的雄才大略;诗圣杜甫,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对苍生的悲悯,他的诗句在剧场中回荡,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动荡时代的民生疾苦;诗魔白居易,亲切和蔼,与观众攀谈着人生的感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仿佛穿越时空,引起游客内心深处的共鸣;还有李商隐,他那深情而又略带忧郁的眼神,邀我们共寻“庄生晓梦迷蝴蝶”的幽微意境,让我们沉浸在唐诗的美妙韵味之中;北宋画家张择端奉旨作画,以其细腻的笔触,宏大的场景和深刻的内涵,历经三年完成了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画中呈现各类人物800余人,30多间亭台楼阁,28条大小船只,还有繁忙的码头,热闹的街市,发达的商业,画中景物栩栩如生,真实反映了北宋时期的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和城市生活的丰富多彩。</p><p class="ql-block"> 最令人动容的场景,当属众人在浩瀚宇宙的背景下齐声诵读千古绝唱的那一刻。星辰如钻,缀满天幕,灯光洒在每一个人的脸上,大家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那是文化的力量,是传承的力量。此刻,诗歌不再是书本上冰冷的文字,而是连接古今、跨越时空的情感纽带,让我们深感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这种表述是宏大而又玄幻的,严肃而又放肆的,瑰丽而又素雅的,沉静而又俏皮的,怎不让人沉浸其中,如痴如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张择端奉旨绘画:清明上河图</p> <p class="ql-block">  如果说《幻城剧场》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华夏文明史诗,那么《火车站剧场》和《李家村剧场》则是两部直击人心的苦难与救赎之歌,它们以1942年河南大饥荒为背景,讲述了河南人民经历千辛万苦、坚持挣扎与坚守,展示了人性中最耀眼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走进《火车站剧场》,昏暗的灯光、破旧的站台、弥漫的硝烟,瞬间将我们拉回到那个战火纷飞、饥寒交迫的年代。环形的剧场设计,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故事的中心,亲眼目睹着那场惨绝人寰的大饥荒。舞台上,演员们用精湛的演技,生动地展现了在饥荒面前,人们为了生存而做出的艰难抉择。一仓粮食,两个兄弟,百万饥民,面对饥饿与死亡的威胁,是选择吃掉粮食苟延残喘,还是留下种子为未来保留一丝希望?在这生死抉择面前,人性的光辉与黑暗展现得淋漓尽致。兄弟俩最终选择了后者,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守护住了那珍贵的种子,也守护住了河南大地的希望。那一刻,剧场内一片寂静,只有观众们轻轻的抽泣声,每个人都被这伟大的牺牲精神所感动,也深刻体会到了河南人民在苦难面前不屈不挠的坚韧品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从《火车站剧场》出来,心情还沉浸在那份沉重与悲痛之中,便又踏入了《李家村剧场》。这里,复原了一个真实的村庄,漫天的大雪、破旧的房屋、面黄肌瘦的村民,让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大饥荒给河南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在这个小小的村庄里,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做出种种残酷的决定。即使在最绝望的时刻,他们也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和对土地的热爱。为了保留种子,老一代村民们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让人为之动容。新中国建立后,当人们看到最后丰收的场景时,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那是对生命的礼赞,也是对河南人民不屈精神的敬仰。</p> <p class="ql-block">  除了三大剧场,幻城内还有18个各具特色的小剧场,它们分布在幻城的各个角落,如同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珍珠,每一颗都散发着独特的光芒。这些小剧场的剧目题材丰富多样,有展现河南传统文化的,如豫剧、杂技等;有讲述河南民间故事的,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还有探讨人性与哲理的,引人深思。在这些小剧场里,观众可以近距离地与演员互动,更加深入地了解剧情和人物内心世界,感受到戏剧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 图为:第七机车车辆厂礼堂</p> <p class="ql-block">  薛怀义</p> <p class="ql-block">  苏轼的河南</p> <p class="ql-block">  曹操的麦田</p> <p class="ql-block">  天子驾六遗址坑</p> <p class="ql-block">  麦子啊麦子</p> <p class="ql-block">  在幻城沉浸式体验两天,仿佛经历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奇妙旅行。从古老的华夏文明到近代的苦难岁月,从历史的长河中一路走来,我对河南这片土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里不仅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更是承载着无数中华儿女的记忆与情感的精神家园。河南人民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顽强拼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也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与挫折。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他们始终坚守着对土地的热爱、对文化的传承和对生活的希望,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p> <p class="ql-block">  走出幻城,夜幕降临,回头望去,幻城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更加神秘而迷人。那高耸的夯土围墙、错落有致的剧场建筑、随风摇曳的农田秋禾,仿佛都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往事,也诉说着河南这片土地的感人故事。这次戏剧幻城之旅,不仅让我欣赏到了精彩绝伦的戏剧表演,更让我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和生命的意义。它让我明白,每一段历史都不应该被遗忘,每一种文化都值得尊重和传承。只有铭记过去,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p><p class="ql-block"> 图为:文明之光(激光投影秀)</p> <p class="ql-block">  《只有河南 - 戏剧幻城》,这座用戏剧构筑的文化殿堂,宛如一部生动的史书,将河南的历史与文化鲜活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它是河南人民献给世界的一份珍贵礼物,也是我们了解河南、读懂中国的一扇窗口。在这里,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枯燥文字,而是化作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段段感人致深的故事,让我们在沉浸式体验中,与先辈们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受千年文化的传承与延续。这次戏剧幻城之旅,将成为我心中一段难忘的记忆,让我对河南这片土地充满了更多的期待与向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