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读写12讲》读后感

放平

<p class="ql-block">  当我翻开《自由写作十二讲》,前两章的内容就像一阵春风,吹散了我以往对写作的诸多误解,为我打开了自由写作的新世界大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第一章“写作的本质与儿童写作地图”,把写作的本质剖析得淋漓尽致。写作并非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或应付考试,它更像是我们与世界对话、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作者提出儿童写作有其独特发展路径,从最初涂鸦式的自由表达,到逐渐形成逻辑与结构,就像种子发芽,慢慢长成参天大树。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写日记,虽只是简单记录日常,却是真情实感的流露。而现在,很多孩子却被框架束缚,失去了自由表达的勇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第二章“自由写作的核心原理与基本方法”则是满满的干货。原来自由写作强调在真实场景中表达,先追求量的积累,再考虑质的提升。以前,我总觉得写作要字字斟酌,结果写得畏手畏脚。这一章节让我明白,就像学走路要先大胆迈出步子一样,写作也应先大胆去写,不要怕犯错。比如写随笔,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要被语法、格式限制,这样才能激发写作兴趣,克服对写作的恐惧。书中提到的写作自动化,也让我认识到只有通过大量练习,写作才能变得像日常说话一样自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读完这两章,我深受触动。在今后的写作中,我要打破枷锁,大胆表达,让文字自然流淌。我也希望更多人能读到这本书,重新认识写作,享受自由写作带来的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