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老街巴渝风情,黄葛古道千年古韵_重庆游记

陈莉莉

<p class="ql-block">6月13是已经按排好的日程,今天我们如期前往黄桷垭老街和黄葛古道游览。选择出门打车是在重庆去往各景区的最佳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因为到景点后还有爬坡上坎的路等着你的脚步去丈量。</p><p class="ql-block">重庆黄桷垭老街是一条具有千年历史的古街,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南山街道崇文路,全长600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拥有175栋风格独特的巴渝民居和文物故居。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宋年间,曾是茶马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渝黔、渝桂、渝滇商路,见证了古代商旅的繁荣与沧桑‌。</p> <p class="ql-block">重庆老街与江南水乡古镇同属中国传统聚落文化的载体,但因地理环境历史功能和文化基因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风貌与气质。来到黄桷垭老街眼前展现的是完全不同于江南古镇小桥流水的风格。</p><p class="ql-block">重庆老街依山就势而建,多采用以吊脚楼为主的坡地院落等山地建筑形式,街道蜿蜒起伏,融合了巴渝文化的特色,更有钉在70度陡坡上的古镇形成了〝空中街市”的奇观。</p> <p class="ql-block">位于黄桷垭正街黄桷小区北侧约60米处的这座贵州商会馆为两层仿古木结构建筑,外观气势恢宏,清光绪年间由黔商建立,现为复建后的风貌。其地处渝黔茶马古道要冲,历史上是商贾往来歇脚、议事的核心场所‌,用于维护黔商利益和资助家乡建没。与晚清外交家黎庶昌有密切关联。</p> <p class="ql-block">老街生活气息浓,小茶馆中茶香飘,驻足品味片刻闲。</p> <p class="ql-block">用老相机定格美的瞬间,让古街风韵永留存</p> <p class="ql-block">重庆孔香苑是位于黄桷垭老街的一处历史建筑,原为黄葛饭店,后因孔祥熙二女儿孔二小姐收购并更名为孔香苑,现为融合民宿、餐饮与文化的复合空间。</p><p class="ql-block">1940年代,这里以经营西餐、酒吧和歌舞厅闻名,吸引社会名流和外国使节光顾,由希腊裔厨师巴巴达(人称“巴洋人”)主理,其烤制面包的香气曾飘满半条街。</p> <p class="ql-block">黄桷垭老街~这里曾是背夫马帮歇息之地、官府兵营驿站驻地,随着重庆开埠,逐渐发展成为繁华街市。云南钱王王炽、“三界名人”李奎安、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台湾当代作家三毛都曾在此经商或居住。</p> <p class="ql-block">风格独特的巴渝民居矗立在老街上,每一个都是一本厚厚的书卷,承载着一个个传奇故事。</p> <p class="ql-block">吊角楼下的猫,慵懒的守着老重庆的慢时光</p> <p class="ql-block">“千年黄桷垭,一道通古今”,黄桷垭老街起源于巴渝第一古道——黄葛古道。黄桷垭老街始于唐朝,兴于宋元,盛于明清,逾千年历史,是著名茶马古道的一部分,是历代商旅来往渝黔、渝桂、渝滇的必经之路,无数的商人、挑夫、马帮都通过这条山路与外界进行联络。古代商队负重从长江边到达黄桷垭,人困马乏,此处便成为背夫、马帮集中歇息之地,成为黄桷垭老街的起源。</p> <p class="ql-block">走在昔日的茶马古道上,山坡起伏蜿蜒,脚下是望不到尽头的台阶,上完台阶又下台阶已是精疲力尽,山路二旁茶社林立,途径“我家小院”正随心意,在这歇歇脚品茶再来二份冰粉解暑又解乏,在这儿“巴适得很〞“好安逸”。重庆方言布满了墙体,耳边满是熟悉的乡音,“勒”是🈵🈵的重庆氛围。</p> <p class="ql-block">老街上的黄桷树与山城历史紧密相连,其根系发达能穿透岩石生长,顽强生命力被视为重庆精神的象征‌和记忆符号。</p> <p class="ql-block">追寻三毛的足迹,藏在黄桷垭的老宅故事,重庆三毛故居是著名台湾作家三毛(本名陈懋平)的出生地,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南山街道黄桷垭正街145号,这座充满文学与历史气息的老建筑,承载着三毛童年最初的记忆,也是她漂泊一生中始终怀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主街转入一条幽静的小巷便是三毛的故居,建筑风格为上世纪30年代典型的川东民居,小青瓦屋面,土木与砖木混合结构,原为三毛与父母、姐姐及伯父一家共同生活的居所。1943年三毛在此出生,度过了5年童年时光,直至1948年随家人迁居台湾。</span></p> <p class="ql-block">旁侧的“三毛茶社〞结合重庆老茶馆与台湾珍珠奶茶元素,游客可在此品茶读书,内设有三毛作品全集阅读区,游客可坐在复刻的旧藤椅上翻阅《撒哈拉的故事》等经典书籍。</p> <p class="ql-block">黄桷古道是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南山北面的历史步道,从上新街延伸至黄桷垭,又称老君坡。古道分为两段:上新街前驱路段的青石板干道曾是重庆城区连通龙门浩渡口及川黔的主干道,海棠溪段则以石磴盘曲的“天梯云栈”闻名,两路交汇于黄桷垭口。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宋时期,为古代川黔商贾往来的盐茶贸易通道,抗战期间曾作为入缅远征军的重要行军路线。</p> <p class="ql-block">斑驳的墙体是岁月的沉淀。</p> <p class="ql-block">藏在绿荫深处的民宿,这里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得一份静谧时光。</p> <p class="ql-block">黄桷树茂密的枝叶与民宿间形成了“树包房”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青石板路蜿蜒于百年黄葛树林中,四季景色各异,沿途有老君洞道观、题刻等文化遗迹。</p> <p class="ql-block">黄葛古道,曾是历代川黔商贾的必经之地,被称为重庆的“丝绸之道”。该古道始于唐朝,宋、元、明、清时期处于鼎盛时期,属巴渝十二景之一茶马古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树木参天的古驿道依然是重庆南岸区一条交通要道,它保留了川黔盐茶遗迹传承了千年历史。穿越古道商贾云集、马蹄声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