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字:赵新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图片:部分网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号:29426387</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家长如果在孩子自控力这方面疏忽、懒惰或放任或持侥幸心理,將来不但会害了你聪明的孩子,也会害了你自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一题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有的家长喜,有的家长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喜的是孩子金榜题名,12年的努力没白费;忧的是孩子名落孙山,下一步该往哪里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据国家教育部门统计,今年高考本科录取率为全部考生的36.7%,比去年略有增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就是说,有63.3%的孩子上不了本科,迎接他们的,或上专科,或职业教育,或直接就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月有阴晴圆缺,人有聪明愚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如果孩子天生就愚笨,脑筋不开窍,这家长没得说,能混张高中毕业证也就不错了,以后该搬砖搬砖去,该和泥和泥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可现在的关键是,有很大一部分比较聪明的孩子,玩起电子产品来头头是道,在学习上却一直掉链子,这就未免让人感觉有点太可惜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聪明的孩子也有两种:一种是具有较强自控能力的;一种是基本上没有自控能力的。可以肯定的说,将来这些孩子将会产生两极分化。有自控能力的孩子将会进入社会的高端阶层,无自控能力的孩子将逐渐会沉没于社会的最底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清北出来的大学生也有可能一辈子一事无成;在学习上毫无建树的孩子在社会上也许能做出点成绩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但你看事物得看主流,不能拿个别当普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所以,这就要求孩子的家长们,从孩子哇哇学语开始,首先就要在这方面对其进行观察,留心他的一言一行,看自己的孩子属于哪一种,以便对孩子采取不同的措施加以教育和管理。你不能人云亦云,看人家的孩子都在看电视,玩电子游戏,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就不能看,就不能玩?人家的孩子有自控力,看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就不看了,而你的孩子没有自控力,一看就是一整天,甚至一夜。如果你当家长的不进行及早干预,早晚就把孩子给毁了。因为看电视玩游戏毕竟要比学习有兴趣,省力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对没有一点自控力和看手机毫无节制的孩子,家长必须强力干预,这是个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span><b style="font-size:20px;">一旦让孩子玩游戏入了门,孩子便会对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失去了兴趣,包括对事业,对亲人,对婚姻,甚至包括生儿育女……</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古希腊神话中,就有这么一个故事,伊萨卡国王奥德修斯在带领船队驶过海妖塞壬的岛屿时,命令船员全部用蜡封住耳朵,最后抵挡住了常人难以抵挡的诱惑,安全的度过了这段魔鬼海峡。这就揭示了一个真理,有时候采取一些必要的强制措施,对其被约束者还是管用和有益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众所周知,现在的年轻人有很多没有感恩之心,吃不得一点苦,受不得半点委屈,除了动不动就选择“躺平”外,患精神障碍的青少年也在逐年递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青少年(18岁以下)精神障碍患病率约为17.5%,其中抑郁症患者占比达30%,且超过半数患者为在校学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家不知想过没有,为什么在建国后前30年,物质生活那么艰苦,孩子们得这种病的却很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特别是在两千万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中,患精神疾患的,就更是寥寥无几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说到底,是现在社会包括家长对孩子们太放任太宠爱太娇惯了。</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从前有句话,叫“最穷不能穷教育,最苦不能苦孩子”。现在是该反思反思这句话的时候了。</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如今管控孩子非常难,这就得更需要家长付出极大的耐心和努力。一是不给他们创造这个条件,学奥德修斯,从源头上给他堵死,家中电视定时开关,不让孩子摸手机,更不能给孩子买手机,如果为了方便通讯,可以给孩子配置一台老年机;二是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特别是要在文体方面下功夫,如跑步,打球,做操,跳舞,弹琴,打牌,下棋,上面做任何事都比看手机玩游戏要好1万倍,值得家长在这方面投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回头再看奥德修斯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奥德修斯之所以能够让海员们既聆听塞壬的歌声又不迷失自我,在于他创造性地找到了约束与自由的平衡点。教育自控力差的孩子同样如此——我们需要理解他们的认知局限,营造必要的环境,同时给予适当的自主空间,必要时还要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这个过程中,就是要让孩子逐渐领悟:家长严格要求其自控并不是对他天性的束缚,而是要让他的生命之树顺利地向上生长;家长严格要求其自控不是要剥夺他的快乐,而是要让他今后能获得更深层次上的快乐。当约束与自由如DNA双螺旋般相互支撑时,孩子终将会在两者的平衡中找到自我成长的节奏和快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培养孩子自控力上,家长们万万不可疏忽大意,在这方面任何的懒惰或放任或抱侥幸心理,将来都会害了你的孩子,当然,也会害了你自己。</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