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双休”新规,深研课堂提质之道—— 聆听王欣欣副校长《高中双休背景下课堂教学优化策略》讲座简报

第七小组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积极应对高中阶段全面实行双休制度带来的新挑战与新机遇,探索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有效路径,我校毕业班教师能力提升研修班全体成员于2025年7月6日上午认真聆听了桂林市中山中学王欣欣副校长带来的专题讲座《高中双休背景下课堂教学优化策略的思考与实践》。王校长的讲座高屋建瓴、案例详实,为我校深化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思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明政策之本:深刻领会“双休”制度的深远意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讲座伊始,王校长深入剖析了国家在高中阶段强力推行双休制度的背景与核心考量。她指出,这一政策是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回归教育本质的必然要求。其根本目的在于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保障其必要的休息与发展兴趣爱好的时间,从而培养更具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学习能力的新时代人才。理解并坚定落实“双休”,是回归教育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辨形势之变:直面“双休”带来的课堂新挑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校长客观分析了双休制度落实后,课堂教学面临的核心矛盾——学习总时长的显著压缩与既定教学目标、知识容量之间的矛盾。她强调,这既是严峻挑战,更是推动教学方式深层变革、提升课堂效率的关键契机。传统的“时间换成绩”“题海战术”已难以为继,迫使教育者必须向课堂的每一分钟要质量、要效益。如何优化教学设计,实现“减时不减效”,成为每位教师亟待解决的核心课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寻破局之道:中山中学的实践探索与智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针对新形势,王校长重点分享了中山中学各学科组富有成效的思考与实践,为我校教师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范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语文组:“三环五步”提效能:聚焦“课前预习导学、课中探究精讲、课后拓展迁移”三个环节,精心设计“预、导、探、练、拓”五步教学流程。通过课前任务精准定位学情,课中集中火力解决核心重难点,课后设计分层、开放任务,显著提升了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深度与广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生物组:“实验·情境”双驱动:直面实验课时紧张的难题,创新采用“微实验进课堂”、“数字化模拟实验”与“生活化情境深度剖析”相结合的策略。将复杂实验关键环节精简化、可视化地融入常规课,同时紧密结合现实生活案例创设问题情境,有效激发了学生探究兴趣,强化了知识理解与应用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高三年级:“精准备考”新思路:王校长特别介绍了学校新高三的应对策略。年级组确立了“精研课标考纲、精准定位学情、精心优化过程”的“三精”原则。强调集体备课中对核心考点和能力要求的深度研磨;利用大数据加强学情诊断,实施个性化辅导;在有限课时内,大力推行“精选、精练、精评”的习题教学策略,确保复习的高效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学员心声:学思践悟,赋能课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讲座尾声,第七小组代表、来自初中部的青兆凡老师分享了学习感悟。青老师表示,王校长的讲座如拨云见日,既廓清了政策迷雾,更指明了实践方向。他特别谈到,虽然初中阶段双休落实较早,但高中面临的“时间压缩与质量要求”的矛盾同样对初中教学具有深刻的警示与启发意义。王校长介绍的各项策略,让他深刻认识到:课堂增效的本质在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度把握与精准施策,而非时间的简单堆砌。青老师表示:“课堂不是马拉松跑道,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精算师’和‘引路人’,我们准备好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欣欣副校长的讲座,既是一次深刻的国家教育政策解读,更是一堂生动的课堂教学优化策略指导课。它启示我们:面对“双休”新常态,唯有主动拥抱变革,深耕课堂革命,在教学设计上更科学、更精准,在教学实施上更高效、更生动,才能真正实现减负与提质的双赢,让教育回归其应有的温度和高度。我校教师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进一步更新观念,积极探索符合校情、学情的课堂优化之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奠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