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教故事——学习之路漫漫亦灿灿,我与你携手成长

娇娇

1.巧手实践——陪伴 <p class="ql-block">“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陪伴他们一起成长。”——龙应台 </p><p class="ql-block"> 儿子从小就喜欢剪剪画画,把墙和桌子画得乱七八糟,还把衣服和窗帘剪得满是洞。面对这些“破坏”,我没有责备,而是平静地告诉他:“画画很好,但要在纸上画;剪纸也很棒,但不要剪窗帘。”我甚至陪他一起剪纸做手工,引导他把兴趣转化为创作。</p> <p class="ql-block">  数学梁老师布置了寒假特色手工作业,体现学校老师对手工实践的重视,作为家长肯定大力积极配合。这个作业需要完成一幅用五谷拼成的画,还要数出各种谷物的数量。做这个作业时我们遇到一个小挫折,因为需要大量的红豆,他数着数着就崩溃了,哭着说:“妈妈太多了,我数不清了。”我放下手中的工具,轻轻抱住他,用纸擦干他的泪水,安慰他说:“宝贝不急,你看黑米两百多颗都数出来了,福袋的轮廓也做好了,现在放弃的话,前面的努力不就白费了吗?我们休息十分钟,然后十个一份地数,这样就不会乱了。”就这样,我们一起一份一份的数着记录着,花了整整四个小时终于完成了。他拿着这幅作品开心地说:“妈妈,做好了,真好看。”</p> <p class="ql-block">  孩子的实践作业我都会认真对待,因为我知道。虽然文化知识很重要,但实践实操更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p> <p class="ql-block">  今年的暑假语文特色作业是“生字开花”。看这幅画上有可爱的小青蛙,飞舞的蜻蜓,还有游来游去的金鱼,粉嫩嫩的荷花点缀其中,多么有趣啊。不过,它最大的亮点是那个可以转动的小转盘。这个创意是他提出来的。他兴奋地对我说:“妈妈,我们可以把偏旁和生字写在一个大圆和一个小圆上,用图钉钉在中间,这样就可以转动组字了。”我问他:“你是怎么想到的?”他说:“上次去超市抽奖就是转的转盘,很好玩,就想着组字也可以这样玩。”那一刻,我真的很感动,原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能成为他灵感的源泉。于是我们一起动手,把他的想法变成了现实。转动那个小转盘,偏旁和生字组成像“江”、“红”、“虹”、“扛”,还有组词等,孩子一边转一边念叨着,脸上写满了成就感。看着他专注又开心的样子,我更加确信,实践不仅让孩子记住了知识,更让他学会了如何把生活中的灵感变成有趣的创造。</p> 2.浸润阅读——鼓励 <p class="ql-block">  班主任郑老师在班级成立的“图书角” 成了孩子们心灵栖息的小天地。郑老师每周都鼓励孩子们借阅图书,希望孩子们在书籍的海洋里读出人生哲理。郑老师期待孩子们一字一句都是阅读的收获,一言一语都有智慧的光芒。有幸我的孩子被选为“图书管理员”,每天,他都认真地整理书籍、分类摆放,还学会了登记借阅记录。老师总是耐心地指导他,细致地教他每一个步骤。当有同学不小心弄乱了书架时,老师从不直接帮忙,而是鼓励他自己去解决问题。在这样的锻炼中,他渐渐学会了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后来他遇到了个大难题……</p> <p class="ql-block">  儿子并不喜欢阅读,识字量少,看图写话也总是无从下手。为了激发他对阅读的兴趣,我尝试了许多方法。最开始,我读一句,他跟读一句,但没多久我发现他只是机械地重复,并没有真正用心去看书。后来,我改成陪在他身边,让他指着字读,但效果也不理想,他常常读着读着就失去了耐心。最近,我们尝试了分角色阅读,效果还不错。我选一个角色,他选一个角色,剩下的我们一起读。有时我会故意漏掉一些句子不读,他还会笑着提醒我:“妈妈,这个角色应该是我们一起读的。”看着他渐渐投入其中,我感到无比欣慰。</p> <p class="ql-block">  经过这样的努力,他现在每次读完绘本都能兴致勃勃地给我讲述故事的内容,还会告诉我从中学了哪些道理。更让我感到欣慰的是,他开始主动把这些故事带到学校和同学一起分享。看着他一步步成长能,能够自信地表达自己,我的心里充满了喜悦。</p> 3.运动锻炼——引导 <p class="ql-block">  春天的阳光洒在操场上,微风轻拂着孩子们兴奋的脸庞。学校为了强健孩子的体魄,特意举办了亲子运动会和春季运动会。那天我陪着孩子跃过每一个障碍,笑声和加油声此起彼伏。他们穿着统一的运动服,在阳光下奔跑、跳跃,仿佛整个世界都因他们的活力而明亮起来。</p> <p class="ql-block">  每天坚持运动并不容易,有时孩子也会懒散,不想动弹。每当他露出倦意,我都会轻声提醒:“多运动才能强健体魄,才能更健康,长得更强壮。”他听了总是点点头,然后穿上鞋,跑向绿茵茵的球场。我站在场边,看着他奔跑、拍球,眼神却透着坚定。有时他也会在空旷的水泥路上奔跑,身后是绿树和熟悉的建筑物,仿佛每一步都在追逐成长的脚步。</p> <p class="ql-block">  最让我骄傲的是他学跳绳的经历。有次姑姑告诉他跳绳可以长高,他就要求学跳绳。他一开始动作笨拙,节奏混乱,常常被绳子绊住。那天下午,我们一家坐在客厅里,看着他一边大口喘气,一边不服输地练习,小脸通红,头发都湿了。我心里既心疼又欣慰,我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锻炼,更是一次意志的锤炼。他爸爸走过去,拿过他手中的跳绳,说:“儿子,爸爸来教你一个技巧。”然后示范给他看。他认真地学着爸爸的动作,慢慢地,他的节奏变得流畅了,跳绳也不会再绊住自己了。在后来的日子里,怕他放弃,我都会在他跳绳的时候夸奖:“啊,你跳得越来越多了,真厉害!”从最初的几下,到后来的一百下。他还在校运动会上拿到了跳绳组第三名。那一刻,我知道,他跳起来的不只是绳子,还有成长的勇气和坚持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逐渐明白,教育不是简单的纠正错误,而是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热爱,并在热爱中学会坚持。无论是剪纸画画,还是阅读写作,我始终相信,耐心和陪伴是最好的家风。孩子的成长路上,难免会有挫折和困惑,但只要我们给予足够的理解和支持,他们终将在自己的节奏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文:郑思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审核:郑珊珊 梁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