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南浔古镇,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然而,在声名远扬方面,似乎稍逊于乌镇与周庄。或许是我见识浅薄,在游历了其他五座江南古镇后,才经由网络探寻到它的踪迹,并下定决心要奔赴一场与南浔之约。</p> <p class="ql-block"> 七月的某个中午到达南浔古镇,艳阳高照,正是一天中最炎热的时候。出租车司机把我们放在路边,说汽车不能开进古镇,便扬尘而去。我和女儿一人拖着一个行李箱,看着手机导航进入古镇,寻找酒店花间堂·求恕里。</p> <p class="ql-block"> 踏入古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熙熙攘攘的游客和琳琅满目的商铺,街道两旁,古色古香的建筑与现代商业招牌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景。来之前看小红书,都说白天太热游客不多,没想到烈日炎炎下人群涌动。我快步穿梭于游人中,高跟鞋踩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又烦躁的声响,似乎宣泄失望的情绪。导航把我们带到古镇最热闹的区域,问了两、三个商铺的老板,好不容易才找到花间堂·求恕里。</p> <p class="ql-block"> 南浔古镇,难寻。</p><p class="ql-block"> 傍晚时分,古镇的喧嚣渐渐退去,恢复了原有的安静。我们朝北往百间楼方向,沿着河边漫步观赏。夕阳洒在两岸的房顶和屋面上,河面波光粼粼,白墙黛瓦、小桥流水的建筑风貌在霞光的映衬下更具韵味,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让人沉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 百间楼因两岸傍河建楼百间,又架长板石桥连接两岸而得名,全长约400米。建筑以骑楼、石库墙门为主,屋顶多采用青瓦,门窗的雕饰以花鸟、人物为主题,精美细腻。不远处有洪济、通津二桥,古老的石桥横跨于河道之上,岁月的痕迹清晰可见。桥身上的青苔,见证了多少过客的匆匆脚步,又承载了多少深情的凝望与不舍的离别。岸边的垂柳依依,微风拂过,仿佛在低语着古镇的千年往事。相传明代尚书董份的孙子迎娶南浔白华楼主嘉靖进士茅坤的孙女时,女方提出需有100个陪嫁婢女,且每位婢女需有单独住处。为了满足这一要求,董份决定沿河建造100间楼房,以供每位婢女居住,这便是“百间楼”的由来。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董家的诚意与实力,也为南浔古镇留下了一处珍贵的建筑遗产。如今,百间楼一部分是当地人居住,一部分已成为饭店或客栈,摆设在河两边的木桌竹椅,还有那袅袅炊烟,让古镇多了一份烟火气,少了一种商业味。</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沿河的古民居、石桥和长廊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更加古朴和宁静,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唯有那阑珊的灯火见证着岁月的流转。迷人的夜色,洗去了白天的烦躁,让我重拾对江南水乡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 夜已深,虽然还留恋如诗如画的夜景,但身体已感疲惫,女儿提醒我要回酒店休息了。</p> <p class="ql-block"> 古镇的标志性景点小莲庄最不能错过。第二天早晨八点,小莲庄刚对外开放,我便第一个进入园内。小莲庄是南浔首富刘镛的私家园林及家庙所在,园中不仅有石桥、假山、亭台楼阁,还有绿植环绕的曲桥和小巧灵动的屋舍。园林以荷花池为中心,依地形设山理水,形成内外两园。外园以荷花池为主体,池广约十亩,满池的荷叶随风摇曳,几枝粉色的荷花亭亭玉立,羞涩地藏于荷叶之间。小莲庄最核心的位置是刘氏家庙,其前方矗立着两座御赐牌坊,彰显着刘氏家族昔日的荣耀与地位。刘氏家庙不仅建筑规模宏大,气宇轩昂,而且陈设布局也颇为讲究,让人感受到大户人家的威严与庄重。这里见证了刘氏家族三代人的辛勤耕耘与智慧结晶,漫步园中,如同置身于一幅灵动的古典画卷,每一步都能感受到古镇的厚重与优雅。</p> <p class="ql-block"> 从小莲庄走出,发现古镇的游客逐渐多起来,张石铭旧宅入口处已有两个旅行团在排队。也罢,何妨留一两处景点作为下次再度来访的缘由呢?毕竟,这座饱经千年岁月洗礼的古镇,其丰富的内涵与独特的魅力,又怎能是我短短一天一夜便能尽览无遗的?我尚未将你的风情万种、韵味悠长细细品够。此刻,我怀揣着满心的宁静、美好踏上归程,满心期许着在未来某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能够再次与你相逢,续写这段未尽的古镇之缘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