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婚姻初起,我深信爱的力量足以踏平世间一切崎岖。可当爱情自云端坠入烟火人间,才惊觉身后拖曳着一串沉甸甸的琐碎,其中最为嶙峋的,便是原生家庭截然不同的塑造。我自幼被教诲敬重长辈、凡事躬亲;而他们却认定儿媳生来即为全家鞠躬尽瘁,男人则理所当然稳坐高台。这深壑般的碰撞,几乎击碎了初燃的希冀。</p><p class="ql-block"> 婚后艰难接踵而至:缩衣节食为小姑置办冰箱作嫁礼;送走丈夫的爷爷,仿佛置身一场无休止的陌生风暴。那时总以“时间会带走一切”安慰自己,如黑暗里紧攥一根微弱的火柴。孩子出生后,我将母亲接至任教的乡村小学,一肩挑起教鞭与育婴的重担。最需要援手时,丈夫却被调往异地,一月方得一见。孩子生病时,我独自抱着他挤上唯一一班颠簸的乡镇客车去城里寻药——那摇晃的车厢,如我摇摇欲坠的心境,渴望被理解与陪伴的呼求,最终却沉入一片习惯了的无言沉默。</p><p class="ql-block"> 孩子十个月断奶后,留在家中由父母与妹妹照顾,只有周末与假期,必将把他带在身边,倾尽所有温存。而孩子的爷爷奶奶,未曾为他点燃过一支生日蜡烛,也未给予过一丝真正的关切。时光如流沙无声滑落,孩子渐渐长大,他们竟开始沾沾自喜于拥有一个孙子。我沉默不语,身后父母与妹妹的关爱与教导,是我坚持的勇气之泉。每见孩子温良知礼,向每一位老人恭敬问好,那无声的教养如清泉流过心田——这岂是任何还报能抵偿的?唯有以更深厚的爱,回馈这无价的支撑。然而,回溯往昔,心底的诘问仍如暗涌:在我迷茫无措时,可曾有过一句安慰?在我孤立无援时,可曾有人伸出援手?难道我生来就该如烛火般默默燃烧,照亮他人却只落得灰烬?</p><p class="ql-block"> 先生是母亲心中至宝,当我向他诉说这些过往,他却从未真正站在我的立场上说一句公道话。三观如隔山,我们之间横亘着无法逾越的沟壑。但为了孩子,我们依旧这样走着。我的所有坚持,只为让孩子能沐浴在幸福的光里。</p><p class="ql-block"> 回望那些被时间尘埃吞没的沉默岁月,我渐渐明白,那并非懦弱的投降,而是另一种力量的沉淀。这力量并非来自他人恩赐的公正,而源于我内心不熄的烛火——为母则刚,护子情深,默默坚持,终将照亮前路。那些被冷落的生日蜡烛,终于在我心中以另一种方式燃烧,它映照的不再是缺席的礼物,而是我以独自坚韧为儿子铺就的成长之路——他温良知礼的品性,正是岁月对我无声辛劳最珍贵的回赠。</p><p class="ql-block"> 时光长流无声,所有默默承受的委屈与坚韧,最终都将沉淀为生命河床上最深沉有力的基石——它托起的不仅是我们自己的重生,更是下一代得以立足其上、仰望星空的坚实岸堤。纵使相顾无言,这无言本身早已化为渡人渡己的方舟,载着沉静的爱与尊严,驶向不可被淹没的黎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