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巴尔干半岛四国之二~塞尔维亚

不老松

<p class="ql-block">摄影/撰文:龙友松</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塞尔维亚位于巴尔干半岛中北部,是欧洲内陆国家,与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北马其顿等8国接壤。首都贝尔格莱德。</p><p class="ql-block">​面积与人口:国土面积8.85万平方公里,与重庆市面积相仿。人口841万,官方语言为塞尔维亚语,主要宗教是东正教。</p><p class="ql-block">19世纪初,塞尔维亚成为巴尔干半岛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一战后加入南斯拉夫王国,二战后成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一部分。南斯拉夫解体后,塞尔维亚与黑山组成邦联,2006年黑山脱离,塞尔维亚恢复独立。国家元首:总统武契奇,2017年5月就任,2022年4月胜选连任。</p><p class="ql-block"> 经济概况:是中高收入的新兴市场经济体,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823.2亿欧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25万欧元。</p> <p class="ql-block">我们行程的第三天就来到塞尔维亚的第二大城诺维萨德。它位于塞尔维亚北部,在巴奇卡运河和多瑙河交汇处,东南距贝尔格莱德约70公里。</p><p class="ql-block">​城市区人口为306万人。这里称之为塞尔维亚的雅典,整个城市文化气息浓厚。</p> <p class="ql-block">自由广场上的诺威萨主教座堂:是新哥特式建筑,建于19世纪末。</p> <p class="ql-block">市政厅位于自由广场,是19世纪末新文艺复兴样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走在这里仿佛来到哈尔滨的中央大街。</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飘扬着塞尔维亚的国旗</p> <p class="ql-block">书店里图书琳琅满目。</p> <p class="ql-block">醒目的中文“香港楼”告诉人们这是一处中资机构。</p> <p class="ql-block">歌剧院</p> <p class="ql-block">当地一位著名诗人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彼得罗瓦拉丁要塞:欧洲现存最大军事堡垒之一,建于1692-1780年。登上要塞可俯瞰多瑙河。</p> <p class="ql-block">途中经过一处墓园,正在举行葬礼。</p> <p class="ql-block">傍晚来到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入住酒店叫皇家旅馆。</p> <p class="ql-block">清晨,在酒店周边遛弯,街道两旁的建筑都十分典雅。</p> <p class="ql-block">卡莱梅格丹公园里人物雕塑比比皆是。</p> <p class="ql-block">流浪汉长睡不起。</p> <p class="ql-block">卡莱梅格丹城堡:位于萨瓦河和多瑙河交汇处,由旧城堡和卡莱梅格丹公园组成,是中世纪时期贝尔格莱德的重要堡垒。城堡内有军事博物馆、钟楼、动物园等,还能看到古罗马、奥匈帝国的建筑遗风,城堡顶端的“胜利者”纪念碑是贝尔格莱德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二战时期苏联援助的部分武器。</p> <p class="ql-block">圣萨瓦大教堂:世界最大的东正教教堂之一,也是贝尔格莱德的地标性建筑。教堂建设始于1935年,内部装饰华丽,绘有耶稣和圣母玛利亚的画像。</p> <p class="ql-block">与牧师合影</p> <p class="ql-block">来到铁托墓参观,这里除了墓碑还建有一个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这是铁托一比一的雕像,他看起来个子不高,一米七左右。</p> <p class="ql-block">墓碑上刻有1892~1980字样,他享年88岁。</p> <p class="ql-block">约瑟普·布罗兹·铁托,是南斯拉夫无产阶级革命家,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总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活动家,不结盟运动发起人之一。1892年出生于奥匈帝国时期克罗地亚库姆罗维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因家境贫寒,15岁外出打工,在机械工厂做学徒。1913年应召参加奥匈帝国军队,一战时被俄军俘虏,滞留俄国期间接触共产主义思想,并参加了俄国十月革命和苏俄内战。</p><p class="ql-block"> 1920年回国后加入南斯拉夫共产党,此后因从事革命工作多次被捕入狱,1928年因领导工人游行示威等活动被捕,被判处五年徒刑。1934年开始进入党组织领导层,1937年成为南斯拉夫共产党总书记。1941年轴心国入侵南斯拉夫,铁托领导南斯拉夫人民发起反法西斯战争,建立游击队和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带领军队七次粉碎德意侵略者对南斯拉夫人民军的围剿,最终配合苏联盟军解放全境,被授予南斯拉夫元帅称号。1945年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成立,铁托就任总理和军队最高统帅。1948年苏南关系恶化后,铁托领导南斯拉夫走独立自主道路。1963年改国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他先后当选为共和国终身总统和共产党终身主席。创建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在经济领域扩大企业自主权,允许市场机制发挥一定作用,推动了南斯拉夫经济发展,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经济取得显著成就。1955年亚非会议后,铁托转向推行不结盟运动,呼吁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反对霸权主义,使南斯拉夫在美苏争霸的夹缝中保持独立,赢得国际尊重。</p><p class="ql-block"> 1980年5月4日,铁托因病在卢布尔雅那逝世,享年88岁。其葬礼有来自全世界128个国家的209个代表团参加。</p> <p class="ql-block">1980年,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华国锋参加了铁托葬礼并敬献了花圈。</p> <p class="ql-block">铁托葬礼有128个国家首脑参加,这是当时隆重庞大的场面。</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展馆里展出的部分与铁托同期的世界各国首脑赠予铁托并附有签名的珍贵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的合影,从左到右分别是:斯大林:苏联领导人,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二战中领导苏联抗击纳粹德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二战后的世界格局塑造影响深远。</p><p class="ql-block">罗斯福:美国第32任总统,推行“罗斯福新政”带领美国缓解经济大危机,二战时期领导美国参与反法西斯战争,为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胜利做出巨大贡献。</p><p class="ql-block">​丘吉尔:英国首相,在二战中坚定领导英国抗击纳粹德国,鼓舞英国民众士气,对二战局势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p><p class="ql-block"> 雅尔塔会议是1945年2月4日到2月11日,美、英、苏三国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举行的一次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关键性国际会议,对战后世界格局(雅尔塔体系)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p> <p class="ql-block">美国总统肯尼迪,1917 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是美国第35任总统 。肯尼迪毕业于哈佛大学,二战时在美海军服役,获“紫心勋章”。退役后担任过记者、众议员、参议员。1960 年当选总统,是美国首位信奉天主教的总统。他改组白宫,扩大总统权力,在政治经济上采取系列举措,使美国经济回升;对外反对共产主义,推行“全球战略” 。在任期间,美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进展显著,还成功处理古巴导弹危机,并与苏联达成核试验限制协议。1963 年11 月22 日,肯尼迪在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区遇刺身亡,年仅46 岁,后安葬于阿灵顿国家公墓。美国有诸多以他命名的建筑和航母,如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肯尼迪号航空母舰等。</p> <p class="ql-block">戴高乐,他是法国军事家、政治家 。</p><p class="ql-block"> 戴高乐在二战期间领导“自由法国”运动,坚决抵抗纳粹德国的侵略,成为法国抵抗力量的象征。战后,他推动法国的重建,于1958 年成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并担任第一任总统。在任期间,他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主张法国在国际事务中保持独立地位,反对美国霸权,积极推动法德和解,对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p> <p class="ql-block">苏加诺,他是印度尼西亚的第一任总统。苏加诺积极领导了印尼的民族独立运动,在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斗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1945年8月17日,苏加诺宣读《独立宣言》,宣告印度尼西亚独立。执政期间,他推行民族主义政策,促进了印尼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同时,苏加诺在国际舞台上倡导不结盟运动,提高了印尼的国际地位 。</p> <p class="ql-block">照片中的人物是海尔·塞拉西一世(Haile Selassie I),他是埃塞俄比亚帝国末代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在1930 年加冕称帝,执政期间推行了一系列现代化改革,如颁布宪法、改革教育和司法制度等。他领导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法西斯的入侵,二战后积极推动非洲的团结和独立,在泛非主义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尊称为“非洲之父”。 </p> <p class="ql-block">纳赛尔,他是埃及前总统 。纳赛尔是埃及民族主义和阿拉伯民族主义的重要领袖。1952 年,他领导“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法鲁克王朝,为埃及的独立和解放奠定基础。1956 年,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坚决抵抗英法等国的军事干预,极大地提升了埃及在阿拉伯世界和国际上的地位。他还推动了埃及的现代化建设,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推行一系列改革举措,对埃及以及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p> <p class="ql-block">乔治六世:英国国王,是维多利亚女王的曾孙,在其兄长爱德华八世退位后登上王位。二战期间,他坚定地领导英国人民抵抗纳粹德国的侵略,极大地鼓舞了英国民众的士气,增强了民族凝聚力。</p><p class="ql-block">伊丽莎白·鲍斯-莱昂:即伊丽莎白王后,乔治六世的妻子,在乔治六世在位期间,作为王后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以优雅亲和的形象深受英国民众爱戴,是英国王室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现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母亲。</p> <p class="ql-block">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Indira Gandhi),她是印度政治家,印度首任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的女儿 ,也是印度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英迪拉·甘地在1966 -1977 年、1980 -1984 年两度出任印度总理。任职期间,她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包括推动印度的绿色革命以提升农业产量,加强印度的核力量等 。1984 年,英迪拉·甘地遇刺身亡。</p> <p class="ql-block">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他是伊朗巴列维王朝的第二位君主 。</p><p class="ql-block">巴列维在1941年登基,执政期间推行了一系列被称为“白色革命”的现代化改革举措,涉及土地改革、赋予妇女选举权、推动工业化等方面,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伊朗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但这些改革也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和宗教势力的反对。1979 年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巴列维政权被推翻,他被迫流亡国外。</p> <p class="ql-block">这是前南斯拉夫货币</p> <p class="ql-block">铁托留给塞尔维亚人民的印象似乎不算太好,女婿对这位历史人物很感兴趣,嘱咐我们买点铁托纪念品,结果一无所获,由于晚年铁托的独裁和对外封闭与生活奢靡,民间对他有“金托”的称呼。反倒是我所崇拜的塞尔维亚网球巨星德约科维奇的文化衫很容易就买到了。</p> <p class="ql-block">我在巴尔干半岛,因为身穿这件衣服,招来许多友好的问候:嗨!诺瓦克!(德约科维奇的全称诺瓦克.德约科维奇)</p> <p class="ql-block">我的偶像诺瓦克.德约科维奇</p> <p class="ql-block">南斯拉夫是一个已不存在的国家,其历史变迁丰富多彩,以下介绍一下南斯拉夫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 前世(南斯拉夫的形成与发展)</p><p class="ql-block"> 早期民族融合:在巴尔干半岛这片土地上,生活着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等南斯拉夫人的分支。中世纪时期,他们建立了各自的小国家和公国,但长期受到周边强国的影响和统治,如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等 。一战后的统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匈帝国解体。1918 年12 月1 日,塞尔维亚王国、克罗地亚 - 斯洛文尼亚王国合并,成立了“塞尔维亚 - 克罗地亚 - 斯洛文尼亚王国”,这是南斯拉夫的雏形。1929 年,改国名为南斯拉夫王国。</p><p class="ql-block">​二战中的抵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南斯拉夫被轴心国占领。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最终在1945 年成功解放全国,并于同年11 月29 日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63 年改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波黑)、马其顿、黑山6 个共和国以及塞尔维亚境内的科索沃和伏伊伏丁那两个自治省组成。铁托时期的辉煌:铁托执政时期,南斯拉夫在经济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在外交上奉行不结盟政策,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不结盟运动的发起国之一 。</p><p class="ql-block"> 南斯拉夫的解体过程:80年代危机:20世纪80年代铁托去世后,南斯拉夫经济陷入困境,通货膨胀严重,失业率上升。同时,各共和国之间的民族矛盾逐渐激化。90年代初解体:1991 年,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先后宣布独立。1992 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宣告解体。原南斯拉夫仅存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改国名为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南联盟)。南联盟变迁:1999 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了78 天的轰炸,给南联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2003 年,南联盟改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塞黑),成为一个松散的邦联国家。2006 年,黑山通过全民公投宣布独立,塞黑解体,塞尔维亚成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p><p class="ql-block">科索沃独立:科索沃是塞尔维亚的一个自治省,在北约轰炸南联盟后,科索沃实际处于联合国托管之下。2008 年,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但塞尔维亚始终坚持对科索沃拥有主权,目前科索沃的独立仅得到部分国家承认。</p><p class="ql-block">​后续国家发展</p><p class="ql-block">​塞尔维亚:努力发展经济,重点推动汽车制造、电子、农业等产业。在外交上,奉行军事中立政策,同时积极推进与欧盟的一体化进程。</p><p class="ql-block">​ 克罗地亚:2013 年加入欧盟,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旅游业发达,是地中海地区热门旅游目的地。</p><p class="ql-block">​斯洛文尼亚:是原南斯拉夫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2004 年加入欧盟和北约,在汽车制造、高新技术等领域表现突出。</p><p class="ql-block">​波黑:战后致力于国家重建和经济恢复,然而民族间的矛盾依然存在,政治体制较为复杂,由波黑联邦、塞族共和国和布尔奇科特区组成。</p><p class="ql-block">​马其顿:2019 年正式更名为北马其顿共和国,2020 年加入北约,积极寻求加入欧盟,以推动本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提升。</p><p class="ql-block">​黑山:2006 年独立后,2017 年加入北约,旅游业是其经济支柱产业,近年来也在积极发展金融、服务业等。</p> <p class="ql-block">中国来塞尔维亚的旅行团都有一个固定行程,来中国驻原南联盟大使馆旧址祭奠被炸身亡的三位烈士:邵云环、许杏虎、朱颖。</p> <p class="ql-block">中国驻原南联盟大使馆被炸事件,是一起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野蛮暴行:</p><p class="ql-block"> 1999年5月7日夜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没有经过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对当时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南联盟)进行轰炸。美国空军使用多枚精确制导炸弹,悍然袭击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朱颖当场牺牲 ,另有数十人受伤,使馆建筑严重损毁。</p><p class="ql-block"> 事件原因:霸权主义行径:美国及北约为了推行其全球战略,试图通过军事干预巴尔干地区事务,加强自身影响力。在对南联盟的军事行动中,无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肆意扩大战争范围,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成为了其霸权主义下的牺牲品。</p><p class="ql-block"> 国内:这一暴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全国多地爆发大规模的反美示威游行,民众表达对美国霸权主义行径的抗议和对牺牲烈士的深切哀悼。同时,激发了全体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凝聚力,中国政府也强烈谴责这一野蛮行径,向美国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p><p class="ql-block">​国际: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谴责,许多国家对美国及北约的行为表示批评,这一事件严重影响了中美关系,使得两国关系在一段时间内陷入紧张和低谷。此后,经过多轮外交谈判,美国政府对这一事件表示道歉,并对中国死难者家属及中国政府作出了经济赔偿 。但这起事件成为了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伤痛,也让中国更加坚定地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国力和国际话语权,以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p> <p class="ql-block">塞尔维亚以中文和塞尔维亚语立碑祭奠。</p> <p class="ql-block">现在原址是山东高速的办公楼。</p> <p class="ql-block">楼前伫立这孔子雕像。</p> <p class="ql-block">塞尔维亚国家博物馆,位于贝尔格莱德城市中心的共和国广场,博物馆建于1844年,里面的镇馆之宝真多,名画不少,有莫奈的《鲁昂大教堂》,毕加索的《女人》,马蒂斯的《窗边的女人》等。</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尊雕塑作品,作者是朱塞佩·克罗夫,作品名称是《蒙面女人》 ,创作时间大约是1860 年,材质是大理石。这种蒙面雕塑以其细腻的质感和神秘的艺术氛围著称,展现了雕塑家高超的技艺,让观众仿佛能透过薄纱看到人物的面容 。</p> <p class="ql-block">这幅画是巴勃罗·毕加索创作的《女人(费尔南德·奥利维耶)》 ,费尔南德·奥利维耶是毕加索的一位缪斯和情人,此画展现了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的典型风格。</p> <p class="ql-block">马蒂斯的《窗边的女人》</p> <p class="ql-block">这幅画是克劳德·莫奈的作品《鲁昂大教堂》属于印象派风格,描绘鲁昂大教堂系列中的一幅。莫奈的鲁昂大教堂系列通过不同时间和光线下的描绘,展现了教堂外观在光影变化中的微妙色彩和形态变化,是印象派注重瞬间光影效果的典型体现。</p> <p class="ql-block">离开贝尔格莱德,来到塞尔维亚南部的克拉列沃市。城市的城区人口为6万人。</p> <p class="ql-block">入住的酒店楼下举办当地的一所小学的毕业典礼,你没有看错,是小学,看着他们人高马大,只有十一、二岁。家长们都很重视,毕业典礼现场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清晨,我来到河边,顿时找到了答案:热爱运动!河边上红土网球场、羽毛球场、足球场应有尽有,要知道这里只有6万人口!而我们哈尔滨市区近千万人口有几块露天公共网球场呢?有这样的体育群众基础,产生德约科维奇这样的网球巨星就不奇怪了。</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建筑物墙上都保留着许多涂鸦,有些主要街道上也有很多。</p> <p class="ql-block">塞尔维亚耕地不是很多,沿途很少看到劳作的农民。</p> <p class="ql-block">这里生态环境保护的很好,河里鸟类种类繁多。</p> <p class="ql-block">在巴尔干半岛转了几天,发现一个有趣的事,这里的人都身材高大,一米九以上的长人比比皆是,可是街上的私家车几乎全是两箱汽车!省油乎?省钱乎?不得而知。</p> <p class="ql-block">教堂里虔诚的信徒。</p> <p class="ql-block">人们生活悠闲,无忧无虑。导游说这里是欧洲最穷的地方,经过几天的观察发现,他们的人均生活水平还是挺高的,医疗教育都无后顾之忧,孩子们都健康快乐。</p> <p class="ql-block">离开贝尔格莱德,驱车游览了塞尔维亚的两个网红打卡点:河中小屋和木头村。</p> <p class="ql-block">塞尔维亚网红打卡点河中小屋,位于塞尔维亚巴依纳巴什塔镇的德里纳河中央一块裸露的岩石上,这条河是塞波两国界河 。</p><p class="ql-block"> 建造及重建历程:1968年,几个在此度假、经常在河里游泳的年轻人建造了它,其中一位是前中国国家足球队教练米卢蒂洛维奇的外甥。德里纳河汛期时河水汹涌,小屋建成后多次被洪水冲毁,历经七次重建,如今的小屋增加了水泥柱等加固设施 。 建筑特点:小屋面积不大,却有着独特的韵味,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里面配备了基本的生活设施,可容纳6人活动。 声名远扬的原因:2012年8月,《国家地理》杂志放出一张在河中孤独伫立的小木屋图片,使得这座河中小屋出现在世人的目光前,成为了塞尔维亚的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木头村是塞尔维亚著名的网红打卡点,位于塞尔维亚西部城镇兹拉蒂博尔,由塞尔维亚电影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为拍摄电影《生命是个奇迹》而建,后逐渐发展为旅游胜地。建筑特色为纯木质结构:整个村庄的建筑,从房屋、教堂到商店、酒吧,都由木头搭建而成,保留了木头原始的纹理和质感,充满了自然质朴的气息。独特的设计风格:建筑造型独特夸张,色彩鲜艳,融合了塞尔维亚传统建筑元素与超现实主义风格,有歪歪扭扭的木屋、奇特的塔楼、造型怪异的雕塑等,如同一个童话世界。</p> <p class="ql-block">晚上入住兹拉蒂博尔镇,它位于塞尔维亚西部,是塞尔维亚热门的旅游胜地,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旅游资源闻名。</p><p class="ql-block"> 地处塞尔维亚西部的兹拉蒂博尔山脉,平均海拔约1000米 ,是塞尔维亚地势较高的地区之一。</p><p class="ql-block">​夏季凉爽宜人,平均气温在20℃左右,是避暑的好去处;冬季,兹拉蒂博尔凭借丰富的降雪成为滑雪爱好者的天堂,拥有多个设施完备的滑雪场。</p><p class="ql-block">​镇上有众多度假村、酒店和民宿,提供各种档次的住宿选择,许多度假村还配备温泉、SPA等休闲设施,游客可以在欣赏美景之余放松身心。当地保留着浓郁的塞尔维亚民俗文化,游客可以参观民俗村,欣赏传统的塞尔维亚建筑,观看民俗表演,品尝塞尔维亚传统美食,如烤肉、炖菜、面包等,购买精美的手工艺品。</p> <p class="ql-block">徜徉在小镇人工湖边。</p>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6日于哈尔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