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艺术是孩子们感知世界、表达自我的奇妙语言。一双双稚嫩的小手,一颗颗灵动的童心,总能碰撞出令人惊喜的艺术火花。为见证幼儿在艺术探索中的成长与收获</span>,挖掘和推广具有创新性、示范性的艺术活动案例,提升幼儿园艺术教育质量,泸县方洞镇中心幼儿园于7月2日开展“萌娃爱艺术”专题教研成果评选。教师团队围绕竹编、浮雕、雨坛彩龙、农村声音四大载体,通过 “作品展示”—亮成果、“案例讲解”—剖策略、“集智讨论”—促优化 三大环节,展开了一场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的艺术教育探索之旅。 </p> “作品展示”—亮成果 <p class="ql-block"> 走进作品展示区,仿佛踏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艺术王国。竹编组的孩子们,用灵巧的小手将竹条编织成各式各样的竹编作品,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孩子们的专注与耐心;浮雕组的孩子们,通过对黏土的揉、捏、压,在底板上塑造出立体感十足的图案,有的是可爱的小动物,有的是茂盛的鲜花……而雨坛彩龙组的孩子们,以传统非遗文化为灵感,尝试用不同材料制作出造型精美、栩栩如生的雨坛彩龙;农村声音组则另辟蹊径,用绘画、手工等方式记录下乡村的虫鸣鸟叫的声音,并尝试用自然材料制作出乐器,模仿出不同的声音。孩子们的作品或许还稍显稚嫩,但每一个作品都饱含着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p> “案例讲解”—剖策略 <p class="ql-block"> 在案例讲解环节,老师们化身为“故事讲述者”,为大家分享孩子们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竹编组的老师介绍,孩子们从一开始连竹条都压不稳,到后来能熟练地编织出大型竹编作品,这背后是无数次的尝试与坚持;浮雕组的孩子们在创作中,学会了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将看到的事物通过浮雕呈现出来;雨坛彩龙组的孩子们,在了解非遗文化的过程中,一次次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式,传承雨坛龙文化;农村声音组的孩子们,通过实地观察、聆听,用艺术的形式展现出乡村的美好,让大家感受到了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这些案例,让我们看到了艺术教育对孩子们成长的重要意义。</p> “集智讨论”—促优化 <p class="ql-block"> 集智讨论环节,教师们围坐在一起,就本次成果初评活动展开了认真地交流探讨。马晓丽老师提出: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幼儿的视角,深挖一个活动细节,帮助幼儿得到真正的发展。业务园长钟燕则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教师团队的教研过程应以儿童立基——从作品展示的物化成果,到案例讲解的策略溯源,再到集智讨论的瓶颈突破,始终锚定“幼儿经验生长”这一核心坐标,同时持续追踪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的“思维痕迹”,用证据优化课程。</p><p class="ql-block"> 艺术教育不仅是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更是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为孩子们提供更多接触艺术、感受艺术的机会,让艺术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p> <p class="ql-block"> 艺术是童年最美的色彩,是孩子们心灵的翅膀。本次“萌娃爱艺术”成果评选活动,不仅展示了孩子们的艺术成果,更见证了师幼们在艺术探索中的成长与进步。无论是竹编、浮雕,还是雨坛彩龙、农村的声音探寻,每一个活动都让孩子们在艺术的海洋中尽情遨游。未来,我们将继续以艺术为桥梁,引领孩子们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让艺术之花在幼儿园的这片沃土上绚丽绽放!</p> <p class="ql-block"> 编辑:潘纪莹</p><p class="ql-block"> 校对:龙 兰</p><p class="ql-block"> 监制:黄修莲</p><p class="ql-block"> 审核:王 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