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围绕“保障幼儿生命安全”,以提升保育老师实操能力和应急素养为目标,以幼儿生命安全为出发点,在面对幼儿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时应急处理能力,确保保育老师掌握规范的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如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以最大程度争取抢救黄金时间,降低意外伤亡风险,引导保育老师树立“安全防范优先”的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如何通过观察幼儿状态,排除环境隐患来减少意外发生,同时将心肺复苏作为急救最后一道防线,强化“防救结合”的职业素养。</p> 专家进园,传道解惑 <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9日,亚心医院急诊科李蓓主任应邀来到我园,对我园全体教师进行了“心脏骤停就在身边”的应急救护培训,通过本次培训,老师们了解了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的重要性,也掌握了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使用方法;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老师们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p> 理论检验,提升自我 <p class="ql-block"> 施救者进入现场对伤病员进行救护前应先考虑什么?</p><p class="ql-block"> 现场处理烧烫伤的最佳救护措施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为成人实施心肺复苏时,按压与吹气的比例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在抢救心搏骤停患者时,如果有人取来了AED,施救者应当怎么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虽然在前期的培训中,老师们对急救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如何进行检验并帮助老师们形成一套关于救护知识(初级)的专业系统的体系呢?</p><p class="ql-block"> 在2025年6月20日,我们对保育老师们进行了现场的救护知识(初级)的考核,目的旨在增强老师们的安全急救意识,提高老师们在紧急状况下对幼儿进行有效急救的能力,在考核中,保育老师们认真答题,用专业的态度检验自己的理论学习,提升自我。</p> 实践操作,防救结合 <p class="ql-block"> 针对保育老师们的理论学习所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实践操作,真正做到防救结合,2025年7月2日,我们对老师们开展了以理论结合实践,特别是对心肺复苏的掌握程度和实际操作水平的现场考核。保育老师们通过判断环境安全,判断幼儿意识与呼吸,呼救急救,摆放正确体位等一些列的操作完成应急情况下的急救措施。特别是操作手法的规范性,按压频率与深度,呼吸吹气的量和频率,整体操作的流畅性和连贯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我们的保育老师们不仅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而且也用自己的实践操作证明了自己的急救能力,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她们也能运用自身的所学完成他们工作中遇到的每一次挑战,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p><p class="ql-block"> 幼儿教师学习心肺复苏,既是守护生命的关键技能,更是责任担当的有力体现。面对幼儿突发的心脏骤停、溺水等紧急状况,掌握心肺复苏术的教师能在黄金救援时间内迅速施救,通过胸外按压、开放气道等规范操作,为幼儿争取宝贵生机,降低致残、致死风险;同时,专业的应急处理能力也能有效缓解家长焦虑,增强家园信任,为幼儿营造更安全、更有保障的成长环境,让教育工作者真正成为守护幼儿生命健康的“安全卫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文编辑:刘 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审核丨保健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