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风华-又凭栏-上海国际饭店

青旗

<h1>陪我家小朋友参观上海古埃及文明展,入住一家虽然老旧,但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颇具【海派老克勒】气质的国际饭店,体验一下民国风情。</h1><h1>说来也是缘,我第一次来上海时,就住在国际饭店。那年我五岁,从未见过如此的高楼大厦。母亲带我来,住在十楼。那时空气好,能见度高,视野辽阔,俯瞰市区繁华,黄浦江舟来船往,马路上行人如蝼蚁,印象很深刻。并到大世界还是中苏友谊馆,观看皮德福飞车杂技表演。还去了西郊动物园。</h1><h1>后来几十年间,到访上海多次,公事私事,开会出差,访友游览,机场接送国外亲友等等,然而都未曾来国际饭店,这次是第二次入住。</h1><h1>巧的是,拙荆6岁时第一次到上海,其母亲也是带她住的国际饭店。</h1><h1><br></h1><h1>步入旋转门內,从现代化大上海仿佛穿越进入民国的往日云烟。近百年来,饭店虽几经装修,仍可见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印记:古希腊风格大理石柱,彩色琉璃窗,拼花地砖,柚木地板与复古家具,透出旧日风华。</h1><h1>饭店始建于1931年,由四大民族资本银行投资兴建。这座八十多米高的二十四层饭店,曾是远东第一高楼,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上海城市测绘原点。</h1><h1>饭店特设的文史馆,珍藏并展陈着许多历史资料:泛黄的老照片,往昔的宾客清单,印章清晰的股票原件,精致的银制古典餐具,等等。。。件件展品,隐约透出当年十里洋场繁华旧梦的浮光掠影。</h1><h1>当然,百年来在此发生的名人轶事也不少,不赘述。</h1><h1><br></h1><h1>可以说,上海国际饭店的百年历程,似一部微缩的上海现代史 。民族资本的崛起野心,战火纷飞中的坚守;计划经济下的功能转型,文化复兴时代的遗产觉醒。它既是民国风云的见证,也是传统与现代对话的坐标。</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