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若屈 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

理平

<p class="ql-block">大直若屈 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p><p class="ql-block">理平</p><p class="ql-block">《道德经》:“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p><p class="ql-block">最刚直不阿的人,却好象胆小怕事,以至于委屈自我,顺从他人;最有技巧的人,却好象很笨拙;最具有雄辩才能的人,却好象愚讷。</p><p class="ql-block">《道德经》是探寻大道、强身健体、益寿延年、涵养品德、超越自我的学问。道德有成之人,虽有“大直”之德、“大巧”之能、“大辩”之才,却从不自我炫耀,留给别人的印象是“屈”、“拙”、“讷”,它体现了有道之人一切自我行为都完全遵循道(客观规律),绝不盲从,绝不自以为是,妄作妄为。这正是自我的无为之德,不争之德,上德不德之德。其实直与屈,巧与拙,辩与讷正是矛与盾的两个方面,我们看问题,想办法,出点子都应遵循矛盾双方既对立又合一的“道”(规律),只有在公平、公正、公开和公信的前提下,任何矛盾双方都能实现共生、共存、共享和共乐!都能实现“从矛到盾,从盾归矛’(新的矛)”循环往复,以致无穷!任何割裂矛盾双方既对立又合一的言行都是与大道背道而驰的,任何只有矛(盾),或只有盾(矛)的做法都是有害的,更是行不通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