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寻北记

LG

翻开中国版图,在“金鸡之冠”最顶端、大兴安岭山脉北麓,坐落着一座边陲小城---黑龙江省漠河市。漠河,被称为中国的北极,拥有着令人惊叹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风情,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梦幻旅行之地。我喜欢旅游,尤其是对一些特殊地理位置的地方,有一种特别的偏好,像漠河这种北极之地自然会在我的计划之内。<br><br>那一年的盛夏,我在朋友的陪同下,从哈尔滨飞抵漠河,开始了一段真正意义上的寻北之旅。<br><br>我们最先游览的是北极村。北极村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漠河乡,地处北纬 53°33、东经 122°20"。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了中国最北的城镇,也赋予了它独一无二的地理意义。<br><br>北极村原名漠河村,位于黑龙江上游南岸,七星山脚下,北与俄罗斯阿穆尔州的伊格娜恩依诺村隔黑龙江相望。北极村早在1860年起开始就有人居住,1997年开辟为旅游风景区,成为全国最北的旅游景区。 踏入北极村,我们便是走进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绿色画卷。这里植被茂密,绿意盎然,阳光斑驳,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此时的北京正值三伏,烈日炎炎,酷热难当,而北极村却是微风习习,凉爽宜人。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超 92%,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极高,简直就是一座天然氧吧。 玄武广场上的玄武雕像。 金鸡之冠主题雕塑,以玺为设计灵感,其上部巧妙地融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龙的形象。 广场的中心位置矗立着一个大大的北字雕塑。 中国北极点和138号界碑。 北极村以北著称,借北扬名,打造了诸如中国最北的村落、最北的哨所、最北的人家等一系列以北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神州北极”品牌。<div><br></div><div>中国最北一家,位于北极村最北部,据说是居住在中国纬度最北的一户人家。其居住的房屋为“木刻楞”式的小木屋,现已成为北极村的一个特色景点。住最北一家,品尝地道的农家饭,几乎成了每个游客在北极村的必选项。</div> 中国北极哨所是中国疆域最北端的边防哨所。哨所院内设有瞭望塔,共七层,最上面为塔楼,内部设有一高倍望远镜,为边防战士站岗瞭望之用。塔旁边建有战士的营房及太阳能电池板,可为整个哨所提供电能。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官兵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坚守在祖国边陲,守护着国家安宁,衷心地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中国最北邮局对许多游客来说也是一个必打卡的地方,在这里给远方的家人亲友寄上一张盖有特色邮戳的明信片,纪念意义非同一般。 北极村边上的黑龙江是中俄的界河,隔江即可清晰地看到对岸的俄罗斯,可谓是近在咫尺。 神州北极石碑,坐落于北极村北部,紧邻黑龙江江畔。此石与三亚天涯海角的“南天一柱”齐名,一北一南,遥相呼应,是北极村的一个象征性标记。 参观完北极村,我们继续沿着大兴安岭的公路东行,下一个目的地是北红村。北极村与北红村的距离大约是80公里,路况良好,沿途可以看到茂密的森林和广袤的草原,一派十足的北国风光。不过我发现公路两旁的白桦和松树长得一点也不高大,树干仅有胳臂粗细,我想这可能是兴安岭大火之后新栽的树木吧。 北红村,原名大草甸子村,隶属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镇,地处黑龙江上游,中俄交界处,应该是中国最北端的行政村。<br><br>北红村是一个未被开发的原始村庄,据说村中只居住着320位村民。低矮的木刻楞房屋外堆着柴火垛,压水井仍在日常使用,牛马在田间悠闲踱步,地地道道的一个原汁原味东北边境村落。<br><br>原打算在北红村拍星空的,没料到那晚暴风骤雨,全村停电一片漆黑,我们吃晚饭都是点着蜡烛吃的。北红村的村民热情好客,上的铁锅炖味足量大,再喝两盅当地的小烧,简直不要太舒坦。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来到一片河滩。这里看上去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但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理位置,名字叫乌苏里浅滩。乌苏里浅滩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最北点,地理坐标为北纬53°33′43″,与俄罗斯隔江相望,国界线是黑龙江中心航道。<br><br>在此特别说明一点。有人认为,漠河的北极村是中国最北的村庄,其实是不对的。当年在早期勘测时,北极村被误认为是中国的最北村庄,因此得以开发。后来经过重新勘测,确认北红村才是真正的中国最北村庄。<br> 我们站在驴友自制的纬度坐标和“找到北啦”的巨石旁,拍照留念,我们面朝的方向不会错,百分之百都是南方,因为这里是中国最北的地方。 北红哨所,中国最北哨所当之无愧。 龙江第一湾,是一处著名景观,黑龙江在这里骤然回转,形成长达30公里的完美Ω形江湾,被称为“金环岛”。我们沿999级木栈道登上山顶的观景平台,整个江湾的壮丽景色一览无余。江水蜿蜒曲折,就像一条巨龙盘踞在大地上,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途中路过鄂温克驯鹿园,我们与数十头驯鹿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返回漠河后,我们来到北极星广场,沿着高高的台阶缓缓而上,最终到达顶部的观景平台。平台上的雕塑以“腾飞”为主题,左侧为展翅的天鹅(象征“天鹅之首”),右侧为引吭的金鸡(象征“金鸡之冠”),顶端镶嵌的北极星雕塑成为漠河的视觉标识。 站在漠河的最高点放眼远望,漠河的全貌一览无余。漠河,真的是一座非常美丽的边陲小城。 这座酷似白宫的建筑,是五·六火灾纪念馆,专门为纪念 1987 年 5 月 6 日发生在大兴安岭的特大森林火灾而建造。 纪念馆用图片、文字、实物以及情境模拟等技术手段,全面展示了大兴安岭“五•六”火灾起火、成灾、扑火、救灾、重建家园以及生态建设的全过程,再现了 5 万名扑火大军与烈火殊死搏斗 28 天的英勇场景,以及当地群众灾难后重建家园的坚强意志。 松苑公园,静立于纪念馆的对面,是一片坐落在城市里的原始森林。1987 年的那场大火让大兴安岭大片的森林树木毁于一旦,然而松苑却幸存下来,没有受到任何损害,因此,这片树林也被大家视为神奇的土地。我们怀着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走入林中,这里的樟子松枝繁叶茂,高大挺拔,我们不由得为它们幸运的劫后余生而感叹,也希望它们自带的神奇能给予我们好运。 这次到漠河的寻北之旅,是一次很好的体验。我们不仅仅在中国的北极之地,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最北地理坐标,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悟出一个道理。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找不着北”,就意味着失去了方向,所以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头脑清醒,时刻把握好对方向、目标和精神的定位和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