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中南、赣北13天自由行》之合肥(上)

一路有你

<p class="ql-block">  因暂时抽不出时间写文章,《皖南、赣北13天自由行》系列游记后面五集只把照片整理出来,作为影集收藏,待有时间时补上文字。</p> <p class="ql-block">  南淝河‌:合肥的母亲河,发源于江淮分水岭,流经合肥西北郊董铺水库,穿城后注入巢湖。沿岸有四里河桥、怀宁路桥等标志性桥梁,是城市水运和生态景观的核心。‌‌</p> <p class="ql-block">淮河路步行街</p> <p class="ql-block">  明教寺,原名明教院、铁佛寺,又称明教台、曹操点将台。原址是三国时期曹操所筑的教弩台,俗称“曹操点将台”。</p> <p class="ql-block">淮河路上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模拟AI的小姑娘</p> <p class="ql-block">  李鸿章故居又名李氏家族旧宅、李府、李鸿章府,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淮河路步行街中段208号,是晚清名臣李鸿章的家宅,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区民居建筑。</p> <p class="ql-block">  蔡悉学堂是明代理学名臣蔡悉晚年在家乡合肥创办的讲学场所。该学堂以“毋自欺”为宗旨,传承宋明理学思想,是合肥早期重要的教育机构之一。现学堂旧址位于逍遥津小学内,该校由明代蔡悉祠堂演变而来,现为合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 <p class="ql-block">合肥的“江淮油榨”</p><p class="ql-block"> 与北油坊巷的历史渊源相关。北油坊巷是合肥老城区的一条特色街巷,因解放前曾有两家私营手工榨油作坊(如王太和油坊)而得名,曾是庐州最繁华的街道之一。 ‌</p> <p class="ql-block">  逍遥津公园原名“窦家池”,古为淝水上的津渡,历史上曾是明清时期的私家花园(先后为窦、王、龚几家所有),后于1949年被辟建为公园。‌‌</p> <p class="ql-block">  公园以三国时期张辽大战逍遥津的历史事件命名,园内保留了张辽墓及飞骑桥等历史遗迹,并设有“吴魏遗踪”展区展示相关文物。‌‌</p> <p class="ql-block">  包公园,简称包园,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72号,始建于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是为纪念北宋著名清官包拯而修建的园林。</p> <p class="ql-block">  包公祠由白墙青瓦构筑的封闭式三合院组成。主建筑是包公亭堂,端坐包拯高大塑像,壁嵌黑石包公刻像,威严不阿,表现了“铁面无私”的黑脸包公的凛然正气。亭堂西面配以曲榭长廊;东面有一六角龙井亭耸立,内有古井,号“廉泉”。</p> <p class="ql-block">  清风阁由合肥市人民政府修建,占地33亩(约2.2公顷),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采用仿宋式风格,坐西朝东与包公墓遥相呼应。其主体建筑高42米,外观五层、内部实为九层(含暗层),顶层设有环形观景廊,可俯瞰合肥城市风光及包公园全景。‌‌</p> <p class="ql-block">  北宋嘉祐七年(1062年),包公去世,次年,其女婿文效将其灵柩运回合肥,归葬包孝肃墓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