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蕭蕭兮浠水寒

快乐人

<p class="ql-block">元帥故裏</p> <p class="ql-block">风萧萧兮浠水寒</p><p class="ql-block">——访林家大湾</p><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20日,从北京出发,携友人前往湖北省黄冈市林家大湾参访。誰能想到,一亇普通的小山村,走出了三位旋乾轉坤、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大英雄!</p><p class="ql-block"> 林家大湾,地处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回龙山镇,是林育蓉元帅的出生地。回龙山,原名枣儿刺岭,相传有九条触犯天条的小龙被东海龙王囚禁在此岭巨石之下。龙王有言:只有岭上铁树开花,九条小龙才能返回东海。终于有一天,岭上铁树开花,九条小龙返回东海。但其中一条小龙思念枣儿刺岭的峻秀雄伟,毅然返回这里定居,从此,枣刺儿岭便被称为回龙山。</p><p class="ql-block"> 离回龙山镇约六七里地,耸出一座形神俱似一头山羊的山岭。山岭海拔约300米,山势不险不陡却气势不凡,满山草木、竹树、繁花。相传这座山是一头雪白的神羊坐化而成,故命名“白羊山”。白羊山南麓,山势三面环围着两座小山村,中间隔着一道冲田,这就是林家大湾和染铺湾。</p><p class="ql-block"> 林家大湾,后有回龙山拥抱,前有浠水河环绕,山上常有祥云缭绕,仙气蒸腾,是块难得的风水宝地。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林氏三杰”就诞生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林育蓉故居,分为老屋和新屋。老屋坐落在清水塘中间的正后方,且地势在最高处。站在屋前远眺,视野十分开阔。屋背约一公里之后,是渐行渐远的回龙山,山上郁郁葱葱的松柏高耸入云,四季长流的龙泉水,源源不断地注入清水塘。回龙山左右两侧,徐缓下降的小山,犹如天宫的仙子,静静地依偎在主峰的两旁。乍一看,湾后的白羊山犹如一张巨型的太师椅,林家老屋就在它的中央。老屋为林育蓉出生地。始建于明代,扩建于清朝嘉庆年间,为一进三幢,砖木结构,室内大小天井三口,雨水通过暗沟流进自己农田。前后共有房间、堂屋、茶厅20余间,占地300余平方米。大门为了扭向东南,在屋檐下加修了门楼,俗称“回头望”,并有一尺多厚的门框。林家是当地的富户旺族,鲜为人知的是1928年徐海东等人领导的黄麻起义军还打了林家的土豪,分了林家的田地。故居于l939年被日寇烧毁,解放后后按原貌修复,l971年“9·13”事件后又拆毁,1995年又重新依原貌修复。故居内陈设有林育蓉父母遗像及保存下来的部分生活用具,一部旧式织布机和一架纺线车尤为珍贵,是林育蓉家先辈留下创业中兴的见证。</p><p class="ql-block"> 湖北黄冈的林氏家族,出了3位在中国现代史上不同寻常的大人物——林育南(1898-1931)、林育英(又名张浩)和林育蓉(林彪)。他们三人为堂兄弟,都在党内担任过要职。林育南是三兄弟中第一个参加革命的,并引导林育英、林育蓉(林彪)走上了革命道路。他是卓越的工运领袖,与恽代英齐名,曾任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常委兼秘书长、湖北省委代理书记。1931年2月7日,在上海龙华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林育英曾任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八路军129师政委,1942年3月5日在延安病逝。鉴于他对中国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毛主席,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等中央领导亲自为他抬棺扶棂下葬。</p><p class="ql-block"> 林家大湾军事展览馆是由林家大湾村民集资建造的一座讲述林家大湾人物史的展馆,其中的资料与实物多由负责人前往全国在各界热心人士的帮助下,搜集整理而成,耗时一年多时间,完成了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最全讲述林元帅的历史展馆。展馆内记述了林元帅的出生、求学、军旅生涯、政治岁月(其中包括讲述林元帅在黄埔军校、长征、平型关大捷、抗大任校长、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南下作战、四野军旅等等)的全面资料,置身其中,犹如看了一部林元帅的活电影。</p><p class="ql-block"> 展馆末尾用醒目的大字写着:衷心感谢海内外热心人事的帮助与捐赠(特别感谢福建南安市大盈林建龙宗长的帮助以及所有海内外林氏宗亲),在海内外热心人士的帮助下,林家大湾军事展览馆于公元2013年11月10号(农历十月初八日)正式开馆。</p><p class="ql-block"> 林元帅祖籍福建福州市,与林则徐同宗,1907年12月5日出生于湖北黄冈林家大湾,9岁时被父亲送进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之父李卓侯创办的私塾读书,13岁起就读于林育南、恽代英等在黄冈八斗湾创办的浚新学校。1922年15岁时,转入武昌共进中学,(他的小学和中学老师有董必武、陈潭秋、林育南、恽代英等早期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党的领导人),并于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曾被共青团武昌地委指定为共进中学团支部书记。1925年,经当地中共党组织批准南下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编在步兵科第2团第2营第3连,同时改名为林彪。他在黄埔军校的老师有周恩来、聂荣臻、叶剑英等,校长为蒋介石。1926年1月,黃埔军校毕业后,由广州北上武汉,被分派到国民革命军第4军叶挺独立团任见习排长,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4月随第25师73团(由叶挺独立团改编)参加武汉国民政府举行的第二次北伐,历经上蔡、临颍等战役战斗。7月随部移驻九江。8月2日由聂荣臻、周士第直接率领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后任73团3营7连连长。同年10月起义军在广东潮(州)汕(头)地区失败后,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与秋收收起义部队会合,转战闽、粤、赣、湘等地区,参加了红军的五次反围巢战争。长征中任红一军团长,抗日战争中任115师师长,解放战争中任第四野战军司令员,其兵力最多时达到150万人,率部从东北的白山黑水打到海南岛,解放了近半个中国。林元帅被同僚戏称为“军中韩信。”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世人只知韩信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兵仙”,至于是否有叛逆行为,已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p> <p class="ql-block"> 走进林家大湾军事展览馆,两面墙上赫然挂着第四野战军走出的517位将帅的照片,令人肃然起敬。他们每个人都是一部血与火写成的史书,每个人都是一本说不完的故事。令人遗憾的是9、13事件后,林元帅葬身异国他乡,至今无法魂归故里。 </p><p class="ql-block"><b> 风萧萧兮浠水寒,天陌陌兮回龙暗。</b></p><p class="ql-block"><b> 松梅竹兰齐声唤,壮士何日把家还?</b></p><p class="ql-block"> 参观完林家大湾,我们又登上不远处的回龙山,观看这里的山光水色,忽然同行的一位老者惊呼:“唉呀!怪不得林元帅葬身异国他乡,这是天数呀!你们看,有人斩断了这里的龙脉!”我不解地问:“先生,此话怎讲?”</p><p class="ql-block"> 那老者侃侃而谈曰:“客官,你看,这回龙山如一条蜿蜒曲折的长龙伸向远方,可不知何人将回龙山拦腰斩断,在半山腰上修了一条水渠,破坏了这里的风水,林元帅只能断尾求生,最后折戟沉沙。”</p><p class="ql-block"> 我不解地问:“是谁胆大包天,竟敢破坏元帅家的风水!”那老者“唉!”地长叹一声说道:“是谁?是无知和愚眜破坏了这里的风水。当年‘提倡破除迷信,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狂热的人们便斩断龙腰修水渠。实际风水学说也是一门科学,只是人们还没有认识到他的重要性而已。”</p><p class="ql-block"> 走出林家大湾,心中多了几份沉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于2025年5月20日</p><p class="ql-block">改于2025年5月2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