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刘良慧《人生与教育微语》3 3 6</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神农架的“大九湖”,造物主的“杰作”真把我给迷住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稿/原创</p><p class="ql-block">图片/自拍</p><p class="ql-block">音乐/江南又梦烟雨</p> <p class="ql-block">神奇、神秘、神韵、神圣的神农架,自打小就神思、神猜而神往,总没成行。2 0 2 5年6月终于圆了这个梦。跨湖北、重庆的神农架,囫囵吞枣的游了两天,好大、好奇、好美、好有味、好煽情….. 的“大概”印象,深深烙在了脑回路上,我这人分享情结重,见朋友就推荐。那神龙谷、天生桥、官门山、博物馆、大九湖、燕子垭、民俗村……一个也不能省略。</p> <p class="ql-block">比如神农架的大九湖,水墨画卷,可谓仙山瑶池,上天的点睛之笔,晨雾飘飘,青山倒影,芦苇轻扬、楼台亭榭,夕阳金湖,景景相扣,算得上极致邂逅,无论思维何等空灵高速,无论语言多么纵横驰骋,无论诗画怎样任性泼墨,我的功力都远远不够,拍也好、描也好、写也好,总觉得油盐不够味,更别说笔端能素描出那仙境空灵之感。让人惊掉下巴的炎帝,留下那么多大脚印的神龙谷顶上的屏幕显示的负氧离子,一直在14万一一15万间跳,让人一下子觉得终于找到了一地难求的“长命百岁”的康养圣地。</p> <p class="ql-block">在神龙岩腹地的大九湖,是非去不可的。傍晚,我们在九湖镇住了下来。“坪阡”是九湖镇的曾用名,当全球古镇大多沦为精致化的生存盆景,“坪阡”古镇似乎倔强地保留着久远的些许留痕和原始的美学;苍桑斑驳的盐道凹痕虽不是风景,却是神农架人向峦绵深山签下的生存契约;山腰间隐隐约约的吊脚楼倾斜的屋脊,依稀可见在人类测绘学误差里藏匿着神农架人乐地为安的幸运与满足;串串赤红辣椒和玉米棒子在吊脚楼垂落,有如土著先民以大地子宫孕育的巫器,试图粉碎所有拿捏山民的魑魅;那些清晰不清晰而坠湖的星辰,实则是远古山神投向物质世界的怜悯眼神……我一晚上的梦境里,蒙太奇太多,虽是出了几身冷汗,也免不了想入非非。</p> <p class="ql-block">我们六点半就出发了,凉嗖嗖的,却兴致勃勃。当小火车驶进景区,视线所及的一号湖,湖面全然弥漫着一片缥缈的白,那么轻柔而纯净,不啻为现代电视剧里的天宫云锦,好想捧在腮边,又好想扑进身子,好美好美的动画长卷里,被缭绕、映衬的青山黛波仿佛在薄雾中游移,是天上还是人间?虚实交错,分界消融,景生景观,可惜我想象的翅膀不行,刻画不了那种仙觉,造物主利害,只随手一抛,便生态光影潋艳,让这群山褶皱里的九湖幻影水镜,就无不煽情无限。</p> <p class="ql-block">线下线上导游一直的提醒:一天之际在于“卯”,错过了就错过了,六月里,扑面的薄雾卯时特美,它自由且颇为浪漫地飘移于湖面,还稀释在两岸的山林和草甸。2号湖前,小火车停了下来,我轻飘飘游移在一层薄纱覆着的湖埂上,雾湖、白栏、小树、山峦,湖的中央人造一景,近10米的木船桅杆伸向天空,一对塑得好鲜活的渔家男女自在的忙碌似的,镜头里的烟火气与仙味都很浓,湖边一拢又一拢的芦苇在雾中摇着柔柔的腰肢,仿佛在无声地叨叨着什么。并不花里糊哨的水雾,让这片天地仿佛归返鸿蒙未开的远古,尤为混沌初分之际,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都隐于一片苍茫和静谧中,只留得空空色色的奇妙与游人“智者见智、仁者见人”的唏嘘和喜悦,我仿佛觉得自己飘渺于观音湖上,天籁中还撒着串串音符,一缕又一缕水天间初夏生命的清香,身心那个真爽。</p> <p class="ql-block">不经时,天空缓缓退去了灰白,阳光微熹熹地走了过来,薄雾羞答答地慢慢退场,不大的湖面一展娇容,一个又一个湖的水如同被妙春之手精心美过容,光滑、平展、清澈。那边的葱茏的青山,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挺拔黛青的身影投入水中,俯首看去,水底深处,青峰倒悬,轮廓分明,湖面下的另一个世界被染得青翠欲滴。就连岸边林间树上掛有白色露珠的一个又一个蜘蛛网都是让人意外的小景,我的手机镜头之兴奋,虽是平视,还是唯恐错过任何一个角度,直叹这水天相投,虚实相生,张张美图拼叠出了天地人、山水景的不尽哲学,生发出了游人无限享乐的多巴胺原子,其实,幸福原来如此简单,可能就是一山一水、甚至于一团清雾的感念之间。</p> <p class="ql-block">当雾纱被阳光的手指缓缓揭开,九座湖泊次第清晰的显现,九个水仙儿的美都是不一样的:或如碧玉凝脂,或似青空坠地,更有深潭如墨,都静蓄着远古的秘密,收纳着众生观景的惊叹。湖与湖之间以浅溪或湿地勾连,曲水回环,如大地隐秘的经脉,滋养着水草丰茂、生灵栖居的微宇宙。这片水域的存在本身,便是很久很久以前,大地母亲在剧烈的地壳运动中,以断裂之痛孕育的温柔奇迹,大山陡峭的石骨与九湖轻柔的情绪,在这里消融得浑然一体,人们在遐想凝聚间,免不了的文气喷薄,文学繁殖,文脉澎湃。</p> <p class="ql-block">最是那湖滨的芦苇荡,写意着大九湖的深深呼吸,一块、一排、一片、齐刷刷的绿,它们本无造型的意,却刚刚好的呈现着大美的生命组合。尤其是夏秋之际,芦花如雪,绵延似无边的素宣。在苇丛深处,时有水鸟振翅惊起,煽得苇叶轻摇,好像光阴之笔在半空中书写着无声的痕迹。风虽不大,却像无形的手,在天地间挥毫泼墨,湖里棉朵似的白云飘了起来,芦浪起起伏伏,飒飒之声如远古的叹息,又似大地的私语。这看来柔弱的苇草,根系深扎于水土,以集体的韧性构筑生命的防线。它们并非点缀作秀,而是水岸非常用心的卫士,担负着过滤浊流的绿肺天职,还是无数水鸟藏匿、繁衍的温柔乡。我很感叹,一茎芦苇的脆弱与一片芦荡的磅礴,这正是个体生命与地球自然整体间悄无声息的那部厚厚的辨证法。</p> <p class="ql-block">沿着湖畔徐行,水岸相接之外,便是密密的,杂科的、老中青的林,它们享受着天地的滋养,伸展着勃勃生命的逻辑,把岩石、泥土遮蔽得严严实实,树杈生育力似乎特强,随眼看去,都是二三十个兄弟,根本就没计划生育的概念。好几个湖的浅水处,横卧、斜立着一些大大小小的树木,沉眠?杂耍? 跳水? 不知多少岁月了,饱经湖水浸泡,有的覆盖着斑驳的藻类与水苔,更多的是活鲜鲜的,乐滋滋的,默默滋养着另一重生命的轮回,压根儿就没有庄严的谢幕,或者显摆最深沉的布施。“唐中宗李显手执”那树,一千多年了,特地掛了红,立了牌。那棵“美人树”,在几公里外就有“方向”指示,想看个究竟的不少,虽累,却心心念念。绿意盎然的生机,点染成一组又一组微缩的森林,轻抚着九湖,映衬着九湖,状扮着九湖,默契地编写着大九湖千年沉静的生命密码,裸露着生态世纪绵延永远的微观宇宙。</p> <p class="ql-block">水岸线蜿蜒处,湖心小岛上,亭台楼阁悄然点缀。雕梁画栋,飞檐翘角,黛瓦朱栏,一种温润的时光质感,散发着锦上添花的智慧气息,任您细瞧,也并非湖的的赘疣,而是人文与山水对话的颇为诗意的注脚,时刻收纳着漫漫岁月里徘徊不去的文心与逸气。游人在亭中观湖,如揽镜自照;榭前听风,又似闻天籁,有如历来文人墨客把酒临风之觉觉,飘逸间与山水同醉之欢也就自然而然。每一处建筑都没有标榜的炫耀,总是以低伏的姿态,谦逊而巧妙地嵌入山水长卷,唯恐不能成为观者与景致之间的诗意媒介。它们的默默存在,诉说着人对九湖的敬畏与融入自然的渴望,然忠义之心寻求栖居的诗意,在“在意与不在意”的凝视间确认着大九湖价值的坐标。</p> <p class="ql-block">当西天燃起熔金般的火焰,夕阳的仪式便隆重地开幕了。湖面毫不犹豫地承接下天光,瞬间化为流动的金箔,一种难以言喻的壮丽与温柔弥漫开来,这是太阳向九湖最深情的告白,也是毫不吝啬的挥霍。云霞的瑰丽、群山的剪影、飞鸟的轨迹,皆被这金色的一个又一个湖面慷慨收纳。此刻的大九湖,是时与空、自然与人淬炼的舍利,是光明向夜黑交出的最辉煌的答卷。夕晖下的湖水,不仅反射光,更像在燃烧自身,以其最盛大的璀璨,为即将到来的长夜积蓄自我隐喻的暖意。很遗憾,来去匆匆,我们没有留下来看亘古的星月下九湖天水间的那份精采。</p> <p class="ql-block">并非夸张,大九湖,就是自然以亿万年光阴雕琢岀来的绵远弥新的“水镜哲学”。晨雾秉性的朦胧启示我们:真实常隐于表象之后,虚实本为同源;倒影习惯的交叠则昭示:万物皆在互映中存在,没有孤立的主体;芦荡的坚韧证明:柔韧之中藏着不可摧折的生命伟力;亭台的谦和姿态,是人对自然应有的姿态——一种审慎的栖居智慧;而夕阳熔金的一瞬,是时间最壮美的断章,以辉煌的消逝提醒苍生:万物皆在流转,唯变化永恒。</p> <p class="ql-block">这片水泽仙境,如一枚镶嵌在神农架莽苍绿袍上的碧玺。其美,不仅在于晨雾的幻梦、青山的倒影、芦花的诗行、亭台的画意、金湖的盛典……更在于它是一面映照天地大美与生命幽微的明镜。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大九湖以它的深邃澄明,邀请每一位过客:在石骨与柔水的交响中,在亘古与须臾的流转里,照见自身,照见永恒。变的微小生命,于静谧中正进行着不为人知的生息与代谢。苔藓无语,却以最卑微的形态,铺陈开生命最古老、最坚韧的底色。</p> <p class="ql-block">九个大小不一定、景观不一样的湖,很走心,很读心,人的加工又锦上添花,新款、新鲜、新奇,湖湖景致不同,层层视觉相异,无不指向自然生命的庄严与天工巧夺的惊奇,还有观光旅游文化破冰的不懈真谛。当我们凝视一片片芦苇与一群群水鸟的微观宇宙,当我们倾听一片几十个花甲了的斑驳老树的飒爽低语,当我们沉迷于蓝天白云与魅影九湖的亘古厮磨……难道不是在阅读天地间最本真、最清纯、最哲理、最逻辑、最长篇的经文,此时此刻,我总觉得人、人们、人类,唯有以谦卑之心、敬畏之眼,崇尚之德,去认真的品读这无字天书的宇宙秘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 0 2 5年7月2日于四川绵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