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是个千年文明古国,踏上尼泊尔的土地,感觉时光仿佛凝滞了,这里很少见到现代和当代的物件,人们似乎还生活着几百年上千年前的朝代。 尼泊尔无论男人女人老人小孩,都是一身的民族服饰,男的戴达卡小花帽,上衣配围脖,下着类似马裤的窄腿裤;女的则离不开沙丽,那是一块4——8米长的布料,缠在腰间,上端披在肩上或裹头,搭配紧身短上衣和衬裙。 尼泊尔最富丽堂皇的是宫殿和庙宇,这也是该国历史、文化和宗教的重要象征。其中马拉王朝时期建造的巴德岗杜巴广场王宫,以55窗宫和尼亚塔波拉神庙闻名于世,其木雕和红砖建筑极具特色。若干年来,一些宫殿已回归为公共设施,身着民族服饰的当地人行走或休憩其间,给人的感觉是很“搭”,不知今夕何夕。 尼泊尔基本是个农业社会,多数人过着耕织生活。其南部奇特旺地区的原始森林,一直延伸到印度,是亚洲最大的原始森林之一,里面有数量不少的珍稀动物,如孟加拉虎,独角犀牛、恒河鳄、大犀鸟等。这里的原住民,至今还在驾独木舟捕鱼,赶着大象搬运木材。 在尼泊尔几乎看不到工厂的烟囱、听不到机器的轰鸣,没有多少制造业,商品经济也不发达。走在古城巴德岗的石子路上,两边多是一些手工作坊,烧陶罐的,打稻谷的,卖乐器的,摆菜摊的、做手工艺的,琳琅满目,但含金量都不高,只顾得上一日三餐。 唯一见到有点现代气息的,是村镇大多通上了自来水。但自来水不到户,要到公共水龙头自取,于是每天早上公共水龙头前人头攒动,水桶叮当,成了当地一道风景。 尼泊尔80%的人口信奉印度教,其寺庙遍布城乡,印度教的重要节日如湿婆节,更是信徒们的重大庆典。在这片土地上,起得最早的是印度教信徒,天不亮路边已经香火闪烁了,头等大事是与佛祖的沟通。白天和晚上,也有许多信徒在做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