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日常交往与沟通话语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使用的。当然是最生活、最常见、最普遍的,关联和影响到我们所有人。</p><p class="ql-block">这里只就与网络有关的日常交往与沟通话语做一些简单的勾画。</p><p class="ql-block">人际交往中,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在网上进行的。但没在网上说话,这不是就“脱网”和高枕无忧了。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不是在网上说话,都应该在思想上牢牢绷紧一根弦,随时防范你的什么话被谁莫名其妙地贴到网上,转过身来你已经成了千夫所指的那个讨厌鬼了。</p><p class="ql-block">所以日常交往话语不可完全不设防。自以为哥们伙计可以敞开闲聊的酒桌,就是很容易惹事的大坑。某省一位机关干部,饭桌上对自己负责起草的某公共政策发了几句议论,岂不知被有心人士录了音,然后就被贴到了网上。一个刚刚开始在内部酝酿、尚且无法确定的意向,就这样被当成了一项公共政策在网上传播了……</p><p class="ql-block">如果你希望通过微信等形式与你的朋友拉拉近乎,请记住把近乎表达到就可以了。说点不痛不痒、无关紧要的话,表达了对朋友的在乎之意就好。一定不要什么都在网上去说,特别是对一些敏感内容还是应该有所顾忌。因为再平常的日常交往与沟通话语,只要被贴上了网,其可能发生的结果就具有了不可预知性和不可控性。</p> <p class="ql-block">没在网上说话做事,并不等于就与网络无关。如果你抱着“我反正不上网,网上怎么说与我无关”的态度,那就大错特错了。不上网的人,照样也会在网络话语下社死,会被网络口诛笔伐的声讨所淹没、溺毙。</p><p class="ql-block">某省会城市“水果捞”事件更是一个鲜活的例证。2023年某月一个女孩在某店里买了一份“水果捞”,拿到手里后,感觉好像份量不够。于是向店家提出质疑。谁知这一举动竟然捅了马蜂窝,店家有三个女人轮番上阵,对女孩破口大骂,又是“小三”、又是“破货”,什么难听骂什么,怎么恶毒怎么骂。一时间,泼妇骂街气势无人能挡,滚刀肉横行没谁敢拦。终于还是路人看不过去了,拍下了一段视频放到网上。结果瞬间就炸锅了。</p><p class="ql-block">几个对女孩破口大骂的水果捞店的销售人员,怎么也没有想到,她们骂人一时口快,几个根本没想在网上说话的人,恰恰就是网络让她们砸了自己饭碗。随后网上声讨比钱塘江大潮还要汹涌,等到她们回过神来,自己的店铺已经无法在当地立足了。道歉?迟了,这时候她们已经完全是百口莫辩了。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关店走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常交往与沟通最需要注意的,是要努力赢得别人的信任信赖和沟通合作愿望。更多使用充满正气而温和的语言,可以有效避免刺激一些人阴暗龌龊心理的萌发。要尽可能地避免刺激别人的不平衡感和内心深处的敏感神经,不要过多显摆自己,不要总爱炫耀自己的优势,更不要拿自己的优势与别人的劣势相比较。要知道,人的嫉妒心是无所不在的。你任何对自己优势的显摆、炫耀,都可能招来别人难以言喻的嫉妒心。一定要注意避免激起别人的嫉妒心。谁都希望用真诚赢得真诚,但生活中的结果经常不是这样。你的所谓真诚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人理解到另一边去了,然后在别人内心滋生出一种你难以察觉的猜忌、疑惑、不平衡心和嫉妒心。有时候连你自己都说不清,你是在什么时候什么话语给自己以后埋下了雷,给日后的生活留下难以想象的隐患。</p><p class="ql-block">日常交往与沟通一定要避免故意冷落、慢待别人。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反复证明,坏你事的人,往往就是你曾经瞧不上眼、慢待过乃至不屑一顾的人。羊酙惭羹的惨痛教训值得每个人永远铭记。</p><p class="ql-block">日常交往话语不要让别人猜心思。在日常交往中,绝大多数话语都是那种家长里短之类的,除了特殊需要相互避讳的一些情况外,最好的话语方法是直来直去,当下把话说明白。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从自我出发去考虑问题的,就像你永远不可能猜透别人的心思一样,也不要指望别人猜透你的心思。</p><p class="ql-block">直接一些,简单一些,多多增加互相信任,日常交往就能回归最好的话语形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网上日常交往与沟通也大量增多。过去常用的信札,除了个别特殊情况之外,现在人们已经几乎不再使用了。被随时能实现即时到达的短信、微信等所代替,手机上的微信问候、点赞都成了人与人社会交往的基本媒介,具备了日常交往与沟通功能。只是有的人对这种每天都在使用的交往媒介并没有真正重视起来。比如说,有的人对短信、微信等联络沟通方式不以为然。既没有当回事,又不认真对待。其实这恰恰是网络时代人际交往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如果你看到短信、微信,对朋友发来的问候不理不睬、只读不回,那么无形之中就可能把你们多年的友谊毁于一旦。你过去对他所有的好,随着你的这种疏忽也许就一笔勾销了,其结果是再也回不到原来那种感觉了。因为你的只读不回本身就是一种态度,是用无视表达你的怠慢和不屑。虽然你自己可能对此是无感的,但这种网络时代的话语失礼,伤害性几乎不亚于对朋友的一次翻脸。</p><p class="ql-block">不要以为没说话就没问题,这种网络话语的带来的伤害,可能当下你不觉得会有什么,但真说不来它潜藏下来的那个刺激的种子会在什么时候萌发。万一那种情况出现,那种危害就几乎是不可预知的。隔着屏的人际交往话语,应该引起重视了</p> <p class="ql-block">———选自 任太龙《网络时代话语转型提升147招》即将出版,敬请期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