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青春的那份纯真

远方

<p class="ql-block">美篇名:远方</p><p class="ql-block">美篇号:49589127</p><p class="ql-block">图片: 相册,网络</p> <p class="ql-block">  1966年8月18日,主席首次接见红卫兵和青年学生。尤如平地一声惊雷,震撼着神州大地,掀起滔天巨澜。全国千万青年学生闻讯而动,争先恐后蜂涌奔向北京。</p><p class="ql-block"> 10月上旬,我和同班(高安中学高三&lt;3&gt;班)同学茂贤及高一年级的先南、柏林同学,四人结伴同行。在拥挤嘈杂混浊的绿皮火车熬过两天一晚后终于抵达北京。</p><p class="ql-block"> 步出北京车站,蒙蒙夜色下华灯初上。一盏盏球形街灯发出桔黄色光芒,在长安街绵绵不断地伸展到远方,祥和而温馨,哦,美丽可愛的首都。</p> <p class="ql-block">  我们被接待站安置在朝阳区的北京酱油厂,这是一个百来人的小厂,在天安门的东南面,距天安门约四五里,步行到天安门仅需50来分钟。</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厂内的集体宿舍安顿好后,当晚就有四位军人过来慰问。为首的约莫40来岁,看样子是位首长。他亲切地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首都北京。你们是毛主席请来的客人,我们向你们学习。希望你们生活得好,保养身体棒棒的,等待主席接见。</p><p class="ql-block"> 一席话,说得我们激动万分,心里暖烘烘的。</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傍晚,来了四位红卫兵学生,北方口音,身材虽高大,但面容略显稚嫩,似是初中生。领头的一进来就嚷嚷叫道:“你们搬走搬走,这房归我们了”。我们一听很吃惊说:“这房是分给我们的,并且昨晚已住了一夜,凭什么要我们搬走?现在还有两个铺位,你们可以安排两个人住”。</p><p class="ql-block"> 但对方不肯,一定要四人同住。双方唇枪舌剑争论了一会,可能对方在他们本地横惯了,突然盛气凌人地说:“你们不走?”柏林立即回荅:“怎么?干一仗?”对方不再搭话,伸手就拉扯柏林的衣服。柏林立即反击,反揪对方衣领,双方纠缠在一起。还未等其他人参战,柏林使个绊子猛一甩,就把对方撂倒在地,乘势右腿单腿跪压在对方腹部。对方在地下立即说,我们走我们走,……然后从地下爬起来,带领其余三人悻悻离去。</p><p class="ql-block"> 过了几天,我们这房又分来两位重庆半工半读学校的学生。其中一位瘦小赢弱,但嗓门挺大,喜欢唱歌。他唱的《囚歌》荡气回肠,令人血脉偾张,热血沸腾:</p><p class="ql-block"> 带镣长街行,</p><p class="ql-block"> 告别众乡亲。</p><p class="ql-block"> 砍头?</p><p class="ql-block"> 不要紧!</p><p class="ql-block"> 啊……,</p><p class="ql-block"> 只要主义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唱出了先烈们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让人感动得久久不能平静……</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段时间频繁外出,主要是到清华北大等高校看大字报,到颐和园天坛等地游览,到军事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等地参观。每天早出晚归,去一个地方就是一天,生活紧张而又充实。</p> <p class="ql-block">  天气渐凉,早晚寒气逼人,我们都穿上了棉衣。一天,我从外面刚一回厂,就看见一个北酱大娘向我招手,我趕忙走过去问何事。大娘指着我的棉衣下摆说,你这个纽扣掉了,容易灌寒风着凉哦。说罢,比照了一下就一把扯下她自已棉衣上的纽扣,转身拿起针线给我的棉衣缝上。我感动得一时无语,不知说什么才好,真是“扯扣为我缝,唯恐风吹衣”啊。</p> <p class="ql-block">  北酱厂内有个篮球场,我们没有外出或者在厂休息时,就喜欢去打篮球。一天,我和茂贤及其他几名在篮球场打球,打热了就脱棉衣,顺手丢在篮球架下继续打。</p><p class="ql-block"> 到中午了,我们就到篮球场旁边的厂食堂去吃饭。食堂的伙食是很不错的,大米饭白面馒头,五六个烧菜。而我最喜欢吃的是大卤面,满满的一大碗面,上面浇上厚厚的一层炒碎肉和卤汁,吃得真是香啊。</p><p class="ql-block"> 吃完饭出来,到篮球场后发现棉衣连罩衣不见了,遍寻无着。这还了得,在寒天无棉衣还不冻死?我们趕紧报告了军代表,并分析道,可能是住在厂内的学生拿了。茂贤出了个主意,将所有住在厂内集体宿舍的三十余名学生集中在一个大间里,各人带上自已的行李接受检查,军代表同意了。</p><p class="ql-block"> 我和茂贤堵在门口,逐个检查。刚检查几个,茂贤就发现一个西南学校的红卫兵想从我身后溜走,马上说不要走,先检查你。这个我们称为小西的学生无奈,被迫递上旅行包。拉开拉链,我一眼就瞥见放在上面我深兰色的罩衣,一把扯出来说,这是我的棉罩衣,是你偷的。接着我又从包里拿出一个精美的笔记本,我知道这是西安交大一位大学生的,我曾看见他用它写日记。再拿出两大包多色糖果,还有一些物件。他偷这么多东西,立即引起公愤,斥声四起。</p><p class="ql-block"> 我问棉衣在哪里?他说在厨房后面。我们找到棉衣后却未见放在囗袋里的学生证,我厉声喝问在哪里,他嗫嗫答道,丢厕所里了。我一下气昏,一拳擂去,却被军代表拉住劝慰说,不要打,他还年轻,多多教育。学生证被毁,可以开张证明来代替学生证。听到军代表这样处理,我只得作罢。</p> <p class="ql-block">  天气越来越冷,我和先南都不慎感冒了,夜间发烧至39度多,并且高烧不退。这可把北酱厂的干群们吓坏了,他们第二天派了几个人专车送我俩到朝阳医院医治。</p><p class="ql-block"> 在办理住院手续期间,一位工厂大叔返身走回问我们:“你们带粮票了吗?”我马上回答:“没有”,但刚一说完这话我就脸红了,因为我身上确带有5斤全国粮票。那是南昌姑妈听我说赴京见主席,就给了我10元钱和5斤全国粮票。我是想我们还有很多地方要去串联,5斤粮票留待急用。但现在不就是要急用吗?何况还是自已生病呢。虽然中央对学生们特别照顾,到处乘车不用付钱,吃饭不用付钱,但粮票还是应该要付的。那时每个人都有定量,你吃饭不付粮票,不就是在别人碗里扒饭吗?还有,北酱厂的大叔大妈那么善良,对你那么好,你忍心对他们撒谎吗?我内心自责着。</p><p class="ql-block"> 反倒是工厂大叔来宽慰我:不碍事的,今天走得急,忘带粮票了,我们和院方说说,先把你们住上,回厂后我们再补上。</p><p class="ql-block"> 我们就这样住院了,但我内疚了一阵,再加上怕住院错过主席接见,内心很急。还好,在医生的诊治下,我们一天就退烧了,再隔天就出院了。</p> <p class="ql-block">  果不其然,我们出院过了几天,11月10号下午军代表通知同学们到食堂领一包馒头和几个鸡蛋咸菜,并叮嘱深夜2点集合。大家心照不宣:主席要接见了,这次应该是第七次接见。</p><p class="ql-block"> 深夜2点钟,我们准时集合。在军代表的带领下,穿街过巷,来到了大道就停止不前了。嗨,大道上黑压压地挤滿了人,大家都不说话,默默地等待着。有時前进十几步又停下来了,走走停停,更多的是停。这样几个钟头过去,天就放亮了,看清大道上的人群密密麻麻望不到边,我们就这样度过有生以来最奇特的一夜。</p><p class="ql-block"> 大约上午九点钟,北京城数千个高音喇叭同时播出,主持人周总理宣布大会开始,林总代表中央讲话,可我们还停在路上,心里真是急啊。还好后来加快了行进速度,有時甚至是小跑。10点左右我们到达天安门广场的指定位置,是在中间偏右处。</p> <p class="ql-block">  天安门广场早就人群满满,红旗招展,人数约三十万。到处都在读着主席语录,唱着革命歌曲。唱得最多的是《大海航行靠舵手》《天大地大》《翻身农奴把歌唱》等等,语录念得最多的是“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当然还有“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唱歌和念语录声此起彼伏,未曾停息。</p><p class="ql-block"> 时间一长,就有些内急,我去了一趟厕所。有关部门在广场两侧临时用帐篷围了十几二十个简易厕所,但远远不够,很多同学排着长队在急切的等待中瑟瑟发抖。</p><p class="ql-block"> 游行检阅开始了。</p><p class="ql-block"> 这次主席接见的学生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三十万广场队伍,一部分是三十万游行受阅队伍。</p><p class="ql-block"> 三十万学生乘坐六千辆大卡车,从东长安街出发,分五路纵队,在震天动地的口号声中,徐徐通过天安门接受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的检阅,场面极其壮观。</p> <p class="ql-block">  浩浩荡荡滿载红卫兵青年学生的卡车队伍,受阅几个小時,大约到下午四时左右,6千辆卡车全部通过完毕,检阅结朿。而三十万广场队伍“呼”的一下都朝天安门奔去,场面一度混乱,我也被后面和左右的人群推着、裹挾着朝前跑。我的两只鞋后跟均被踩,刚想弯腰拔鞋,左右两边人的人均怒斥:别拔鞋,会踩死。可我这双解放牌鞋是赴京前父亲刚买的,踩掉实在可惜。我突然灵机一动,向上一跃,双肘架在左右人的肩膀上,两脚悬空,让他们架着我跑。他们也未将我甩下,架着我跑了十几步,我才抽空把鞋拔上。据说这次被踩掉的鞋几千双,拉了几卡车。</p><p class="ql-block"> 我们拼命冲到了金水桥边,被三道解放军战士拦住,不能再向前冲了。抬望天安门城楼,啊,那么高!平时在广场远远地看天安门,不显得有多高。现在到了近边,才会觉得天安门城楼高大雄伟,巍然屹立。</p><p class="ql-block"> 金水桥离天安门城楼还有几十米的距离,这时我们仰头看见主席带着中央一众领导朝左边走去,一直走到栏杆东南向的边上。背面是蓝天白云,主席红光满面,神采奕奕。他摘下军帽捏在手中不停地向广场三十万学生挥动致礼。挥动多次后将军帽夾在左手腋下腾出两手鼓掌,然后又抽出军帽俯下身来向近在金水桥边的学生们挥动致礼。广场沸腾了,学生们跳着蹦着,抹着眼泪挥动着语录小红本呼喊着,“毛主席万岁万万岁”的声浪排山倒海而来。此情此景,天地动容,山河壮色。</p> <p class="ql-block">  主席挥动巨手向群众致敬,这是扭转乾坤的巨手,是改天换地的巨手!就是这双巨手,带领他的战友们,以及无数的先烈们,将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苦难百姓,从被奴役的百年屈辱中拯救出来,领导人民走上了康庄大道。我们仰望蓝天,仰望主席,向救星鞠躬,向领袖致敬,呼喊着发自内心的深情祝福……</p><p class="ql-block"> 在京逗留月余,被主席三次接见,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第七次,觉得富有创意、极具特性、令人难忘。</p> <p class="ql-block">  光阴飞过近六十年,难忘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深印心中。</p><p class="ql-block"> 时光不语色,岁月抚苍华,心念追当年。</p><p class="ql-block"> 挥,挥!扬起笔锋!</p><p class="ql-block"> 追寻青春的那份纯真。</p><p class="ql-block"> 嗨,嗨!亮起歌喉!</p><p class="ql-block"> 唱出青春的深情之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