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国营第899厂位于四川省宜宾市龙头山下一条称为“老龙沟”的山沟,是四机部三线建设厂之一。1965年建厂,我1967年走出校门就到了这里,是第一批进老龙沟的899人。1967—1984年在这里渡过了生命中最快乐最难忘的青年时代。</p><p class="ql-block"> 今年10月厂里将举办建厂六十周年庆典活动,我因突发健康问题无法参会,无法故地重游,无法和分别四十多年的老友相聚,心中不免五味杂陈。</p><p class="ql-block"> 翻出那个时期的老照片,往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那时吃住行各方面的条件都很差,但大家的生活却过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住在石头垒起的夏暖冬凉的干打垒中,出门就是农田,春天空气里飘满了花香,开窗就能欣赏油菜花;夏天的晚上满耳的蛙鸣,田埂上爬了许多上岸休息的青蛙,用手电一照就不动了,轻松抓起来装入袋子中,一晚上可以抓好多呢,第二天做青椒炒田鸡吃;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在田边看水稻收割,几乎是一丝不挂的农民在一个方形的大木桶边沿使劲摔打割下的稻谷,成熟的谷子便掉入桶中;节假日大家携亲带友呼朋引伴到龙头山爬山赏景野炊……。山沟里的生活就是这样,简单而快乐。</p><p class="ql-block"> 前些天搜集整理了一些照片,本想参会时带去和朋友们分享,现在去不了了,就发在群里吧。</p> <p class="ql-block"> 厂里的文化生活很丰富,<span style="font-size:18px;">唱语录歌跳忠字舞,厂工会有时还组织文艺汇演,大家自娱自乐也挺开心。</span>每周放一次电影,我还是业余放映员。两台35mm胶片放映机,烧碳精棒的庞然大物,以两条碳精棒电弧放电作为光源,光线极好。随着胶片时代的没落,这样的放映机也只有到博物馆才能见到了。</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还娶了妻生了女成了家就是没立业,所以尽管有诸多不舍最后还是选择了离开。</p> <p class="ql-block">龙头山</p> <p class="ql-block"> 2016年厂里的朋友告诉我,老龙沟我们曾经的家,要拆了。于是我们一家驱车一千多公里赶回去,和她告别看她最后一眼。过去的家园已是满目苍凉人去楼空,往日的繁荣已不在,昨日的黄花即将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新的繁荣将在这片废墟中升起,不过已经和我没关系了。</p><p class="ql-block"> 当时接待我的两位好友张一安和刘德权都已离世了,世事如此无常不禁令人唏嘘。</p> <p class="ql-block"> 好些老同事老朋友已不在人世了,只有这间殡仪室还挺立在拆迁的废墟中,心中难免凄怆怅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