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康毛是我老屋对门的村院中大老哥, 昨天他平静的走了,永远的离开了他热爱的村庄。</p><p class="ql-block"> 约摸一个半月前我还和他谝了好长时间,他患有胃癌,病魔折磨的他很消瘦,面色蜡黄中泛白,他走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只不过村里每少一个人就增加了我心里难过的重量而已,唉,是人都会要走的,用朴实无华的村里口头禅来说“走了享福去了,再也不用花钱买难过了”,是慰藉还是事实,谁也无法改变。</p><p class="ql-block"> 上个周末天回老家,还问过母亲康毛哥的情况,母亲说“最近没看到毛在门口坐着,听村中的一位叔说,毛不好好吃饭了,手肿的像碎娃娃手一样胖乎乎的,红明红明的,乏的一句话也不说,我感觉有点心悸,觉得康毛哥的时日不多了,于是乎也就多看几遍村里的群信息。</p><p class="ql-block"> 康毛哥的父亲是一位很能行的人,种庄稼,种菜,种瓜,务果树都是一把好手,打小我就爱去看他种的那些农作物,顺便也能解个嘴馋,伯伯待人很好,所以就很喜欢去他家谝闲传。康毛哥和他父亲性格截然不同,如果说伯伯是一位严谨务实的农民,康毛哥却是一位前瞻性很强的人,是一位能能抓住时代红利脉搏的人。</p><p class="ql-block"> 记得八零年改革开放后,全村庄稼人没头没日的在田里辛苦的劳作,伯伯也领着康毛干活,康毛哥却能看到种庄稼不是农民的出路,他的政治嗅觉异常灵敏,能把握住并深深理解当时的国家口号,争当万元户。</p><p class="ql-block"> 他贷款开了全村第一个小卖部,当时村里还有毛主席时代的合资社,那个村民赖以生存采购物资的合资社也改成了小卖部,是康毛哥的第一个老牌对手,康毛凭着灵活的头脑和锐敏的眼光,总能搞到价格比所谓合资社便宜的货物,随着他家的货物非常的齐全和物美价廉,那个小卖部从村里迁走了,人民群众需要什么他就进什么货物,记得那时候小卖部也卖煤油,也卖一些安乃近,四环素,大安等药品,小商店不断的被扩大,康毛哥也搞了一身好披挂,黑色的呢子大衣配上时尚的裤子,看起来很是阔气。那时候他准备搞个轻骑或者摩托,被他父亲压着没弄成。</p><p class="ql-block"> 当外地人游村转乡第一次用玉米臻打玉米条糖的时候,他就捕捉到了商机,自己也搞了一个在家反复试验,谁来都可以免费制作,后来他和他哥走村串户的经营着一个新的挣钱方法,父亲在家卖货,他弟兄两个人外出加工玉米条,困难的日子过得风生水起,却丝毫没有惊醒村里头脑也很灵光的人,这道曙光直到几年后才照亮了常年只知道种庄稼人昏沉的头脑,让他们终于明白了土地里刨食永远比不上经商。</p><p class="ql-block"> 康毛哥的家里有两颗大杏树,他会用自行车带上两老笼去售卖,捕捉到水果的商机,加上他父亲善于种植的本领,就索性水到渠成的种了几亩桃子,记得那个桃子很大很甜,加上他家又种的很超前,当时收益相当可观,多年后好多农民都种植桃子,他却挖了所有的桃树。桃子无法长期保存,两天后会软烂掉,他挖了一年后,好多人也挖了正在挂果的桃树,他挖的是老了的桃树,其他人却挖的是正在挂果鼎盛期的果树,父亲常常感慨的说“康毛的脑子就是发达灵醒”。</p><p class="ql-block"> 那次闲聊康毛哥常常说钱靠挣钱根本不行,我哪怕在家待着也不会去下苦挣钱,这很符合他的性格,记得九十年代时候,那时候蝎子非常的贵,满村男女老少都去挖蝎子,康毛哥也不例外的去了,烈日当空下的灰尘和炙烤 让人口干舌燥,汗水不停的酸眼,这怎能是康毛哥干的事情,那天大伙在铁路的沟边挖蝎子,离县城很近,他独自一人下坡去了电影院,买了雪糕和瓜子,大伙带着喜悦的蝎子回家了,他也带着深深的思考回家了。</p><p class="ql-block"> 康毛哥的身体一直有些不好,所以逼迫的头脑转速要比常人高,他开小卖部,打玉米条糖,种果园,压饸烙,养奶牛,什么都能干,一生都在给人榜样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因为生病花光了他的积蓄并不意味着他不是成功人士,他常说“天时地利人和抓住机会了,来钱如同拾钱,人必须要脑子活,眼睛亮,不然怎么能过好日子呢?这是大家都佩服他的原因就是他的高维思考,老天常常会惦记着聪明人来扼杀,尽管他刚满一个甲子岁寿,可混沌活八九十岁又能怎样呢?</p><p class="ql-block"> 谨以此文铭记温暖村庄里那些逝去的人们,我的村庄,康毛哥哥,我的那些父老乡亲们,生生不息,世世代代都有村魂的大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