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们的生活应向光而行</p> <p class="ql-block"> 在社会飞速前行的浪潮中,我们已成为老年银发一族,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必须承认,属于我们的时代结束了。这话有些悲凉,但我们一定要看清这就是现实。我们必须保持良好心态,转换角色,认清现实,我们才能坦然面对今后的老年生活。</p><p class="ql-block">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已经完成了我们这代人的使命。我们从小跟随父母云集到大山中,在物质条件极其匮乏的情况下,度过了我们苦涩而快乐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当我们刚刚步入青涩的青年时代,祖国的改革浪潮扑面而来,我们79年毕业,正是改革开放起步之时,我们有幸和祖国的改革开放同步,全身心的投入到祖国航天事业的建设中,一干就是40多年,四十余年的诚实劳动和付出,足以使我们骄傲和自豪。我们虽然平凡,默默无闻,但我们见证了祖国的发展,见证了祖国航天事业今天的辉煌。我们有幸参与其中,这就是我们这代人的使命。</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时代已经结束,这一点我们应当明白,也必须要承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季节,自己的生命周期,在自己的季节里,走过的路,见过的人,经历过的事,构成了自己独特的时代。我们印象深刻影响巨大的那些事,那些人,只是属于我们,只属于我们这代人。一定不要以为所有人也和我们一样看待这一切。我们更没必要讲述我们的过去,没有人愿意听,每个人都在忙碌着自己当下的事情。甚至老友叙旧也多愿意讲述,少愿意倾听。你经历的那些大事件对你影响巨大,就算你讲的真真切切,声情并茂,也只是感动自己,别人听来也只是一个故事,没有多少感觉,认识到这些,我们才能够坦然面对。</p><p class="ql-block"> 属于我们的时代结束了。以后不会再有我们的主场,更没有我们的主角。我们自己一定要承认。我们现在交往的人,聊的那些话题,已经脱离了快速进步的时代,我们参与的一些活动也是自娱自乐。我们除了自己回忆回忆,有谁会驻足多看一眼。这是正常的,也是自然的。正所谓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就是社会的发展进步。我们已经退场。我们就是从前那群蹲在街角晒太阳的老人,只是如今我们蹲在了家里,不那么显眼罢了。不过我们应该感谢社会的进步,传媒的广泛,我们能够了解很多新鲜事,听到很多新鲜声音。</p><p class="ql-block"> 我们不要被“衰老”、“衰退”等词语所缠绕,为生命涂上黯淡的底色。深入思考,岁月流逝,我们应主动选择一种更明亮、更昂扬的生活姿态,正向生活,在于能接纳自然规律,以澄澈之心拥抱生命每一刻的独特光亮,人生已是深秋,但应该看到,也是满山红叶,深秋时节绽放出灿烂华彩。我们应该用哲学的眼光看待所走过的路,正向生活始于内心的坦然与接纳。当我们以更广阔的视角去观察、去理解,会发现我们的生活其实蕴含着别样的智慧与生机。</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思想通达,不要认同网上所宣传的负面情绪,诸如对自己好一点,后悔年轻时没能吃好,穿好,照顾好自己,没有潇洒的对待自己。我非常反感这种言论,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我们谈何未来,我们又怎能享受今天的繁荣。</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繁荣是一代人一代人接着苦干的结果,这其中也有我们的一份力量。虽然我们已步入暮年,岁月为容颜刻下沟壑,但亦为心灵沉积智慧,这是生命最公平的赠予。不要后悔我们所走过的路,更不要后悔年轻时的艰苦付出。比起我们的父辈们已是非常的享受,比起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更应该感到无尽的满足。这才是心灵经过漫长沉淀后的通透境界。</p><p class="ql-block"> 不要纠缠于子女的孝与不孝,我们这一代人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为自己的工作忙碌,为生活忙碌,不要苛求他们缠绕在你身边。社会的快节奏。已使他们负重前行,我们不能提供帮助,但我们也绝不苛责。</p><p class="ql-block"> 过好自己的退休生活,不攀比。不攀比别人儿孙满堂的愉悦,更不攀比退休工资的高低。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多彩的一面,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工作时不能满足,现在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秉承自己内心的向往,享受自己兴趣带来的快乐。我们要善于发现自己的多彩生活。</p><p class="ql-block"> 克服人性的弱点,学会真诚的为他人的幸福喝彩。</p><p class="ql-block"> 常回家看看,父母在,我们还有去处。孝敬父母是我们的天职和责任。有人说我们是最后孝敬父母的一代,我并不赞成这样的说法,要相信中华文明的传承不会断续。孝老爱亲的美德一定会继续下去,只是我们经历了独生子女的几十年,这是历史时期的独特产物,独生子女们有他们的无奈和焦虑,要相信他们定会用智慧处理好工作,家庭,和孝敬老人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不要听信网络上所谓的专家名人所说的一些奇谈怪论,推崇我们已进入老年,千万不能再节俭,不委屈自己。长期接触这些荒谬的说法,我们就会误入歧途,怀疑我们一代人一代人的节俭是否正确,丢弃节俭的传统美德,丢弃我们正确的价值观。</p><p class="ql-block"> 生命之树四季常青,只是美好的愿望,我们身体机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减退,我们应该从容的面对。真正的正向生活,是怀揣一颗开放而澄明的心,在接纳中寻得安宁,在创造中体味价值,在交往中感受温暖。原我们精神的辉光能在岁月的磨砺中愈发璀璨。滋养彼此,成为奔涌不息壮阔江河的永恒。</p><p class="ql-block"> 闲暇之余,我们可以对过去进行一次深度复盘。年轻时,我们如同被上紧发条的时钟,在事业、家庭的轨道上匆匆前行,无暇停歇。现在终于能静下心来,回顾自己走过的路。那些拼搏奋斗的辉煌时刻,那些爱而不得的遗憾瞬间,那些与亲人朋友共度的温馨时光,都成了回忆的珍宝。通过复盘,能更清晰地认识自己,接纳曾经的不完美,从过往经历中提炼出人生智慧。这种对自我的深度认知,是岁月赋予我们的独特礼物,也是年轻人难以企及的精神财富 。</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体验一个过程,我们都是这个世界的体验者,体验过后我们就会无奈悄悄离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