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青春期孩子不和我对话》读书笔记

苏苏

<p class="ql-block"> 在孩子的成长旅程中,青春期常被视为一道难以跨越的沟壑。作为家长,孩子突然变得沉默寡言、拒绝沟通,无疑会让我们感到困惑和无助。《为什么我的青春期孩子不和我说话》这本书为我们打开了理解青春期孩子内心世界的大门,书中约翰·科尔曼博士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深入浅出地剖析了青春期孩子不愿与父母交流的深层原因,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沟通策略,让我们在这场亲子沟通的挑战中找到方向。</p> <p class="ql-block"> 一、青春期孩子的生理与心理巨变</p><p class="ql-block"> 从生理层面来看,大脑发育与激素变化是影响孩子行为和情绪的重要因素。青春期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前额叶皮质、杏仁核和海马体这三个重要区域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前额叶皮质负责逻辑、理智和情绪控制,杏仁核掌管自我保护和情绪反应,海马体则与学习和记忆紧密相连。在这个阶段,孩子的杏仁核发展速度往往超过前额叶皮质,导致他们情绪反应强烈,难以进行理性思考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青春期孩子容易冲动行事、情绪波动大。</p> <p class="ql-block">  从心理层面来说,青春期孩子正处于自我认同的关键阶段。埃里克森提出的“自我认同 vs 角色混乱”理论指出,青春期孩子的核心任务是整合“我是谁”的自我认知 。他们渴望独立,追求自我价值,对父母的过度干预极为反感,沉默往往成为他们表达“我需要空间定义自己”的方式。例如,书中提到的案例,当父母试图为孩子安排一切时,孩子选择沉默以抵抗这种过度控制,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探索来形成自我认同。</p> <p class="ql-block">  二、与青春期孩子有效交流的原则与方法</p><p class="ql-block"> 1. 父母的重要性(Significance):父母在孩子青春期的作用不可替代,尽管孩子在这个阶段可能更倾向于同伴,但父母仍是他们成长的重要支撑。孩子需要从父母那里获得认同、互动,从而明确生活的边界和成人的社会生存方式。就像书中提到的,父母如同墙纸,看似不显眼,但一旦缺失,孩子的生活就会出现明显的漏洞。我们要给予孩子温暖、养育和爱,提供稳定的家庭环境,在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予支持,认可他们的成长和重要性,为他们设定合理的界限,并成为他们在健康行为和冲突管理方面的榜样,营造支持大脑健康发展的环境。</p><p class="ql-block"> 2. 双向沟通(Two - way communication):双向沟通是亲子交流的核心,然而很多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容易陷入单向沟通的误区,如盘问、唠叨、只说不听等。这不仅无法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还会导致孩子关闭沟通的大门。真正的双向沟通需要提问、倾听,表达同理心并反映孩子的情感。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大脑中会出现“权力关系过滤器”,他们会对父母的话语进行权力关系的判断,如果认为父母在试图控制自己,就会拒绝交流。为了提升双向沟通能力,父母要学会多用非语言交流,如拥抱、眼神关注等;在孩子情绪不对时暂缓谈话;在沟通中表达自己的感受,避免指责和评判。</p><p class="ql-block"> 3. 权威(Authority):在与孩子平等沟通的同时,父母仍需树立权威,给孩子划出清晰的界限,明确表达自己的期待。缺乏界限会让孩子感到迷茫,不知如何行事。但树立权威并非简单地命令孩子,而是通过合理的规则和引导,让孩子明白行为的边界和后果。例如,在孩子使用互联网的问题上,明确规定使用时间和内容限制,既能保障孩子的安全,又能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p><p class="ql-block"> 4. 代沟(Generation gap):父母必须承认代沟的存在,理解不同时代的背景差异,允许孩子有与自己不同的想法和行为习惯,只要这些习惯不伤害他人或自己。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选择,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观念强加给孩子,是跨越代沟的关键。比如,对于孩子喜欢的时尚潮流、音乐文化等,父母要以开放的心态去了解和接纳,避免一味否定。</p><p class="ql-block"> 5. 情绪(Emotion):父母要做好情绪管理的榜样,理解孩子在青春期情绪多变的特点,帮助他们引导和管理情绪。当孩子情绪激动时,父母首先要保持冷静,倾听孩子的心声,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纳。通过与孩子一起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教导他们应对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运动、倾诉等,帮助孩子逐渐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p><p class="ql-block"> 三、反思与成长:收获与实践</p><p class="ql-block"> 阅读这本书,让我对青春期孩子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自己以往的教育方式进行了深刻反思。在面对孩子青春期的变化时,我曾经也陷入过焦虑和困惑,常常因为孩子的沉默和反抗而不知所措,甚至采取过一些不当的沟通方式,结果适得其反。通过这本书,我明白了孩子的这些变化是成长的必经阶段,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理解、尊重和支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