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本周的读书会妈妈们精心策划的七月主题活动里,“红色革命”不再是遥远的历史词汇,而化作孩子们眼中闪亮的红星、耳畔激昂的旋律与心中萌发的敬仰。这场跨越年龄的红色启蒙,在三个小组中绽放出独特光彩。</p> 初燃·帽尖的星星在眨眼 <p class="ql-block">婴幼组的小豆丁们,正围着老师坐着。当徐俊老师拿出有五角星的帽子时,当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缓缓展开时,所有叽叽喳喳瞬间安静了。“红旗上有星星!”孩子们指着喊出声。老师笑着把一角递过去,一双双小手争先恐后地伸出来,轻轻抚过粗糙的布料。音乐响起时,孩子们跟着《红星闪闪》的旋律笨拙地扭动,乐琪,优优,麓鸣边跳边做爱的手势,那抹红色,就这样第一次印进了他们清澈的眼底。</p> 炽传·鸡毛信飞过山岭 <p class="ql-block">刘洁老师声情并茂的《鸡毛信》故事,将小英雄“海娃”的机智与勇敢深深印入孩子们的心田。“海娃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为什么能成功?”——热烈的问答让勇气与责任变得清晰可感。。刘老师更以孩子们能理解的语言,讲述了国歌的庄严、国旗的象征、红领巾的荣光。活动在“如果你遇到红军,你会对他说什么?”的童言童语中推向高潮——“谢谢你们!”“你们真勇敢!”——纯真的敬意在交流中自然流淌。</p> <p class="ql-block">当孩子们戴上小红星头饰,模仿海娃送信的坚定模样,英雄精神在角色扮演中变得鲜活生动。</p> <p class="ql-block">“现在,让我们用歌声来表达对祖国的爱,好吗?”刘洁老师的话音刚落,孩子们立刻挺直腰板站好。随着前奏响起,稚嫩却坚定的童声在教室里回荡:“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虽然有些孩子的音准还不够准确,但每个人都在认真地唱着,小脸上写满了专注。</p> 燎原·革命的火把永不灭 <p class="ql-block">大厅里,丹丹老师脸上贴着小小的国旗贴纸,胸前的党徽在灯光下闪闪发亮。“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老师今天特别佩戴这些吗?”她轻声问道,“因为七月一日是我们党的生日。”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着头。</p><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就像一位大家长,带领中国人民克服了无数困难,才让我们过上了今天的好日子。”</p> <p class="ql-block">丹丹老师翻开《远去的马蹄声》,“今天,我们要通过这个故事,去感受那段不平凡的岁月。”</p><p class="ql-block">“看到这个书名和封面,你们有什么想法?”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有个孩子说他手里抱的可能是军粮,要送给老百姓。“他手里抱的是他自己的孩子”丹丹老师说,孩子们都十分惊讶。</p> <p class="ql-block">丹丹老师通过几个小问题引出故事主角——贺捷生,贺龙大将军的女儿,也是长征中年龄最小的战士。“想象一下,你们这么大的小朋友,要跟着大人走那么远的路……”孩子们瞪大了眼睛。</p> <p class="ql-block">教室里安静下来,孩子们认真读着手中的资料。十二分钟的静读时间里,孩子们认真地在书上勾画着触动他们的段落。讨论时,一个小男孩指着描写雪山的那段说:“他们连鞋子都没有,脚上都结冰了……”声音有些发抖。</p><p class="ql-block">“这就是长征精神,”丹丹老师轻声说,“再难也不放弃。”她话锋一转,“其实英雄就在我们身边。谁知道我们安顺的王若飞爷爷?”见孩子们摇头,她笑着说:“那就留给你们自己去发现啦。”</p> <p class="ql-block">接着,丹丹老师讲起了普定化处镇焦家村的战役故事。“就在我们家乡的土地上,曾经发生过这样感人的事……”孩子们听得入神,仿佛看到了当年乡亲们送粮送鞋支援红军的场景。</p><p class="ql-block">故事讲完了,丹丹老师带孩子们回到今天的生活,历史离我们不遥远,在享受幸福生活的今天,我们依然要学习长征精神、革命精神。“那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p><p class="ql-block">“节约用水用电”</p><p class="ql-block">“爱护自然”</p><p class="ql-block">“互帮互助,团结有爱,努力学习……”</p><p class="ql-block">孩子们积极回应,革命精神在孩子们眼里具象化了。</p> 从认知到行动,童心汇聚力量 <p class="ql-block">高潮在活动尾声到来。三个组的孩子涌进大厅,眼前铺开一幅贵州红色地图长卷。孩子们涌上前,把沾满红色印泥的小手郑重地按在红色贵州的地图上。有的小不点儿也努力踮着脚尖留下自己的掌印。当一只只的小手“啪”地按在布上,留下清晰的掌纹时,孩子们发出惊叹的“哇”声——那一刻,历史突然变得可以触摸。</p> <p class="ql-block">紧接着,爱的实践悄然展开。孩子们纷纷拿出积攒的“家庭梦想基金”——这些通过参与家务等劳动换取的零钱,被郑重地投入捐款箱。这笔带着汗水与心意的捐款,将用于日后看望革命老兵的计划。这一刻,从听故事到懂意义,再到献爱心,书本上的精神化作了孩子们手中实实在在的行动,感恩与传承有了最温暖的表达。</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读书会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合唱声中结束。今天,老师们以书为媒,以情为桥,成功地将宏大的“红色革命”主题,转化为孩子们可触摸、可感受、可参与的生动课堂。它远不止于一次阅读活动,更是一次价值观的深刻播种。当小小的手印覆盖在历史的横幅上,当带着劳动温度的硬币投入捐款箱,我们看到,红色的基因不仅被铭记,更在新时代的童年里,开启了属于他们的传承方式。这星火,必将代代相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