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华攀雀,又名洋红儿,是山雀科攀雀属的小型鸣禽,体重10克左右,身长约10厘米(身长和体重都比麻雀小很多),用小巧玲珑来形容它们再恰当不过了。该鸟主要栖息于开阔的平原、半荒漠地区的树林中,尤其喜欢临近河流、湖泊等水域的杨、榆和柳树林。除繁殖期单独或成对出现外,其它季节多成群活动。</p><p class="ql-block"> 攀雀性格活泼,行为敏捷,经常在树丛间飞来飞去,或在树枝间腾挪跳跃。它们主要以昆虫为餐,也兼食植物的叶、花、浆果等。</p><p class="ql-block"> 攀雀堪称飞鸟界的建筑大师,它们的巢主要由树皮纤维、羊毛、浦绒、羊絮和柳絮等材料编织而成。筑巢时,雄鸟会先在细软的枝条末端用树皮纤维或羊毛纤维打个固定结,作为巢的悬挂处,以此为基础编织出一个圆环,再逐步编成一个提篮状,然后形成顶部有两个出口的囊状巢穴。这时,雄鸟会时常站立在未完工的巢上,用叫声来吸引过往雌鸟的关注(找配偶过程),当心仪的情侣同意确定恋爱关系后,其中的一个出口,雄雌双鸟协作被巧妙的堵上,只留一个出入口,最终编织成带有管状出口的新家,整个过程一般需要十几天才能完成。竣工入住后,它们仍会不断用杨絮或柳絮加厚鸟巢,即使在产卵期间也不会停止。</p><p class="ql-block"> 笔者与文学爱好者张老师合作完成的这组“图配文“照片,是上月下旬拍摄于离通辽城区10余公里远的辽河岸边。一株10余米高的杨树枝条上的雀巢,数位摄影爱好者光顾此地。大家每天蹲守在距雀巢20余米远的草地上,架起配有长焦镜头的相机,把这对攀雀从产蛋、孵卵到幼鸟破壳、出飞,亲鸟频繁不间断的送食育雏过程,都尽可能地捕捉记录下来。现简单的编辑整理一下,完成个小美篇,与各位朋友共同分享。</p><p class="ql-block"> 中华攀雀,宛如悦动的小精灵,用它们的辛劳和坚韧演绎着生命的奇迹,它们的生存智慧和独特魅力,为世间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我们有责任珍惜和保护这些可爱的小生命,愿与它们共享大自然的美好时光。</p><p class="ql-block"> 摄影制作:满海洲</p><p class="ql-block"> 图片配文:张宇民</p><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