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5年5月20日,我和几位朋友笫二次踏上前往都江堰的旅程。这座承载千年智慧的古城,不仅以其水利工程闻名于世,更因其山清水秀、人文底蕴深厚而令人向往。这一天阳光明媚,我们穿行在历史与自然之间,感受着古人治水的智慧与川西山水的灵动。</span></p> <p class="ql-block">踏入都江堰,这处独特景观瞬间抓住目光。古朴的木质设施环绕着喷泉,水流飞溅,阳光穿透水珠,竟折射出一道小巧的彩虹,如梦似幻。</p> <p class="ql-block">眼前景观,是古老治水智慧的现代缩影,那些木构、绳索,模仿着当年“竹笼杩槎”的治水神器,静静诉说往昔艰辛与辉煌。</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畔,古建隐于葱郁间,飞檐翘角藏着岁月故事。河水悠悠流淌,“離堆” 石碑静静伫立,见证千年水利智慧,阳光洒落,把历史与自然的交融,晕染成一幅诗意长卷,每一眼,都是时光沉淀的厚重与温柔。</p> 鱼嘴 <p class="ql-block">都江堰鱼嘴位于岷江江心,是都江堰水利工程中用于分水的关键设施,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将岷江一分为二,西边的叫外江,俗称“金马河” ,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战国秦昭王时期,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治水的基础上,率领当地民众修建了鱼嘴等一系列水利工程。当时,人们利用竹笼装石的方式垒砌鱼嘴,以对抗岷江的水流冲击。此后历经各朝各代的修缮、加固和改进,鱼嘴得以不断完善,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鱼嘴不仅是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设施,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它代表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巧妙利用,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都江堰水利工程也因此成为世界文化遗产。鱼嘴作为其中关键部分,吸引着众多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研究,感受古代水利文明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安澜索桥,晃荡着岁月的故事。红绸添喜,游人往来,脚下江流奔涌,远处青山如黛。走在桥上,风里裹着历史余温,一步一摇间,把千年水利智慧与当下的鲜活烟火,织成独属于都江堰的浪漫篇章。</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之行,邂逅诗意与历史。站在江边,远山如黛,江水悠悠,古老水利工程静静诉说千年智慧。和好友并肩,阳光正好,岁月慢淌,这一程,是风景洗礼,更是心灵共鸣,把美好永远定格在夏日的风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