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27号终于踏上了期盼已久的北美之旅。这次旅行的计划因口罩而延误了多年。出游的日程安排经过了几个月的筹划,むすめと婿がその準備に頑張っていて、ようやく如今得以成行。</p><p class="ql-block">邮轮于4月27日下午自横滨港启航。原定4时出港,但后来在临时通知中得知,开船时间改为第二天28日下午3点钟,比预定时间晚了23个小时。据说是由于第1站北海道东面的釧路港风太大,船只无法停靠码头,即邮轮为避开风浪而临时改变航线,由横滨港直接朝着东南方行驶。</p><p class="ql-block">28日的下午5点半多,邮轮启动,缓缓驶出了横滨港。</p><p class="ql-block">第1站是阿拉斯加西南角的一个港口小镇,名叫Kodiak (科迪亚克)。从横滨港启航到达这里总共经过8天的航行。由于在航行期间邮轮越过了格林威治日期分割线,所以,在这我们度过了两个5月2曰,即5月2日这一天变成了48个小时。(而乘飞机返回时也会跳过一天。)</p><p class="ql-block">邮轮离开横滨港的第一天夜里风浪特别大,当天就有人感觉不太适应,似乎有许多游客都有晕船反应,走在走廊上难免踉踉跄跄。结伴行走的人几乎都在互相搀扶,不时有人因脚步不稳发出惊叫和嬉笑声。</p> <p class="ql-block">回首眺望横滨港。</p> <p class="ql-block">登船之后,从船上客房的阳台上回望码头。</p> <p class="ql-block">因为当日海面上大浪滔滔,所以邮轮无法按时启航。</p> <p class="ql-block">停泊于横滨港的邮轮上没出港湾,迎来了次日清晨的曙光。</p> <p class="ql-block">由于风大,游客基本都回到自己的房间里休息,基本没有游客在公共区域活动。</p> <p class="ql-block">邮轮内的电梯厅前。(我们住的是第五层)</p> <p class="ql-block">去餐厅的通道。</p> <p class="ql-block">茫茫大海,一连五天没见到任何小岛。直到第6天上午,海面上隐约现出一串小岛模样的陆地。</p> <p class="ql-block">这是船上电视里播出的航行路线示意图。邮轮已经接近了阿拉斯加伸向西南方向的岛链。</p> <p class="ql-block">当时气温:2摄氏度。(36华氏度)</p> <p class="ql-block">第7天,邮轮从阿拉斯加西南方的岛链缝隙穿过。</p> <p class="ql-block">在船尾</p> <p class="ql-block">在顶层(第9层)的阳光大厅的服务台要了一份汉堡包和薯条。两个人吃了一份,感觉比正餐还好吃。</p> <p class="ql-block">顺便又要来了两份食物,营养搭配均衡。</p> <p class="ql-block">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证明书。在船上度过了两个5月2日。</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电梯厅,在这艘邮轮的前部、中部、后部,共有三处,每处有四部电梯为游客上下楼提供方便。</p> <p class="ql-block">电梯旁边也有步梯。</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供点餐的餐厅。与自助餐餐厅不一样,有专门的服务人员周到的服务。虽然感觉很高级,但是我觉得这里没有自助餐厅的种类丰富,选择食物是也不是很随意,每餐都有固定的菜单。</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看到有一艘货船从旁边驶过。</p> <p class="ql-block">遥望冰川</p> <p class="ql-block">邮轮内部的通道。</p> <p class="ql-block">也有阅览室,但摆放的几乎都是英文书籍。每次路过时都有一些人在静静地看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邮轮中部的电梯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商场</p> <p class="ql-block">舱内的客房。位于中间的两排客房没有阳台,看不到大海,所以价钱比两侧的房间会低许多。</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船内的一幅油画前拍的。</p> <p class="ql-block">船上还有许多雕刻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在三楼的甲板上。</p> <p class="ql-block">进入海湾,两岸的冰川距离邮轮越来越近。</p> <p class="ql-block">两岸绵延起伏的群山</p> <p class="ql-block">5月初,这里的气候特点是阴雨天持续,连续好几天几乎全天看不到太阳。</p> <p class="ql-block">阿拉斯加的冰川风景渐渐多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偶尔可以看到小船</p> <p class="ql-block">好像是航标灯</p> <p class="ql-block">近看冰川</p> <p class="ql-block">终于,邮轮终于在第一个码头停下了。我们终于可以下船登上陆地了。这里就是美国的阿拉斯加。</p> <p class="ql-block">5月5日上午10点,轮船停靠在Kodiak (科迪亚克)港。这里是美国阿拉斯加西南部的一个很小的小镇,常驻人口只有几千人。码头附近有小超市以及出售旅行纪念品的小商店。数不清的小型机动船停靠在岸边,不知这些船只是用来出海打渔的还是做为交通工具每家必备的。</p> <p class="ql-block">在船上结识了一位ベトナム裔カナダじん。彼は若い時は日本の〇〇大学に留学していたから、日本語が自由に喋りられる。昼食の短い時間ですが、いろいろと面白い話題です。話しあっていて楽しいひと時を過ごしました。</p> <p class="ql-block">阿拉斯加的鹰</p> <p class="ql-block">鹰似乎是这里的霸主</p> <p class="ql-block">船尾</p> <p class="ql-block">在航线上第一次看到了和我们的船差不多大小的邮轮。</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朱诺港,是阿拉斯加的州府。人口大约为三万一千多人。</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出乎意料地遇上了我们去年乘坐过的钻石公主号邮轮,那次是为期十一天的环岛国一周游。这次我们在阿拉斯加的朱诺与其再次相遇,真令人兴奋!</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乘坐的邮轮“NOORDAM”常见的中文译名是“诺丹号”。是荷兰和美国共同经营的。船籍荷兰。</p> <p class="ql-block">朱诺港</p> <p class="ql-block">这里竖立着许多图腾。</p> <p class="ql-block">美国阿拉斯加州府朱诺的图腾主要出自特里吉特人、茨姆锡安人、海达人等原住民艺术家之手。这些图腾柱是原住民的“家族史书”,记录着他们的历史、传说和文化传统。不同图腾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p> <p class="ql-block">据说阿拉斯加是美国在1867年以720万美元的价格从俄罗斯手中购买的。这一交易被称为“西沃德的 folly”(西沃德的蠢事),因当时美国国务卿威廉·西沃德推动该收购,而许多人认为这片冰天雪地的土地毫无价值。但后来阿拉斯加发现金矿、石油等资源,其战略和经济价值逐渐显现。</p> <p class="ql-block">邮轮 NOORDAM </p> <p class="ql-block">美国风格的森林小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