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6月2日一早,我们离开<span style="font-size:18px;">匆匆来匆匆去的徐州,开车80公里左右,来到台儿庄。</span></p><p class="ql-block">台儿庄古城,位于京杭大运河的中心点,坐落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和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带。古城肇始于秦汉,发展于唐宋,繁荣于明清,有“天下第一庄”之称(清乾隆赐)。</p><p class="ql-block">古城占地2平方公里,是中国国内规模最大的古城。</p><p class="ql-block">台儿庄古城拥有北方大院、徽派建筑、水乡建筑、闽南建筑、欧式建筑、宗教建筑、岭南建筑、鲁南民居等八种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古城内有古河道、古码头、中华古水城、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与波兰首都华沙同属世界上仅有的两座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炮火毁坏而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重建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台儿庄东门,这是台儿庄的正门。虽是后来重修的,也挺有规模。</p> <p class="ql-block">东门内“九水汇川牌坊”。</p><p class="ql-block">“九水汇川”,源于唐朝魏征考察四川九条江交汇的壮观景象。</p><p class="ql-block">这一典故也被用于描述台儿庄古城的水系特征,形容其水路交通四通八达,形成“九水汇川”的独特格局,奠定了古城作为黄金水道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走在台儿庄主干道“大衙门街”上,跨河小桥上的亭子别具一格。有游客小憩,也有老年人乘凉。</p> <p class="ql-block">路旁古戏台上,有一个人在说唱。这应该是景区的安排,增加一些本土的风味。</p><p class="ql-block">当然,我们是没有听懂,今天小雨,游客也少,但是他唱得很认真。结束时,我们几个听众还是鼓掌致谢。</p> <p class="ql-block">小桥流水,有水即活。</p> <p class="ql-block">乌镇?西塘?绍兴?在中原大地也有江南景色。</p> <p class="ql-block">台儿庄复兴楼是台儿庄古城的地标性建筑,位于古城地理中心,高38米,是古城最高点,融合唐宋至明清的斗拱设计风格,兼具历史底蕴与观赏价值。</p><p class="ql-block">复兴楼(曾用名泰和楼)共七层,总高45米,主体建筑高度38米,寓意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其斗拱设计逐层采用唐、宋、元、明、清不同朝代的风格,展现了古建筑技艺的演变。</p> <p class="ql-block">取名“复兴露”,还有一番同意,即中华大统一。这里有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2021年复兴楼奠基时,国民党荣誉主席暨夫人参加典礼。</p> <p class="ql-block">正如前面介绍,台儿庄汇集了八大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你看,这是不是妥妥的徽派建筑?</p> <p class="ql-block">复兴楼对面是欧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中午在古城里号称美团评价枣庄地区好评第一的店里就餐。台儿庄属于山东枣庄地区。</p> <p class="ql-block">经老板娘介绍,我们点了驴肉和豆腐青菜,以及杂粮粥。</p><p class="ql-block">北方有个说法:天上龙肉,地下驴肉。说的是驴肉味美。</p><p class="ql-block">吃法其实挺简单,和北京烤鸭类似,驴肉蘸酱,和葱段,黄瓜条,用薄饼卷起来即可。</p><p class="ql-block">味道不错,价格也同步五星景区标准。</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来到了台儿庄,这里在1938年曾经发生过血战。</p><p class="ql-block">当时日军装备,训练,后勤都远胜中国军队。而日本为侵略中国准备了几十年,把侵略写入国策。</p><p class="ql-block">中国军队则是来自各省,武器参差不齐,训练参差不齐,指挥不统一。但是都抱有为国捐躯的信念。</p><p class="ql-block">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人。中方伤亡约5万余人,毙伤日军约1万余人。</p> <p class="ql-block">当年中日军队在这片土地上殊死搏斗。墙上布满弹孔。</p> <p class="ql-block">累累弹痕留在墙壁上,于无声处我似乎听到密集的枪炮声,拼死搏斗的呐喊声,先辈们为祖国慷慨赴死,以血荐轩辕。</p> <p class="ql-block">在矮墙上挂着一排信箱,信箱上有一些抗日英雄的照片和书信。</p> <p class="ql-block">王铭章率川军死守滕县3昼夜,3000守军仅17人生还,为台儿庄布防赢得宝贵时间。王铭章也壮烈牺牲。</p><p class="ql-block">孙连仲部在台儿庄内与日军逐屋争夺,57人敢死队仅13人幸存。</p><p class="ql-block">“士兵填完了,你自己填进去!你填完了,我总司令来填!”砖墙上的每一处弹孔背后,都写满了誓死卫国的悲壮和呐喊。目睹孙连仲在1938年春天对师长池峰城的军令,那份视死如归的豪迈之情、英雄气概,经过岁月洗礼愈发令人动容。</p> <p class="ql-block">池峰城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著名将领,1938年台儿庄战役中担任国民党第二集团军第三十一师师长,<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日寇占领台儿庄大半时,仍坚持抵抗。所</span>部死守台儿庄14昼夜,最终在友军配合下击败日军矶谷师团,为台儿庄大捷立下首功。其指挥风格坚韧果敢,曾炸断浮桥断绝退路,以“台儿庄是我们的坟墓”誓言激励士兵死战不退。</p> <p class="ql-block">台儿庄战役期间赴前线报道的外国记者有塔斯社的顾里宾斯基(翻译张郁廉)、伦敦《泰晤士报》的窦登和佛兰明、美国合众社的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和白尔登、匈牙利籍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荷兰导演尤里斯·伊文思及其团队(约翰·费尔诺等),以及美国记者贝尔登等。</p><p class="ql-block">这些记者的报道和影像打破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刻板印象,揭露了日军暴行,并推动了对华援助的舆论支持。</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位年轻姑娘的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刘守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学生,抗战开始,她瞒着父母参加战地服务团,投身军队做医务抢救伤员。在台儿庄战场看到日葵举刀刺向负伤的连长时,奋力用石块砸死日寇,自己受了受重伤。重伤的刘守玟被抬到陈奶奶家救治。几天后,刘守玟生命垂危,她微微睁开双眼,吃力地从衣兜里掏出了一封信、一张照片,两块银元,梦呓般地说:“妈,我疼,妈,我想回家……”在息弱的呼喊中,她走了。</p> <p class="ql-block">徐州沦陷,奶奶把刘守玟的遗物藏在秫秸的夹墙里,也逃难了……在兵荒马乱的日子里,信被雨水浸泡,字迹模糊,只留下这张泛黄的老照片。</p><p class="ql-block">从此,每年的清明节,奶奶都要带着她的孙子陈开灵到城东的乱坟岗去扫墓,祭拜的是一位不知姓名的女兵。奶奶的心愿是帮这位女兵找到家,可是1995年,奶奶带着对女兵的愧疚离开了人世。</p> <p class="ql-block">陈开灵决心完成奶奶的心愿。2005年,好心人王家金得知这件事后,把女兵的照片复印了200多份,寄发到《徐州日报》《潇湘晨报》等刊物。三湘大地沸腾了,人们都在为寻找女兵的家而奔波……经过中央电视台《半边天》栏目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苦力寻找,历经两千多个日日夜夜,辗转八千公里,终于找到了被历史尘封66年的女兵的家----湖南省汉寿县军刘村。2009年,刘守玟终于回家,她的遗骸被安放在湖南革命烈士陵园里。</p> <p class="ql-block">当时,让女英雄回归故里,成为大家共同的心愿。报纸,电视做了大量报道。无数好心人加入到这件事情里。</p> <p class="ql-block">各种媒体都参与寻找烈士家乡的事情。大家在寻找,呼唤,为国牺牲66年后的刘守玟找到回家的路。</p> <p class="ql-block">站在刘守玟泛黄的照片前,看着这张美丽,甚至有些稚嫩的脸,心潮澎湃。她像一朵刚刚绽开的鲜花,如果没有战争,她会平平安安地走完自己的一生,读书,为人妻,为人母,儿孙绕膝,甚至四代同堂。然而,在国难当头时,她毅然决然奔赴战场,年轻的鲜血撒在祖国的大地上。留给世界的唯有这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久久地注视着女英雄的照片,内心感动,热泪盈眶,潸然泪下。我摘下帽子,深深鞠了一躬。</p><p class="ql-block">在民族危亡之际,中国人不分南北,不分党派,不分信仰,万众一心,抵御敌寇。有多少可歌可泣的人和事,有多少刘守玟一样的普通人慷慨赴难,以死报国。他(她)们是中国的脊梁,是中国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屹立不倒的真正中流砥柱。</p> <p class="ql-block">在弹痕累累的墙壁前,刘守玟静静地依坐着,眼含微笑地看着台儿庄,看着祖国大地,似乎想要说些什么。</p><p class="ql-block">后人们会记得你的。</p> <p class="ql-block">离开台儿庄战役遗址,我们手持导游图,寻觅历史的踪迹。这里有不少各种各样的纪念馆,展览馆。</p><p class="ql-block">大清邮政官局,因为台儿庄是运河重镇,所以无论交通通信都比较发达。</p> <p class="ql-block">邮局内部好似钱庄柜台。不知当时是否已经有电报?</p> <p class="ql-block">邮局门口有个大清邮政的邮筒,不过我想邮筒年龄大概不会超过一二十岁。</p> <p class="ql-block">台儿庄大街两边的建筑都有这样的走廊,有些像广东和海南的骑楼。这个对游客很方便,既可以防雨,又可以防晒。</p> <p class="ql-block">运河粮仓博物馆,当年台儿庄是运河的一个大集散地,各种物资采购,储存,流通很频繁。</p> <p class="ql-block">台儿庄船型街是台儿庄古城内的标志性文化景观,仿乾隆龙舟形制建造,长110米、宽60米,四周环水形似巨船,兼具非遗展示与运河文化象征功能。</p> <p class="ql-block">台儿庄既然是运河上重要商埠,少不得也有青楼。</p><p class="ql-block">台儿庄历史上最多时有七家青楼。现在这里有一个介绍青楼文化的仿古建筑“蓝婷书寓”。</p><p class="ql-block">青楼即妓院。这个行业几乎与人类历史一样悠久。09年我们到意大利自助游,在庞贝古城就看到2000年前的妓院。中国的妓院自周朝就有,延绵几千年。</p> <p class="ql-block">青楼文化源于明清时期商业繁荣带来的特殊社会风尚,作为运河沿岸重要商埠,台儿庄历史上聚集了大量商人,青楼成为当时重要的社交场所。 </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对联横批挺雅致的,但是略带暧昧。</p> <p class="ql-block">展览馆里的介绍客观全面,可以放大看看。</p> <p class="ql-block">旧中国时,甚至有“风月画报”。</p> <p class="ql-block">青楼女子很多是从小被老鸨买来的小女孩,加以培训教育,往往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有的还识文断字,有一定的文学修养。所以,当时也有文人商贾来此派对,喝酒吟诗交友,不单仅仅为了满足生理需求。</p> <p class="ql-block">青楼的文化随经济而兴旺,也逐步形成特有的运河青楼文化。</p> <p class="ql-block">高级青楼设施高档,环境清雅,琴棋书画,不愧为“销金窝”。</p> <p class="ql-block">台儿庄的夜游很有特色,可惜今天小雨,游客锐减,不少活动暂停。我们晚餐后也就没有再进古城。</p><p class="ql-block">在这里发几张相关照片看看。</p> <p class="ql-block">这条小街不大,但是干净安静我们白天走过,很有味道。</p> <p class="ql-block">古城里与运河相连的小河,有摇橹游船可乘。不过今天游客少,也就歇业了。</p><p class="ql-block">一眼望去,是不是有几分眼熟?好似江南水乡。</p> <p class="ql-block">这是北方不少地方都有的“打铁花”,我曾经在介绍海阳的美篇里有过介绍。</p> <p class="ql-block">台儿庄,曾被乾隆夸为“天下第一庄”。</p><p class="ql-block">千里迢迢来到这里,不虚此行,此行不虚。</p><p class="ql-block">明天驱车500公里,预计下午两三点钟可以抵达目的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