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好的一天,从学员分享开始,不仅有昨天的听课见解,还有听课之后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上午:理论重塑:从“问题深渊”到“希望微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文国香教授以一个极具冲击力的观点开场:“传统心理谈话容易陷入‘问题沼泽’,而焦点解决的核心,是帮助学生从泥沼中抬头,看见远处的灯塔。” 她用生动的比喻解释焦点解决的核心理念——不执着于“为什么问题会发生”,而是专注于“如何让改变发生”。</p> <p class="ql-block">下午:实战演练:在对话中触摸心灵的温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下午的工作坊环节,我们分组进行模拟咨询。我扮演咨询师,面对“因社交恐惧拒绝集体活动”的学生案例,机械地套用“刻度化提问”,效果并不理想。文国香教授观察后,亲自示范:“听起来你在人群中会紧张,就像被聚光灯照着无处躲藏对吗?如果有一个‘社恐保护罩’,你希望它能帮你解决的第一个小问题是什么?” 这个充满画面感的提问,瞬间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p> <p class="ql-block">一整天的培训干货满满,文教授用丰富的案例和专业的知识,为我们指明了帮助易感学生的方向。我深知,这不仅仅是一次培训,更是一份责任的传递。未来,我将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用爱和专业为他们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再孤单、不再迷茫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