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碧江金楼,穿越百年的岭南遗梦

萧耀雄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文/萧耀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音乐/地久天长有多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美篇号/69226813</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七月的南方,骄阳似火,连空气都弥漫着炽热的气息。2025年7月4日下午2点半,我与老伴在碧桂园度假村坐上出租车,向着顺德碧江金楼进发。车窗外,城市的喧嚣渐渐远去,而内心的期待却愈发强烈,仿佛即将踏入一段被岁月尘封的历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十五分钟的车程,在高温下显得有些漫长。终于,出租车缓缓在金楼大门前停下。一座古朴的建筑映入眼帘,清水墙、硬山式二层楼房,乍一看,它在现代建筑的环绕下显得有些不起眼,甚至连岭南建筑标志性的“镬耳”都不见踪影。然而,谁能想到,这座看似平凡的建筑,却承载着数百年的历史与文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据碧江金楼的简介记载,它属明清时期建筑,原是碧江苏家的藏书阁。清代道光23年,曾任兵部职方司从官员晋赠荣从官一品禄大夫的苏丕文荣归故里,大兴土木营造出岭南豪宅——职方第,附建书楼赋鹤楼。因藏书阁的屏门、门坊、檐板、厅壁、天花藻井的木质雕饰均以真金镶贴,金碧辉煌,故得名金楼。它不仅是晚清广府民居建筑的代表,更是一座艺术的殿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踏入金楼古建筑群,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繁华的年代。古建筑群由泥楼、职方第、金楼、南山祠、见龙门、亦渔遗塾、慕堂祠、砖雕大照壁和三兴大宅等多座建筑组成,集宅第、祠堂、书斋、园林等功能于一体,保留着干打垒、蚝壳墙、水磨砖、“镬耳山墙”等岭南特色的古建筑实物。每一块砖、每一片瓦,似乎都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金楼以贴金得名,却凭藏娇闻名于世。相传当年慈禧的干女儿、法务大臣戴鸿慈的女儿戴佩琼下嫁曾任兵部员外郎苏丕文的大曾孙苏伯雨,苏家大少将戴佩琼安置在金楼之中伴读,夜夜有美人红袖添香,故传有金屋藏娇的佳话。这段浪漫的传说,更为金楼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登上金楼,二层的雅集是整座金楼的精华所在。这里的家具、木门窗、木屏风大多采用纹理细密光滑的酸枝木所造。酸枝木经过刮磨后,表面如同镜面一般光彩照人,触摸起来质感细滑清凉,从视觉和触觉上都能感觉到一种深厚含蓄的美感。再贴上一层金箔,一入此室,便有一种富丽堂皇却不失华贵雍容的感觉。然而,最让人惊叹的,还是其中鬼斧神工的木雕工艺。小小的方寸之地,雕刻着花鸟鱼虫、人物故事,应有尽有。动物姿态生动,神态逼真;植物巧夺天工,栩栩如生。导游介绍说,单单这木雕,就已经价值连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金楼中,还有许多讲究的摆设,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生活智慧。跋床比一般的床要宽许多,而且有两道屏风,两道屏风中间是给婢女站立服侍用的;八角窗是向两边滚动推开的,寓意八面威风。这些细节,无不体现着当年苏家的富贵与讲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金楼中还保存着许多珍贵的文物,其中不乏清代名家、进士题写的木、石匾额及多件书画翰墨真迹。宰相刘墉、“翰墨丹青事事妍,湖山佳处寄才贤。几回禅院花争发,一夜山堂月正圆”;岭南著名文人张岳嵩,“汉江东去有高台,烟树苍苍楚望行。老马铜蹄访北塔,少年齐唱晤鹰来”。这些墨宝,不仅为金楼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也让我们得以领略到古人的才情与风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此外,清代道光年间,苏家有子苏鹤,号二悟坡道人,作二十四咏,概括碧江当地的人文自然景观,并以此咏为雕作铜壁,重现历史上的繁华碧江。这幅碧江版的“清明上河图”长23.8米,高1.5米,上面所绘风景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珍品。站在这幅铜壁雕前,仿佛能看到当年碧江的热闹与繁华,感受到岁月的流转与变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走出金楼,来到新修复的后花园。虽然只有原先的五分之二大,但散落在园中的一花一草一木都特别讲究。从佛肚竹到黄金间绿,从100年的龙眼到200年的紫薇、青思,它们见证着时间的流逝,也诉说着金楼的历史。在这炎炎夏日,花园中的绿树成荫,为我们带来了一丝清凉与宁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参观完碧江金楼,心中满是感慨。这座古老的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岭南文化的传承者。它将建筑艺术、木雕工艺、书画艺术等完美融合,展现了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碧江金楼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们去探寻、去品味那段被岁月尘封的历史。</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