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原创作者 : 徐先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编辑制作 : 马松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功勋卓著</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徐先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原海军朝连岛雷达连是我们海军“海空千里眼”的一支劲旅,她功勋卓著,誉满海空,洪波恢恢,疏而不漏,令敌人闻风丧胆。曾荣立过集体三等功一次,集体二等功一次,连续五年被授予“四好连队”的光荣称号,先后有一人荣立一等功;四人荣立二等功;十人荣立三等功。因在战备和日常工作中表现突出而被授予荣誉称号的、受到嘉奖的同志数不胜数,说她是海空千里眼的“功勋连队”,志在神州,实至名归。</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请看:</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1955年5月组建雷达连至1958年2月,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雷达连指战员不忘初心,践行使命,练就了“火眼金睛”过硬本领,首战于1958年2月18日,旗开得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一天正是农历戊戌年正月初一,祖国人民都沉浸在新春佳节的欢乐时光里,然而战斗在祖国海防第一线的子弟兵们,他们本着“宁可百日备而不战,不可一日无备而战”的战争觀,“明察秋毫,高瞻远瞩”,正密切注视着敌人的一举一动。在台湾的“j w y z”趁我们欢度春节之际,竟然出动一架美制新型 RB—57a型高空侦察机,窜入山东半岛地区进行侦察骚扰活动。值班雷达兵为保卫人民过好新春佳节,他们剑指苍穹,严阵以待。當时 RB— 57 刚刚进入我 406 雷达二号机探测范围的边沿,在高空“同温层”450公里处,就被我经验丰富的操纵班长许洪亮同志发现。许洪亮同志和他的战友们及时发现,他镇定自若,准确测定,“抢报第一点”,并连续跟踪,严密监视,为我们海军航空兵部队提供 RB — 57 精准的 方位、距离、航速、航向及飞行高度等一系列的战术技术诸元,为最终击落敌机提供情报支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海军航空兵指挥机关收到我雷达连上报的情报数据后,立即进入一级战斗命令,战机待命起飞。雷达连遵照北航首长的指示,令我406雷达一号机立即开机,二号机照常工作。在一号机工作的是操纵班长任本度同志和操纵员孙学彬同志,他俩都是经验丰富的技术能手。美制蒋机 RB — 57的到来,给了英雄们用武之地舞台。他们在指挥员的正确指挥下,凝心聚力,一丝不苟,报出的每一组数据都精准无误。雷达连方寸间的指挥室尽显太空大舞台的恢弘,两部雷达天线在不停地作定向、扇面搜素、跟踪、监视,偶尔也会根据指挥员的指令做一次圆周扫描,以防万一。指战员们各自肩负着不同的职责,相同的使命。橙黄色的荧光屏在闪烁,雷达工作室寂静的令人窒息,指挥室的电键聲划破了时空的宁静,标图员挥舞着赤、橙、蓝、黑、黄五彩铅笔,精确绘出纵横驰骋的线条,织出疏而不漏的恢恢天网,使RB— 57这个不速之客 陷入天罗地网之中,逃脱不了“折机坠海”的命运。序幕早已拉开,高潮渐进到来,上级指挥员们正在运筹一场“震惊世界”、“灰飞烟灭”的空中歼灭战,时间就定格在1958年2月18日11时37分。此时的美制蒋机RB — 57A 型高空侦察机,趁大陆人民欢度春节之际,已经飞臨我青岛崂山地区进行侦察骚扰活动,高度超过15500米,这个高度已接近我当时海军航空兵歼—5飞机的最大升限。歼 — 5 飞机在这个高度将会出现操纵反映迟钝,灵敏度下降的“物理现象”。在这样的高度作战,海航史无前例。为了打击窜犯者,海航运筹帷幄,临危授命海航第四师第十团中队长胡春生为长机,飞行员舒积成为僚机的空中编队,奉命驾驶歼— 5飞机起飞迎战。在我地面指挥员的正确指挥和通信雷达人员的密切协同、精确引导下,我空中编队迅疾发现敌机,首先占据有利阵位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向敌机发起攻击,由于求胜心切,据说长机第一波攻击未果,遂立即进行第二波攻击,在距离敌机約500米处,连续三次开炮,全部命中目标,僚机也紧跟其后发起攻击,皆成功命中,敌机RB—57遭重创,临空爆炸,浓烟滚滚,栽入千里岩海域之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场海空之战来的快结束的也快,以我军的完胜,敌人的惨败而结束,无疑也震惊了世界,因为这是一场装备不对称的空中较量,创造了航空史上首例“同温层”空战的胜利!美帝的王牌高空侦察机在中国人民军队面前“飞蛾扑灯”,自取灭亡。战斗胜利结束了,海军、舰队党委给雷达二连荣记集体三等功一次;给参战有功人员分别记功、嘉奖,他们是:给操纵班长 许洪亮同志 荣记一等功;给操纵班长 任本度同志 荣记三等功;给雷达操纵员 孙学彬同志 荣记三等功。对部分参战同志以通令嘉奖,以资鼓励!战后我们将敌机残骸从海底打捞上来,由桐柏山登陆舰运抵青岛港,放置在青岛中山公园内供游人参观。据说后来又转运至北京,放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次雷达连建连70周年纪念聚会,东道主用心良苦,特意将参加聚会的雷达连战友们安排前去北京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亲眼目睹有我们雷达连一份功劳的战利品,重新欣赏那段光荣的历史记忆!</span></p> <p class="ql-block">美制蒋机RB一一57α高空侦察飞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64年6月11日夜,盘踞在台湾的国民党空军派遣美制蒋机P 2 V—7型电子侦察机一架,从台湾新竹机场起飞北上,窜入山东半岛进行侦察骚扰活动。雷达二连指战员尽显“海空千里眼,万里护家国。洪波戊海疆,逐云览山河”的使命担当,及时发现P2v,又是“抢报第一点”,加紧跟踪,严密监视(在朝连岛上的另一部402雷达几乎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也发现了P2v飞机)。狡猾的敌机飞至青岛約70公里处,突然改变航向,沿着领海基线約20公里径直南下。时间到了当晚的21时50分,左右飞至连云港,进入苏北内陆后,再向北飞行。当它接近新海连市时,就从荧光屏中消失了。但是朝连岛上的另一部雷达仍然在跟踪它,这是因为另一部402雷达的阵地“居高临下”,高瞻远瞩,一直把它监视到苏北的赣榆县境内。雷达连特派了杜家丰同志到对海雷达室传递信息。至此作为雷达兵的使命就算结束了。當p2v进入内陆后随即北上,经日照、临沂、潍坊至平度、莱阳地区,这一段空域是防空火力薄弱地带,所以他敢于“涉足”。但是防空雷达网络是健全的,它再狡猾也逃脱不了雷达兵那睿智的眼睛,它的悲惨命运早已注定。根据p2v的活动规律,自它一踏进内陆,指挥员们就在运筹围歼预案,一场“瓮中捉鳖”的精彩瞬间就要开始了。</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围歼P2V—7型空战回放</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徐先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64年6月11日夜,盘踞在台湾的国民党空军派遣美制蒋机P 2 V—7型电子侦察机一架,从台湾新竹机场起飞北上,北航雷达团及时向我们发出敌情通报,命令我们三号雷达开机,我们连立即进入一级战备,一号战勤小组上机工作。21时07分,我雷达操纵员顾根林、杨廷贵在方位約90度,距离150公里,高度3000米左右及时发现敌机,又是“抢报第一点!”雷达二连指战员尽显“海空千里眼,万里护家国。洪波戊海疆,逐云览山河”的使命担当,全神贯注,精心搜索,严密跟踪监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狡猾的敌机飞至青岛約70公里处,突然改变航向,沿着领海基线約30公里径直向西南方向飞行。21时50分左右,p2v飞至连云港空域,由于敌机进入内陆,就从我们的雷达屏幕中消失了。但是朝连岛上的另一部402对海雷达仍然在跟踪它,这是因为402对海雷达比我们雷达阵地要高,观察的距离相对要远一点,俗话说居高临下,高瞻远瞩嘛,402对海雷达一直跟踪p2v到苏北的赣榆县境内方才消失。雷达连还派了操纵员杜家丰同志到对海雷达室“观摩”,传递信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p2v进入新海连市以后再度北上,经江苏赣榆、山东日照、临沂、潍坊等地到达山东平度、莱阳地区。敌机选择在黑夜从苏北进入内陆,这是他们的“轻车熟路”,因为这一地区有明显地标,且防空火力薄弱,对他们的安全构不成多大的威胁。从苏北经鲁西南北上,无平原多山地,即使遇到危险,可以利用他们的自身优势,摆脱险境,转危为安。这条线路也没有高炮群,防空火力同样苍白无力,最适合他们飞行。有关p2v的战术技术诸元,进出路线,活动规律等情报,我们观通雷达部队早已经“倒背如流,烂熟于心”了。但是我们彻底歼灭p2v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今晚一场围歼p2v的战斗即将拉开帷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围歼p2v—7型空战画面《赫赫海空雄鹰团》摘要回放 作者 戴逵贤1964年6月11日16时,台湾当局一架5060号P2V—7型侦察机,从台湾的新竹机场起飞,经东海360度向北飞行。东航和空军的防空雷达马上捕捉到目标,迅速上报到总参。18时10分,北航指挥所想雷达部队转发了敌情通报。刘明义处长立即命令雷达战斗准备,随后带领雷达一团参谋长石振川进入北航作战指挥所,组织参谋人员计算敌机飞臨山东沿海的大概时间,做好战备等级转换。按照刘处长的命令:20时30分雷达1团、4团的部队进入一级战备值班,增开所有引导雷达和测高雷达,加高压待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1时07分朝连岛对低空402雷达,在方位146度,距离115公里处发现目标一批,高度1000米,时速620公里,航向295度,“抢报第一点!”识别为p2v侦察机。刘明义处长认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1时26分,敌机飞臨青岛70公里处,突然掉头南下,制造返航假象。21时50分在新海连市以东140公里处继续北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2时10分从连云港市南丰乐橋处进入大陆,高度500米,时速360公里。22时29分在临沂地区上空改变航向20度,向北飞行,高度700米,时速400公里。山东半岛南部沿海雷达严密跟踪,給二线雷达指示目标位置,一线雷达继续监视海面。p2v擦过莒县县城西部,越过沂水县县城上空,在利益山区丘陵地带低空向北飞行。部署在这一地区的济南军区高炮部队向敌机开火,没有击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刘处长估计敌机向潍坊、平度上空飞行,命令流亭等地波——35各式引导雷达,加高压工作,采取扇形扇形搜素方式,以便及时发现敌机。p2v即将进入海航四师的作战空域。22时52分,陳士珍师长在北航作战指挥室命令五大队准备起飞拦截敌机;刘明义向流亭机场雷达指挥室通报了敌机方位坐标等情况,指示做好保障引导准备,为四师提供准确及时的空中情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3时06分,敌机在东经118度56分,北纬37度05分处转向东;23时24分流亭机场雷达在方位330度,距离84公里的平度以北上空捕获到敌机目标,高度700米,时速360公里。这时刘明义处长把任务交到了航四师雷达、领航、飞机驾驶员等7名主要人员手上,轮到他们上场了。此时,总参、海军、空军、北京、南京、济南军区以及各大军区空军、北海舰队、北航等各级指挥机关内的元帅、将军以及司令员们,均站在标图板和报话机旁,关注着流亭指挥所和这场空战。北海舰队司令员刘昌毅于23时接到电话:p2v已经进入青岛,防区,他来不及更衣,也不等汽车,穿着睡衣跑了几百米,进入北航指挥所,分管北航的舰队副司令员赵汇川将军早就在这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航四师第五大队原计划11日进行夜间训练,17时30分接到p2v可能来犯青岛防区,指示做好战斗准备的的通报。四师参谋长辛英元,雷达一团团张姜子美来到流亭作战指挥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1时25分辛英元就已经命令航四师五大队进入一级战备。p2v进入大陆后,他判断敌机很可能经潍坊向平度、莱阳一带飞行,战后证明这个判断非常正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3时08分,石振山照明机和陈根发歼击机接到命令起飞,在敌机前置點平度上空机动待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3时24分流亭机场雷达操纵员朱元、毛永如发现敌机正在我机前方侧向飞行,立刻报出数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3时25分我机在平度东北卢家庄上空第一次接敌。但敌机突然改变航向,致使敌我三架飞机混淆不清。辛英元命令:别慌!把我机拉出来重新编队。领航员徐守祖因为紧张下达“右转弯”的口令时少了“右”字,结果两架飞机一架向右,一架向左,形成被动态势,未能组织有效截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p2v发觉后,立即折向东北方向,低空钻出马山丘陵地带,朝莱阳上空飞去,暂时摆脱雷达监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时,刘昌毅在北航指挥所拿起话筒鼓励流亭:胆大心细,勇猛果断,一定要想办法打掉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没有雷达回波的情况下,辛英元准确判断出敌机的航线,命令双机右转,重新编队,再向左前方机动,压向p2v前方航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3时29分机场雷达在方位255度,距离90公里处再次发现p2v,可是敌机已擦着雷达波瓣边缘飞行。他们准确报出三架飞机的方位坐标。徐守祖大胆采用反敌机动的快速“切投”法。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3时33分引导我“双机”第二次接敌,抢占最佳照明位置。23时36分,p2v马上就要飞出雷达探测范围了,这时照明机在p2v前方2100米,高度1900米,攻击机位于p2v右后方20度,距离1600米,高于p2v220米。徐守祖的引导非常成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时空战总指挥陳士珍在北航指挥所内,一手拿着耳机,另一紧握拳头的手已经渗出汗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时p2v回波即将从雷达屏幕上消失时,朱元、毛永如、徐守祖齐声说“好”!辛英元按照约定高喊“太阳!”这是投放照明弹的命令。轰炸机上的人员按动电钮,投下12枚90公斤照明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3时36分09秒,約1、4万平米的空域立刻变成白昼,正好把敌机照在光区中心。p2v驾驶员反映相当敏捷,迅速作出了50度的下滑转弯机动,企图以“蛇形”和超低空飞行,来躲避我歼击机的攻击。他们的驾驶员操作很正确,可是一切都晚了,这架5060号p2v—7型飞机,连同他的驾驶操纵者们都飞到了生命的尽头。陈根发在照明弹亮后2秒钟就发现敌机,36分11秒进入攻击,兴奋紧张之中,他竟然没有打开37航炮开关,只打开两门23航炮开关。即使这样,p2v休想再逃。陈根发从高度870米,距离700米处开始第一波攻击,首次开炮击中敌机左翼。随后连续进行第二、第三波攻击,从距离500米打到200米,p2v冒出一团火光,坠毁于山东栖霞縣西留庄附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陈根发欢喜地高喊:“敌机起火了,栽倒地上了!”海军、舰队、北航、流亭各级指挥所一片欢腾,我们海军可报了数箭之仇!p2v上14名台湾当局一流的飞行员及电子专家们全部丧生。他们是:“黑蝙蝠中队”中队长:孙以晨上校;飞行官:葛光辽中校、 潇建高中校、邱玉铉中校;电子反制官:何家卓少校、曾德成少校; 领航官:古河模中校、 欧阳可俭少校、徐啟信少校;通信官: 汪鸿钧中校、陶有千上尉; 机工长:丁菊湘士官长;空运士: 彭才源士官长、张治君士官。12日0时02分,五大队双机安全返回机场,辛英元向上级汇报战果;05分刘明义命令雷达部队解除一级战备,恢复正常值班。当晚,刘明义等人驱车約200公里,前往p2v坠毁地点,到达后,现场已被民兵、警察和部队包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北京空军等人员乘直升机已到现场,p2v上的好东西都被他们搬到了直升机上了。关于那14具台湾飞行员的尸体,我们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分别把他们埋在两处,并且,在两个土堆前立了两块木牌,木牌上分别写着他们的名字,以便日后让他们的家人认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自此,台湾当局全部停飞了P2v—7型电子侦察机。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的指挥机关有雷达通信部队的情报支撑,有广大指战员的凝心聚力,无疑就增强了他们决战致胜的意志。海军航空兵第四师参谋长辛英元同志,根据该机以往的活动规律,决心把截击點选择在山东平度、莱阳一带。于是毅然命令歼击机中队长陈根发,轰炸机驾驶员石振山驾机出击。地面领航员徐守祖大胆采用快速“切头”法,引导石振山、陈根发先占据有利位置,等待照明机、攻击机飞至最佳位置时,参谋长辛英元立即命令:照明弹一次投下!投掷照明弹的暗语是“太阳”!12枚90公斤的照明弹全部照亮,把直径1、4万平方米范围内的夜空变成了白昼,敌机正好被罩在正中,敌机也很机灵,立即转向,急速下降高度,但是一切都来不及了,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担任攻击机的陈根发及时发现了敌机,立即实施攻击,连续三次开炮,三次命中目标,p2v顿时冒出一团火光,拖着浓烟坠毁于莱阳以北25公里处,机上14名机组人员全部毙命。战后我们从敌机的残骸中搜获4枚响尾蛇空、地导弹,两部电子空气试验采样器等设备。我们懷着人道主义精神,用棺木掩埋了14名机组人员的尸体,并埋下石碑,以便日后供其家人认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6月16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了陈根发等作战有功人员。海军党委给陈根发同志行政晋级、军衔由大尉晋升为少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朝连岛雷达连荣立集体二等功;朝连岛观察通信站通令嘉奖;四人荣立二等功:连长:任本度;操纵员:顾宗林;标图员:赵文秋;油机员:刘明新;八人荣立三等功:排长:杨廷贵;操纵员:杨维泉、孟凡义、施宗太、油机员:崔长德; 报务员:于学顺、邵明斌;标图员:隋瑞祥。1969年9月6日,我有幸陪同青岛水警区宣传科干事甄怀杰、张培臣二位同志,采访了时任海军朝连岛守备大队参谋长的任本度同志,其中一个主题就是涉及战备训练问题。采访组问:听说你和你领导的雷达连在对敌斗争中荣立过不少战功?请你谈谈。任参谋长如数家珍,娓娓道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都是党和人民对我们的鼓励和鞭策,对我个人而言,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工作,也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功劳要归于党,归于同志们。我记得第一次是1958年2月18日,盘踞在台湾的国民党空军趁大陆人民欢度春节之际,美制蒋机RB—57a型高空电子侦察机窜入我山东半岛沿海侦察骚扰,我们的雷达发现的很及时。这种类型的侦察机速度快,飞的高,机动性能强,一般操纵员只能在300多公里处发现就不错了,而我们当时发现RB—57侦察机的距离是440公里。而且测报的数据,判定的飞行高度及机型都很准确,这就为引导我们的航空兵接敌、歼敌提供了可靠的情报资料,也为我们航空兵升空作战赢得了宝贵时间。北航收到我们的情报后,立即派出海航第四师第十团中队长胡春生和飞行员舒积成二位同志驾驶歼--5飞机升空迎敌。当我歼击机上升到1、5万米高空时就发现了RB—57,中队长胡春生首先发起攻击,由于求胜心切,两次开炮都未能击中要害。紧接着他又第二次进入攻击,在距离敌机433米处连续开炮击中敌机。僚机驾驶员舒积成也紧随其后进行攻击,一直打到距离敌机75米处,使敌机多出中弹起火,坠入大海。當我看到敌机回波信号在荧光屏上消失后,估计敌机是中弹坠毁了。战后经勘查确定敌机残骸坠落于千里岩附近海域,随即被打捞上来了,由桐柏山登陆舰运抵青岛港,再转运至青岛中山公园供游人观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该机驾驶员系国民党空军上校赵广華,他曾获得国民党空军飞虎奖章。整个战斗过程,全在我们雷达观察范围之中。当我们看到敌机在荧光屏上消失后,心情激动万分。战斗结束后,给我们雷达连荣记集体三等功。一号战位操纵员许洪亮同志警惕性高,发现敌机早,引导准确,荣立一等功;我和另外三位同志荣立三等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64年我在二连当连长,这一年的6月11日,21时左右,我雷达三站第一个发现美制蒋机P2—7型低空侦察机,我在指挥室现场指挥雷达、通信等部门协同作战。我们从发现敌机到敌机进入内陆至目标消失,掌握时间约一小时,测报的数据70多点,在当晚23时左右,p2v被我英雄的海军航空兵第四师一举击落于山东莱阳以北25公里处。在总结表彰大会上,上级为我们连荣记集体二等功;我雷达连有四人荣立二等功;八人荣立三等功;也为我荣记二等功。我们之所以如此的骄人的战绩,都是遵照毛主席关于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的教导。在和平年代,我们决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和轻敌的思想。要牢固树立常备不懈,要准备打仗的思想。只要我们处处按毛泽东思想办事,就一定胜利,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就是一位亲历者的感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海空雄鹰团的部分战友们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親切接见地空导弹有功人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毛主席親切接见地空导弹二营长岳振华同志,全军唯一的大校营长,首次击落RB一57D高空侦察机的英雄部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RB一57也是雷达连的常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毛主席親切按见战斗英雄舒积成同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周恩来总理在北京親切接见击落P2V一7的有功人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周恩来总理和元帅们親自听取击落P2V一7的汇报,会后同作战有功人员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周恩来总理和元帅们親自听取击落P2V一7的汇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周恩来总理和元帅们親自听取击落P2V一7的汇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空军司令一行前往北京通县,察看被击落的RB一57D的现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战斗英雄舒积成同志的雄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左为胡春生同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右为舒积成同志。</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咏朝连岛雷达连</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马松禄</span></p><p class="ql-block">海空千里铸金睛,浪涌孤岛写赤诚。</p><p class="ql-block">三等功勋标史册,五年荣誉刻连旌。</p><p class="ql-block">洪波布阵敌酋惧,铁网巡天鬼魅惊。</p><p class="ql-block">莫道礁盘方寸地,神州万里有长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