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以不到全国1%的国土面积、5%的人口总量,创造出全国11%的经济总量。粤港澳大湾区的传奇故事,践行了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再现了握指成拳的凝心聚力。从规划到战略,从蓝图到现实,从高质量发展到现代化引领,粤港澳大湾区不断将“制度之异”转化为“制度之利”,在全球化经济发展浪潮中积累了宝贵的令世界瞩目的发展经验。</p><p class="ql-block"> 埃及贝尼苏夫大学政治与经济学院政治学副教授纳迪亚·希勒米(Nadia Helmy)曾在欧洲《现代外交》网站上刊文称,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中国发展模式的一张鲜明名片。通过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中国正在实现全面、高水平开放,更为世界提供了独一无二的现代经验,并惠及全球近百个国家。</p><p class="ql-block"> 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合作框架下,这些城市为(港澳)青年和创业者提供了创业、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便利。希勒米在文章中提到,改革开放45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交流更加活跃。与此同时,这里也正在成为中国和全球的创新以及产业现代化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使香港、澳门发挥自身优势,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保持着长期繁荣稳定,同时为中国内地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供了机遇。</p><p class="ql-block"> 随着港珠澳大桥和广深港高铁相继投入运营,香港和澳门之间的距离从3个多小时缩短到仅半小时。从广州乘坐高铁到香港,仅需47分钟。港珠澳大桥和广深港高铁的建设,不仅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联互通,还加强了香港与内地城市的联系,对于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 希勒米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不仅因为其开放程度很高,更重要的是港珠澳大桥和广深港高铁项目一直得到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不仅将促进大陆与港澳地区的进一步融合,中国政府还将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推向新的高度,力争成为全球创新驱动发展高地。</p> <p class="ql-block"> 据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以14.6万亿人民币的GDP超越东京湾区,成为全球第一大湾区。在时代之潮的引领和推动下,粤港澳大湾区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用无限豪情书写了全球第一湾区的经济奇迹。</p><p class="ql-block"> 多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基建互联等多个领域的全面发力,成为全球资本信心之选,不断崛起并成为世界级湾区。从芯片制造到人工智能,从新能源汽车到生物医药,各种高新技术产业在这里竞相绽放。全球投资者用真金白银投出了对中国最大湾区的信心票。在2024年11月初的全球招商会上,粤港澳大湾区一口气签下1933个项目,投资金额高达2.26万亿元,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经济奇迹。</p><p class="ql-block">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全球经济结构产生着深远影响。粤港澳大湾区临海向洋,同时坐拥内地、香港、澳门三地科技合力,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逐渐演变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也是难以替代的新技术、新产业发展高地。如今,低空经济、无人机、通用航空等产业热火朝天;人工智能领域,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日新月异;高新技术企业规模持续壮大,从人工智能到深海探测,从超级计算机到工业机器人,各种尖端科技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特别是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凭借着“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的加持,已经成为全球最炫酷的科技创新带。</p><p class="ql-block"> 近5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新增3.2万亿元——接近深圳一年的GDP;5年间,粤港澳大湾区研发经费支出新增超1800亿元——相当于深圳一年的研发支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5年,书写出“新造一个深圳”的伟大奇迹。</p><p class="ql-block">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在世界五大科技集群中,深圳—香港—广州地区位于第二,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雏形,如今这里已经汇聚了众多创新企业,未来发展潜力将超乎人们想象。</p><p class="ql-block"> 希勒米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仅被誉为中国在新时代寻求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尝试,也是在贯彻 “一国两制”方针的又一举措。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不仅可以为中国带来发展机遇,更能够惠及世界。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被认为是全球范围内的新型开放经济,通过实现高水平、高质量的发展,向世界提供独一无二的现代经验。</p> <p class="ql-block"> 希勒米撰文强调,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口超过 6000 万,这将是世界上湾区人数最多的地区。而且,与世界其他湾区相比,这里更强调工业现代化和创新格局。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化城市,可以为中国在全球的区域发展中做出巨大贡献。粤港澳大湾区致力于改善营商环境,推动金融创新,服务中国实体经济走向世界,是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是如何通过推动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经验。</p><p class="ql-block"> 当前,中国正在努力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作为中国新时代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这里在受益于其在争先创优和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比较优势的同时,将在持续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方面增强其延伸影响力。</p><p class="ql-block"> 为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快速发展,2016年12月,粤港澳大湾区再添一座世界级工程,即深中通道,全长24公里。在这条高速公路的建设中,中国基建再次创造十个世界之最,即:世界最高桥面的海中大桥,高度达到91米;世界最高通航净空海中大桥,净空通航高度76.5米;世界最大最高海中悬浮索桥,能抗海上14级大风,抗8级地震;世界最大跨境全离岸海中钢箱梁悬索桥;世界最大体量钢桥面热拌环氧沥青铺装面积,铺装总面积达到37.88万平方米。这是深中通道海中大桥所呈现的5个世界之最。</p><p class="ql-block"> 还有在深中通道深中隧道建设中所呈现的5个世界之最,即:世界最宽海底钢壳混泥土沉管隧道,宽46米,高10.6米;世界最长的双向8车道海底沉管隧道;世界单体体量浇筑最大钢壳沉管自密实混泥土浇筑,单个管节混泥土浇筑方量达到2.9万立方米,累计91万立方米;世界最宽的可反复折叠M型止水节;世界难度最大的水下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桥,为了这座立交桥,中国基建专门建造了两座人工岛,即东人工岛和西人工岛。东人工岛和陆地连接,西人工岛直接在海中。</p> <p class="ql-block"> 港珠澳大桥隧道工程师林鸣曾经说过:拿下港珠澳大桥,世界上已经没有什么中国人不能造的桥了,而港珠澳大桥之后的深中隧道和深中大桥,以及东人工岛和西人工岛,还有水下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桥,已经充分说明了中国在全世界基建行业中独一无二的重要地位。目前,只有中国敢说没有突破不了基建壁垒,要知道,中国的魂名叫“基建狂魔”。对,就是那个曾经43小时拆换掉三元桥立交桥,19天盖了57层的小天城中国。在这里也许有人会问:在深圳和中山之间,跨海修建这样一个通道,牛叉倒是牛叉,值得吗?</p><p class="ql-block"> 当你只盯着深圳和中山这两座城市,或理解深圳到中山的通行时间由两小时降低到半小时,这种单纯的思想可能看不出什么门道。只要你放眼全球来思考这个问题,你就会豁然开朗。其实,理解这件事情非常简单,它有一个关键词叫“湾区”。据世界银行的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大约60%的经济体量来自于港口海湾地带,施罗德发布的全球城市指数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30个最佳城市大多分布在湾区。简单一句话,这个世界过去现在将来,都将处于湾区经济时代。</p><p class="ql-block"> 自二战之后,世界上诞生并保持到现在的湾区,最著名的全球只有四个,其中美国两个,分别是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日本一个东京湾区,中国一个粤港澳大湾区。而与之对应的是,美国在二战以后一直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日本在1968年开始,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二,这个名次保持了42年,到2010年被中国挤下去了。中国从2010年开始,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四个著名湾区当中,中国拥有一个。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湾区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代表作。</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湾区经济如此重要呢?因为现在的世界经济已经连为一体,而世界经济又是靠什么连为一体的呢?靠货物运输,而世界货物运输当中的80%到90%是通过海洋运输的,而湾区就是面朝大海。湾区就像是一个国家的代表站在海岸线上,大声呼喊:这世界我在这。</p> <p class="ql-block"> 从国内视角看,中国的粤港澳大湾区,包括广东省的广州市、深圳市、肇庆市、佛山市、中山市、江门市、珠海市、惠州市、东莞市,还有中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面积只占全国的0.6%,创造的GDP却占全国的11%。GDP在全国的占比是面积在全国的占比的20倍。不要说这仅仅是中国的一个区域的小发展,它对全国的带动作用是无法用数据来衡量的。因为这个湾区所需要的生产要素,大部分来自于全国各地,还有小部分来自于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它站在大海边上,把来源于全国的生产要素整合起来,形成强大的优势产品之后,再卖向全世界,同时,它也吸纳全世界的优秀的生产要素,为我所用。</p><p class="ql-block"> 总之,一个优秀的湾区,可以带动全国玩转世界,而要想建设好优秀的湾区,架桥修路这个朴素而古老的道理,永远都是颠覆不灭的。于是,世界级工程深中通道应运而生,这就是深中通道之所以存在的真正意义。如今,在世界著名的四大湾区当中,从经济总量上说,日本的东京湾区经济总量2万亿美元,排名第二,中国的粤港澳大湾区2.04万亿美元,排名第一。排名第三和第四的,分别是美国的纽约和旧金山湾区,这似乎代表着一种经济发展的轮替规律。</p><p class="ql-block"> 曾经美国在经济总量上是全球第一,眼看日本快追上来了,却被中国迅速赶超,并紧追美国步步紧逼。美国没有被日本追赶、暂时还没有被中国赶超的时候,湾区经济没有第一和第二的位置。后来日本跟上来了,中国也进行了反超,这下美国开始紧张了,一不小心就产生了第一和第二,这就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形成。美国经济的衰落,由此也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我们常说,中国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中国的方向是向海图强。向海图强,不仅仅是航母要驶向深蓝,还在于经济也要驶向深蓝。它的落脚点就是面朝大海,站在大海边上的海湾经济,必须长期持续稳定发展下去。深中通道潜入海底,或凌波飞扬,就是在向全世界昭示:这世界,是我的,也是中国的。</p> <p class="ql-block"> 作者简介:孙亿,原名孙久万,作家、诗人、资深媒体人、品牌策划及运营专家,出版个人专著7部,公开发表作品1000余篇(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