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灿烂,一侯可窥,—事死如事生的丧葬文化将消失2000余年的海昏侯国清晰重现

亨哈家家

<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9日,我和老伴于北上途中,参观了位于南昌市新建区的“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墓主人是刘贺。</p><p class="ql-block"> 刘贺(公元前92年7月25日-前59年),别名昌邑王,海昏侯,是汉武帝刘彻第五子刘髆之子。</p><p class="ql-block"> 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刘贺被立为皇太子。六月丙寅日,刘贺承袭皇帝的尊号。六月癸已日,即刘贺在位第27天,因其荒淫无度、不保社稷而被废为庶人,史称汉废帝。刘贺是西汉的第九位皇帝,也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p><p class="ql-block"> 刘贺被废后,大将军霍光尊立汉武帝曾孙刘询为皇帝,是为汉宣帝。</p><p class="ql-block"> 元康三年(公元前63年),汉宣帝封刘贺为海昏侯。刘贺前往豫章郡海昏县(今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建立侯国。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刘贺去世。</p><p class="ql-block"> 海昏侯国延续到东汉末年,有确切记载的列侯达四位。刘贺一脉,于此繁衍生息达百余年。</p> <p class="ql-block">  2011年开始发掘的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是中国迄今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汉代侯国遗址。出土文物种类繁多,内涵颇丰,堪称一部反映汉代鼎盛时期璀璨文化的百科全书,将消失2000余年的海昏侯国清晰重现。</p><p class="ql-block"> 海昏侯博物馆中展出的国宝物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类别:</p><p class="ql-block"> 刘贺螭纽玉印:和田白玉,属汉代玉印精品,是墓主为汉废帝刘贺的关键实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鎏金青铜编钟:这套共14件的编钟不仅是乐器,更是艺术品。它们造型优美,纹饰华丽,每一件编钟上都錾刻有精细的图案,显示了青铜器制作的高超技艺。</p> <p class="ql-block">  孔子徒人图漆衣镜:这是现存最早的孔子形象文物珍品,也是西汉时期漆器的巅峰之作。一面是孔子及颜回、子贡、子路等弟子的画像和生平事迹。另一面是最早出现的西王母和东王公的组合图像,将东王公神格和画像出现的时间提前到了公元前1世纪。</p> <p class="ql-block">  堆金聚币:刘贺墓出土黄金器物众多,是迄今我国汉墓考古发现黄金数量最多的一次。出土的黄金器物478件,有饼形金、马蹄金、麟趾金、金钣,合计115公斤。五铢钱币十余吨 ,堆积如山。这些黄金钱币不仅实证海昏侯刘贺财富之巨。更是研究汉代经济、政治的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  简牍:刘贺墓中出土了5千余枚木牍和竹简,主要是《诗经》、《论语》、《礼记》等儒家经典,以及医书、方技等古籍。尤其是发现了失传1800多年的《齐论语》版本,对于研究《论语》的版本演变、儒家学说的发展以及汉代的文化学术等方面有着重大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汉代青铜雁鱼灯:这是目前国内同类器物唯一成对出土的文物。其设计巧妙,通过雁的颈部将灯烟导入雁腹的水中,起到了净化空气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刘贺墓中还出土了许多漆木器及其它生活用品,每一件都展示了西汉时期高超的工艺和丰富的生活形态。</p> <p class="ql-block">  流年已逝,侯国已往,器物有灵。这些国宝文物不仅展示了西汉时期的物质文明,更让我们对那个时代的政治、文化、科技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就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础。</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