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思往事,惜流芳。</p><p class="ql-block"> "八千里路云和月"。其实,何止八千里!这些年笔者 所游之处遍及海内外。或叹:"杨柳岸,晓风残月",或赞"青山多妩媚,关山千里",亦或沉醉:"琼楼玉宇,不似在人间"。林林总总感触良多,不一而足。然则问及印象最深为何处? 余会脱口而出:当属宝岛台湾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去时是2000年初,台湾尚未对大陆开放。机遇殊为难得。其时也顺德天任美术馆陈宝秀馆长(台藉),古道热肠,热心公益,为加强两岸文化交流,特地组织几位顺德画家去台湾 举办展览,在此地可谓开历史先河。由于隔绝太久等历史原因,台湾对笔者来说显得十分神秘,"近乡情更却"此行既兴奋又有些忐忑不安:不知会遭遇些什么事?</p><p class="ql-block"> 然而一切不安,很快就烟消云散:首站是台南嘉义,这也是陈馆长的故乡。美展在台湾《228纪念馆》举行。展线很宽阔,开幕式亦很隆重,当地的文化名流悉数到场,效果相当理想。嘉义市议长,据说是位医学女博士,还拨冗主持了欢迎仪式。感受到的都是对大陆的善意和同胞之谊。展览的主持人是《二八纪念馆》馆长,一位戴着黑框眼镜的中年男士,儒雅而热情,谈及大陆多有好评。说来有些可笑:笔者看到当地一些基层的文化官员,大都是时尚的俊男靓女。不由暗暗吃惊:原以为台湾的官员个个都是""青面獠牙":毕竟小时候看到的宣传画深深印在脑海里,形成了固有的印象。岂知现实恰恰相反!令笔者不能不哑然失笑。更令人吃惊的是台湾民众对大陆的 骨肉之情:记得在陈馆长家里做客时,她的一位邻居闻讯赶来,年纪已经不轻,估计是原国军老兵。那种见到大陆人,听到家乡话的 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很是令人动容:"不是他山无寄处,乡音每向梦中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与台湾同仁相聚,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 在台南,台中,台北。我们多次与当地同仁举行联谊聚餐。尽享美食,推杯换盏,相谈甚欢。更在餐后自发围成圆圈跳起舞来,以尽其兴。两岸一家亲在此表现的淋漓尽致,让人久久难以忘怀!一位台湾画家说了句经典之语,一语道出了大家的心声:统一不统一是政治家们考虑的事情,我们只谈艺术。</p> <p class="ql-block"> 嘉义市容</p> <p class="ql-block"> 民间请神仪式表演</p> <p class="ql-block"> 图中的那位中年男子,赤裸上身,不断用 带刺的荆棘抽打自己的后背,以至鲜血淋漓,好似西方的苦行僧一般,不知是什么样的一种仪式?</p> <p class="ql-block"> 台湾最突出的印象就是宗教氛围浓厚,所到之处寺庙林立,香火鼎盛。和岭南的风土人情 如出一辙,令人看到很亲切。台湾流行普通话,所谓国语。笔者作为一个北方人,不得不坦诚:在台湾似比在广东更有一种亲切感。俗话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广东人讲广东话。当时来到广东时间不长,实在听不懂白话。</p> <p class="ql-block"> 在陈馆长旧居的榻榻米上留影</p> <p class="ql-block"> 陈馆长的府邸,出人意料的宽阔,院落很大,设置着电动闸门。除了一座4层的洋楼外,还有一座日据时代的平房。标配的榻榻米,还是第1次见到,甚感兴趣。四处摆放着很多类似古董的旧物件,如挂筒电话等,那种浓浓的怀旧感。让人看了 像喝了老酒一般陶醉,画室亦十分宽敞,令人十分羡慕。笔者目睹此情此景,着实难以理解:放下这么优喔的生活,她千里迢迢跑到顺德 ,费心费力搞什么美术馆,所为何来?大概除了从心底热爱艺术,一圆自己的美术之梦,奉䣭社会,再做不出别的解释!唯此更令人敬佩有加!</p> <p class="ql-block"> 质朴可爱的台湾中学生</p> <p class="ql-block"> 笔者是教师,自然对参观当地的学校更感兴趣,见到那些学生们也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印象最深的是参观一间职业中学。校园里四处是郁郁葱葱的亚热带植物,漂亮的教学楼掩映其间。完全意外的是,这个校园竟有一间两层楼的陈列馆,里面陈列着校长c先生从大陆和世界各地搜来的文物和艺术品,琳琅满目,完全称得上是一个小型的博物馆。令人觉得匪夷所思,大开眼界。</p> <p class="ql-block"> 与C校长合影</p> <p class="ql-block"> 他讲的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认为学生应该有广博的知识,拓展的视野,这些不能仅仅是书本上的抽象摡念,要让学生切实接触到实物,增加对历史,对文化和各地风土人情的感性认识。笔者忍不住脱口而出:"您在大陆可以当教育部长了"。当然这只是一句笑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参观后,C校长在学校的餐厅举办晚宴宴请我们一行。餐厅的布置简约而现代,十分雅致。席间一道道菜肴不断端上桌,称得上色香味俱全,绝不亚于任何一间高档酒楼。作为口味刁钻的老广也无可挑剔!校长介绍这些菜肴都是出于烹饪班学员之手,举座皆惊。台湾的教育注重双轨制,除了重视精英教育,几乎每个县都有一间大学,(嘉义大学校园不可思议的宽阔,各种教学设施更是十分现代)。更注意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以便他们走出学校,便能很快融入社会,成为有用之人。这种教学方针很像德国人,颇值得借鉴。</p><p class="ql-block"> C校长还介绍说,台湾的老师没有大学小学之分,薪酬都一样。这也让人感到很意外,不过却很合理,可以在小学留住大量优质人才。难怪在一间小学里参观时,发现路旁停了不少进口轿车,不由令人暗暗吃惊。</p> <p class="ql-block">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为学莫重于尊师",台湾的老师不仅薪酬高,而且社会地位不低,很受尊重。在台湾之行中负责全程导游的简小姐,是陈馆长的千金。她在一间中学任教,给我们每一位同仁都办了一张教师胸卡,凭此参观故宫博物馆等场所一律免票,而且不必排队,畅通无阻。让人着实领教了一番何为《尊师重教》!在日月潭参观时,笔者更发现最佳的景点,居然建有《教师疗养所》,初看之下还以为眼花看错了,不由暗自叹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参观台湾故宫博物院</p> <p class="ql-block"> 谈到台湾的景点,日月潭给笔者的感觉平平,倒是日月山名不虚传,不仅山势巍峨,林木茂盛,更难得的是游客很少,很让人领略到略"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的意趣。当地人称的神木,动辄生长数百年之久,数人,甚至十几个人才围得过来。原始森林也曾去过几个。包括人迹罕至的湘西森林,但从未见过如此粗大的树木,可谓大开眼界。据称有的神木树龄高达3000余年,不妨称为木神,可谓世所牢见!</p> <p class="ql-block">阿里山的小伙壮如山。阿里山的姑娘美如画</p> <p class="ql-block"> 进山搭乘的是小火车,非常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 难得一见的阿里山日出。也算有缘</p> <p class="ql-block"> 一路上都是由简小姐给我们做导游,带领我们参观各个景点。她温文尔雅,年纪很轻,却是满腹经纶,出口成章。笔者心生好奇,不由傻傻的问了一句:你的语文课是怎么学的? 她莞尔一笑回答:我们小学语文就是以古文为主。难怪一位年轻作家百般感慨:大陆丢下的,台湾都保留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尤为感人的一幕出现在由台南去台北的大巴上,由于路途遥远,为了打破沉闷。简小姐先是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槟榔女郎》的笑话。台湾人 有嚼槟榔的习惯,所谓《槟榔女郎》就是卖槟榔的一些女孩,大都面容姣好,打扮的又很性感,公路边很常见,主要服务对象是过往的司机,然而由于槟榔女郎穿的往往过于暴露,常常导致司机分神出车祸。最后不得不采取限制措施。接着她落落大方的说:给大家唱几首歌曲,希望诸位喜欢,说罢转身坐在大巴卡拉OK台前,一展歌喉。大巴里顿时安静下来:出人意料 她的歌声直追专业歌手,声线浑厚,绵软悠长,十分动听。只是她唱的都是闽南语,歌词谁也听不懂。尽管如此,她唱到一首叫做《小雨》的歌曲时,由于声情并茂,如泣如诉,还是深深打动了笔者。后来了解到小雨这首歌曲是闽南歌曲中的经典,该作品以细腻的歌词刻画思念之情,歌词中"小雨请你转达伊"成为情感表达的核心意象。却原来好的歌曲是不需要懂歌词的。感动之余笔者不经意发现坐在前几排的陈馆长,正在默默地抹眼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离开嘉义和台湾的头天晚上,笔者请简小姐帮我选购一下给老伴儿和女儿的手信,我的想法是买一两件首饰,我对此可以说是一头雾水。她车我去了灯光夜市,象广东的夜市一样热闹非凡。她很是善解人意,开始帮我选的都是一两百块钱的便宜货,见我表示异议以后,她问清我的收入,才说那就买一些贵的。我先看上了一件水晶链坠。她很会砍价,从800多块砍到了500块,最后老板急了说不卖了,这才成交。买完手信后因为夜色尚早,简小姐又车我去了嘉义公园,登上高塔,观赏嘉义夜景。塔上只有三三两两的游客,万籁俱寂。夜色氤氲中,万家灯火的嘉义,疑似银河落九天,繁星闪烁。那种安宁祥和的美妙景象,"惹起平生心事",不禁悲从中来:从小到大风风雨雨,人生几何?不能不由深深羡慕简小姐这代台湾年轻人,便随口说了句:"你们生活在这里真幸福"。由于她太年轻,又缺少阅历,不一定能听懂我这句话的含义。其实我想说的还有另一层含义,那就是希望台湾的朋友们,永远生活在和平,富裕的的生活中,两岸罢刀兵,永远不要骨肉相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