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走进唐昌</p><p class="ql-block">◎老房子·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向来酷爱文艺,有时候不免对历史文化进行一番追溯、探究。早听说郫都区唐昌古镇很有特色,虽然它离都江堰市并不遥远,可一直没有机会一探究竟。</p><p class="ql-block">古镇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优美的自然环境而著称,素有“川西人文名镇”的美誉。想必被称着古镇,又是古县衙所在地,固然担负起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使命。历经岁月的沉淀,那一条条古香古色的街道、建筑及风土人情,便述说着它昔日的繁华,彰显今天欣欣向荣的发展新景象。</p> <p class="ql-block">还在去这里走走看看之前,我做了一些功课,从网络平台上查询了一些古镇的基本信息:古镇始建于唐朝仪凤二年(公元677年),初为唐昌县县衙所在地,宋朝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唐昌县被更名为崇宁县,于1958年被撤县并入郫县(今郫都区)。</p><p class="ql-block">唐昌镇隶属于成都市郫都区,地处郫都区西北部,东与新民场镇毗邻,南与安德镇、花园镇相连,西与都江堰聚源镇的崇义接壤,北与彭州市丽春镇隔柏条河相望。6月的最后一天,天气甚好,用过早餐之后,但见晴朗的天空白云飘飘,我便动身走都江堰市踏上了前往唐昌的739城乡公交车。</p> <p class="ql-block">此前去彭州办事,多次与古镇擦肩而过,今日专程慕名而至,意在一探究竟。公交车从都江堰华夏广场始发到唐昌镇,要经过32个站点,走走停停,约莫一个时辰就到达了终点站。</p><p class="ql-block">俗话说,嘴巴下面就是路。下了车,我往古镇方向前行,但尚不知晓古镇的具体位置,边问边走边看,约莫十来分钟之后便误打误撞信步走进了崇宁公园。</p><p class="ql-block">走进公园正门,驻足阅读门内左边的标牌上的文字介绍,才知晓崇宁公园位于郫都区唐昌镇公园路,占地面积22亩,是当地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虽然公园的占地面积不大,历史却非常悠久,据说曾经是明代崇宁王朱悦燇的王府御花园,清朝时成了崇宁县衙的后院,后来改建成了对民众开放的公园。我提着相机,慢慢悠悠地在里面溜达……</p> <p class="ql-block">阳光从参天大树的枝叶间穿透,在绿草地或者幽径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一群大妈正伴随音乐翩翩起舞,几处圆形的亭子里面,坐满了休闲的老者,看他们有说有笑,尽情享受着这一幽静而清凉的惬意时光,让自己也无比清爽起来。</p><p class="ql-block">公园里保留着一座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漫步其间,得知纪念碑建于1946年,是当时崇宁县人民为纪念在抗战中阵亡的川军将士而修建,这也是川西地区少有的抗战胜利纪念地了,所以尤显珍贵。是的,历史不能被遗忘,先烈们为了保家卫国而抛头颅洒热血,其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怎么能将之遗忘!</p><p class="ql-block">再从公园正门出来,但见街道斜对面大树下的空地上人来人往,清脆的鸟鸣声不断传来。穿过街道走近一看,原来此处是一块古玩交易场所,旁边是一块不大的鸟市。</p> <p class="ql-block">我曾去过很多古镇,古玩店铺固然有之,可逢场之际,有如都江堰市奎光路和唐昌古镇的这古玩地摊市场,生意依然异常火爆,真令人无不动容。有资料显示:唐昌古镇在历史上曾是川西最富裕的“上五县”之一,这五个县分别是:温、郫、崇、新、灌,其中的“崇”即指崇宁县,也就是现在的唐昌镇。是的,眼下看到这里有人摆摊设点,亦有人蹲下身子,拿着手中的古玩与商贩讨价还价,如此小小市场不但活跃了城市文化氛围,而且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健康发展,还承载着历史文化及传承渊源之厚重。</p> <p class="ql-block">我饶有兴趣地在这百余平米的古玩与花鸟市场转来转去,倒不是自身喜欢上了某件古玩,倒是看到摆放在地上各式各样的珍珠翡翠,古玩字画别有一番情趣,举起相机定格着温暖阳光下古镇的历史过往,见证古镇今日之繁荣盛景。</p><p class="ql-block">适逢唐昌镇赶场,商贩与购物的民众,簇拥在被浓密的梧桐树遮盖的两三百米街道上,不失为古镇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离开古玩市场,我汇入了当日赶集的人流……是啊!此时此刻,这农贸交易市场上汽笛声、叫卖声、交谈声,嘈杂却不刺耳;人来车往,虽然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堪称无比拥挤,但处处充满包容与理解,如此繁荣的人间烟火气,于一名看客而言,心生好奇之余就是一种不尽的感慨。</p> <p class="ql-block">唐昌古镇在历史上还是一个教育和文化中心。纪念孔子的文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热爱文艺的我,自然要真心实意游览一番,再顶礼膜拜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夫子。</p><p class="ql-block">唐昌的文庙始建于宋,清初复休。高大的万仞宫墙左右两边各有一道大门,我从右边的大门走进文庙。据说,泮池源于孔子课余时带弟子参观鲁国天子演绎礼仪的宫殿,后世把入学称为“泮宫”,读书人入学则为“入泮”。泮池上有架设有三座拱桥,名曰“月宫桥”,又称“月拱桥”,意为“月宫折桂”,每座桥头各有两座石狮,桥上也雕刻很多小石狮,远远看上去颇为壮观。走上拱桥首先看到的是“棂星门”,这是文庙中轴线上的牌楼式木质或石质建筑,象征祭孔如同尊天。唐昌的文庙是木质结构。走过棂星门后面的庭院便来到大成殿,正殿供奉着孔夫子的高大塑像,我从右边的门跨进大殿,站在孔子的塑像前膜拜,据说,崇宁人文厚重,英才辈出,文风鼎盛,自宋明清以来,先后考中文武进士四十一人,举人数百,虽然我不能归属于这文武进士后裔之列,也理当对圣人表示一份虔诚的崇敬。</p> <p class="ql-block">文庙的环境十分清幽,如此完整的建筑令人身心愉悦。阳光正好,我在棂星门下选一块门槛坐下来休息,欲沾一份喜气,在自个儿的笔端,再流露出几块精美的文字。蓦然间遥想起书声琅琅的学堂,遥想着名垂青史的孔夫子孔圣人……</p> <p class="ql-block">据了解,唐昌古镇拥有众多文物古迹和保存完好的川西民居建筑。现存的川西民居面积达3万余平方米,公馆近50余座,这些古建筑构成了唐昌建筑史上一道秀丽的风景线。其中,梁家大院是唐昌古镇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价值最高的古建筑群,其建筑风格典雅、古朴,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时过中午,我没有再一一去到这些地方游玩,但在我的眼里,已经领略到唐昌镇不断推动历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城市有机更新,古镇的文旅新格局正在被徐徐打开,历史文脉与现代生活的新链接正在被潜心织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