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台儿庄大战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继平型关大捷后取得的又一重大胜利,也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光辉结晶。对此,毛 泽东、周 恩来都作过高度评价。毛 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说:“每个月打一个较大的胜仗,振起我军的士气,号召世界的声援。”周 恩来说:“这次战役,虽然在一个地方,但它的意义却在影响战斗全局、影响全国、影响敌人、影响世界!”为了弘扬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台儿庄区人民政府于1992年10月 12日奠基,投资 3000万元兴建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以此永志。</p><p class="ql-block">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坐落在山东枣庄市台儿庄区古运河畔的沿河南路6号,与大战时的火车站隔河相望。馆前三十八级台阶意味着一九三八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中日台儿庄大战;二十四根立柱支撑着白色天棚,象征着中华民族顶天立地,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纪念馆馆名由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题写;主体建筑物前方矗立着台儿庄大战纪念碑,碑名由原国防部部长张 爱萍将军题写,碑文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程 思远撰文、著名书法家权希军书写。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内陈列着台儿庄大战时中日双方资料、文物千余件,书画馆珍藏着参战将士和亲属以及著名书画家、政界人士的书画作品近千件。整个纪念馆融展览馆、书画馆、影视馆、全景画馆为一体,气势雄伟,庄严肃穆。全景画馆是我国唯一一家以抗战为题材的大型全景画馆,《血战台儿庄》全景画馆包括绘画、地面塑型、灯光、音响和解说五个部分,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融为一体,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以阵地战迎击日军,浴血奋战,直到取得胜利的历史过程。并选择北大门激战、清真寺争夺战、西北门争夺战等典型战斗场景为表现重点,整个画面高16.5米,周长124米,画面首尾相连成全周形,巨幅画面与逼真的地面塑型有机结合,配有特殊的灯光、立体音响,战斗气息极为浓烈,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为了深刻了解这段历史,我自驾来到这里。</p><p class="ql-block">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北平沦陷,华北论陷,上海沦陷,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日军长驱直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这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光辉旗帜,点燃了全民族同仇敌忾奋起抗战的熊熊烈火。台儿庄,地处苏鲁交界,为山东南大门,徐州之门户,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横贯全境,自古是南北漕运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震惊中外的台儿庄战役就发生于此。1938 年春,当日本侵略军坂垣征四郎和矶谷廉介两个精锐师团3万多人两路夹击,企图向战略要地徐州进逼,进而攻占武汉之际,我抗日军民10万之众,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 宗仁的指挥下,在鲁南重镇台儿庄义无反顾地筑起“血肉长城”,用大刀片、手榴弹,同用飞机、大炮、坦克车和毒气弹武装到牙齿的侵略者展开了殊死的搏斗。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逐房逐巷争夺的肉搏战,每战都是英勇顽强、前赴后继、悲壮惨烈、气吞山河!台儿庄,成了血与火的海洋!</p><p class="ql-block"> 台儿庄大战的前奏,是我方在鲁南战场上进行的“防御攻势”。当时,平津与上海、南京都已沦陷,日军分由南京与天津两个地点,向津浦铁路线上的我军进攻,企图贯穿安徽、山东两省,打通津浦铁路。我方在安徽守淮河北岸,在山东守黄河南岸。不料,山东省政府主席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 复榘,竟然不战而弃济南,坐视敌人渡过黄河,把部队移转到山东西南部的角落,不留一兵一卒在济南与徐州之间的津浦铁路线上。敌人很快便占领了济南、泰安、大汶口。日军在旦夕之间便可以取得徐州,打通津浦路,沿陇海铁路西取开封、郑州,再沿平汉铁路向南,威胁汉口、武昌。蒋 介石下令逮捕了韩 复榘,交付军事法庭审判判处死刑,并以孙桐萱代理第三集团军总司令,蒋 介石在1938年2月中旬命令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 宗仁,转令孙桐萱、庞炳勋、孙震,对日军分三路进攻,实施攻势防御。令孙桐萱攻济宁与汶上,庞炳勋攻蒙阴与泗水,孙震攻邹县。三位将军和他们的部队在五个县同时对日军猛攻硬打,使得日军十分惊讶。当时的日方大本营正想一面设法打通津浦铁路,一面集中兵力,溯长江而上,攻取我国国民政府的新所在地武汉。日方大本营见到孙桐萱、庞炳勋、孙震三支军队攻势如此猛烈,便决定调兵到鲁南打一个大仗,暂时放开西攻武汉的打算。</p><p class="ql-block"> 1938年春,第五战区司令李 宗仁集中约60万兵力,在山东台儿庄布防,意图粉碎日军进攻。从3月23 日开始,在外围阻击中,池峰城的第31师死守台儿庄城墙,日军第10师团濑谷支队多次突入城内,双方展开巷战,守军伤亡70%仍死战不退。守城将士在池峰城将军的率领下,毅然决然地破釜沉舟,炸断了运河浮桥这一唯一退路,组成敢死队,扔掉了“重赏勇夫”的现大洋,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张自忠第59军、庞炳勋第 40军侧击日军补给线,切断其增援。战至4月4日,国军合围反攻,汤恩伯第20 军团从侧后包抄,孙连仲第2集团军正面强攻,对日军形成包围。中国军队以迫击炮、大刀队,最终击溃日军,歼敌约1.2万余人。</p><p class="ql-block"> 在台儿庄大战中,还有一支铁军,这就是王铭章将军率领的川军122师。1938年3月14日,日军第10师团濑谷支队以重炮、坦克猛攻藤县,王铭章以“城存与存,城亡与亡”的决心,指挥 3000余名装备简陋的川军血战四昼夜。直至部队打光,自己也杀身成仁。王铭章率领川军 122 师死守藤县的壮举,是台儿庄战役的关键前哨战,它迟滞日军精锐部队南下台儿庄达108个小时,为孙连仲部的布防赢得了时间。王铭章牺牲后被追赠陆军上将,灵柩经过武汉时,十万民众路祭。2018年滕州出土王铭章指挥部遗址,墙砖弹孔密度达到每平方米37个。王铭章手提机枪督战的形象被铸入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的浮雕,有军事学者评价“若无藤县之血,焉有台儿庄之胜”。</p><p class="ql-block"> 从 1938年3月23日黄昏,日军的七、八千发炮弹在台儿庄内炸响,到1938年4月7日日军的全线溃逃,历时半个月的血战,我军共歼敌11984人,俘敌719人,缴获步枪1万余支、机枪 913挺、大炮 127门、战车40辆,击毁敌机3架。我3万将士为国捐躯,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战!它的胜利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决心和必胜的信心,彻底打破了日本侵略者“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和“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狼子野心。“台儿庄区区之地,经此一役之后,几成民族复兴之象征”,成了中华民族的“扬威不屈之地”。</p><p class="ql-block"> 台儿庄战役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迟滞其进攻武汉达3个月,为持久抗日赢得了时间。台儿庄战役为中国军队赢得了国际声誉,苏联《真理报》称这是“中国军队的斯大林格勒”,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台儿庄大战首次证明日军是可以成建制地被歼灭的,激发了全民抗战的信心。台儿庄战役虽因后续徐州失守未能改变战局,但其灵活运用阵地战与运动战结合的战术,展现了中国军队的顽强战斗力。此役与平型关大捷形成呼应,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的军事协作达到高峰,成为抗战精神的重要象征。周 恩来对台儿庄大战的指挥官李 宗仁曾经评价说:“李 宗仁一生为人民做了两件好事,一件是台儿庄,一件是归来,这两件都是伟大的爱国之举”。毛 泽东也曾经对李 宗仁说“共产党不会忘记你”。习 近平总书记也对抗日精神进行了诠释: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