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起源 <p class="ql-block">班上有些孩子在早餐活动结束才到幼儿园,老师发现这个现象后,询问孩子:“为什么每天都会有小朋友迟到呢?“孩子们进行了讨论。</p><p class="ql-block">关于时间的讨论</p><p class="ql-block">什么是时间?</p> 时间调查表 <p class="ql-block">对于孩子来说,时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只有把抽象的时间具体化,才有助于孩子的认知所以,我们以调查的方式,帮助幼儿更好的观察认识时钟。</p> <p class="ql-block">时钟上的针为什么有的长、有的短呢?让我们走进钟表,一起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吧!</p><p class="ql-block">认识时钟</p> <p class="ql-block">《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大班的幼儿正处于好奇好问的阶段,他们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发现幼儿对时钟很感兴趣,他们对于时钟的转动与时间的流逝充满着极大的探索欲望,借此契机,让幼儿能够了解时钟的钟类,以及学会看时钟,培养幼儿初步的时间观念,知道时间是宝贵的。</p> <p class="ql-block">认识整点,半点</p> <p class="ql-block">认时钟</p> <p class="ql-block">时间的基本概念:知道一天中有不同的时刻,如8点上学、12点午餐、3点半游戏等,初步建立“时间有序性”的认知。</p><p class="ql-block">时钟的结构与运转: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分针,明白时针短、分针长,以及“分针走一圈(60分钟)时针走一格(1小时)”的规律。</p><p class="ql-block">整点与半点的判断:能分辨“分针指向12时是整点(如3点)”“分针指向6时是半点(如3点半)”,并理解半点即30分钟。</p><p class="ql-block">时间与生活的联系:将时间与日常活动对应,如“早上7点起床”“下午5点半放学”,培养初步的时间规划意识,比如知道“离午睡还有30分钟,要快点收拾玩具”。</p> <p class="ql-block">教师:“我们教室里的时钟是圆圆的,有指针和数字,那你们知道很久很久以前的人没有这样的钟,怎么看时间吗?”</p> <p class="ql-block">教师:“很久很久以前,古人发现太阳照在石头上,影子会慢慢移动,于是他们在地上立一根棍子(圭表),或做一个刻了格子的圆盘(日晷),影子指到哪里,就是什么时间啦!</p> <p class="ql-block">白天有太阳时,日晷就能像魔法时钟一样,帮古人分清早上、中午、下午!不过要是碰上阴天、晚上,日晷就“休息”啦,是不是很有趣?古人超聪明吧~用太阳和影子,就做出了最早的“时钟”!</p> <p class="ql-block">观察日晷</p> 时钟的演变 <p class="ql-block">小朋友们,快来瞧时钟家族的变身魔法!</p><p class="ql-block">最开始,古人用 日晷 ,在地上插根棍,看太阳影子“走”到哪个圈,就知时间啦,像太阳公公在画时间魔法~</p><p class="ql-block">后来有了 漏刻 ,水从带小孔的罐子慢慢流,看水流到哪条线,能算时间哟,是水流在“数时间步子”~</p><p class="ql-block">还有 沙漏 ,两个玻璃瓶连一起,沙子“咕噜噜”从上面滑到下面,流完一次就是一段固定时间,像沙子玩滑滑梯!</p><p class="ql-block">再后来呀,出现 怀表 ,能揣在怀里,齿轮“咔嚓”转,指针追着跑~接着变成 手表 ,戴手腕上,随时看时间!</p><p class="ql-block">现在有 智能表 ,不光能看时间,还能讲故事、记步数,超厉害!</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的经验各不相同,有的小朋友说 家里有沙漏,有的小朋友说闹钟,于是带领大家认识了从古至今的计时工具。</p> <p class="ql-block">师:你们知道哪些物体可以表示时间? </p><p class="ql-block">刘家玮:闹钟可以表示时间! </p><p class="ql-block">白薛嘉:我妈妈手机上有时钟,上面有时间的! </p><p class="ql-block">王璟泽:爸爸的笔记本电脑上面有时间。</p> <p class="ql-block">从太阳下的日晷,到流水的漏刻、漏沙的沙漏,再到能揣兜里的怀表、戴手上的手表,还有超智能的智能表 。</p><p class="ql-block">现在呀,轮到咱们当小小设计师啦!想想看,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时钟呀?</p> <p class="ql-block">在本次以“时间”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中,孩子们从最初的好奇出发,经历了观察、讨论、阅读、制作等多个环节,不仅感知了时间的存在,更逐步理解了计时工具的发展过程。孩子们在探索古代与现代时钟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富有想象力的问题,也用他们的方式构建出属于自己的“时间认知图景”。通过分组制作钟表,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发挥。这一过程中,我也意识到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次次与孩子共同经历、共同成长的过程。</p> 绘本阅读 <p class="ql-block">作者小杉早苗用好玩的情节,让咱们认识时钟、了解时间顺序,还能明白“遵守时间”多重要~绘者立本伦子的插画超有创意,时钟国王的皇冠、身上的小钟表,拼贴风格像把好多奇妙零件凑成有趣王国,每次看都能发现新惊喜!小朋友们,通过它认识时间、养成按时做事的好习惯。</p> <p class="ql-block">感受静坐一分钟</p> 一日生活规划 <p class="ql-block">为了让孩子们学会做自己时间的主人,把与时间的故事渗透到一日生活中,孩子设计了“我们的一日生活”规划表。</p> <p class="ql-block">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安排</p> <p class="ql-block">幼儿园大班一日生活安排具有多方面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培养规则意识与时间观念</p><p class="ql-block">合理的一日安排能让孩子在固定时间做相应事情,比如按时进餐、午睡、活动等,帮助他们理解“秩序”的概念,逐渐形成对时间的感知,为进入小学后的规律作息打下基础。</p><p class="ql-block">促进身心全面发展</p><p class="ql-block">身体方面:安排的体育活动、户外游戏等能锻炼孩子的动作协调性、体质。</p><p class="ql-block">心理方面:丰富的活动如区域游戏、集体互动等,能让孩子在社交中学会合作、分享,减少焦虑,增强自信心。</p><p class="ql-block">提升学习与生活能力</p><p class="ql-block">通过学习活动(如数学认知、语言表达)培养专注力、思维能力;生活环节(如整理物品、自主饮水)锻炼自理能力,让孩子更独立。</p><p class="ql-block">过渡环节的设计(如从游戏到集体活动的转换)能训练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和任务切换能力。</p><p class="ql-block">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p><p class="ql-block">规律的一日生活让孩子在饮食、睡眠、卫生等方面养成好习惯,比如定时午睡保证充足休息,饭前洗手维护健康,这些习惯会影响孩子的一生。</p><p class="ql-block">为幼小衔接做准备</p><p class="ql-block">大班一日安排中渗透的课堂规则、任务意识等,能让孩子提前适应小学的学习模式,减少入学后的不适应感,实现平稳过渡。</p><p class="ql-block">建立安全感与归属感</p><p class="ql-block">固定的流程和可预测的活动能让孩子在熟悉的环境中感到安全,同时集体生活中的互动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员,增强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p> 课程总结 <p class="ql-block">课程从认识时钟入手,通过实物观察、动画演示、游戏互动等方式,引导幼儿理解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及整点、半点的含义。在“我说你拨”“时钟拼图大赛”等游戏中,幼儿将抽象的时间知识转化为趣味操作,有效突破了学习难点。同时,借助“1分钟挑战赛”“沙漏计时任务”等活动,让幼儿直观感受时间长短,学会珍惜每一分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