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时光在粉笔灰的簌簌飘落中流转,在二十九载与实验二小相依相伴的岁月里,我始终以赤子之心扎根教育沃土。本学期,我与一年十四班的孩子们携手同行,将教育的智慧与温情融入每一个晨昏,现将这段充实而温暖的育人历程总结如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一、赛场逐梦,共绘荣耀篇章</p><p class="ql-block"> 春季田径运动会作为孩子们入学后的首次大型体育盛会,承载着特殊意义。从赛前的训练动员到赛时的组织保障,我始终与学生并肩作战。赛场上,运动健儿们如离弦之箭,用汗水诠释拼搏精神。吴晓楠同学凭借出色的爆发力与协调性,勇夺女子100米和一年级女子立定跳远双项冠军,成为闪耀赛场的新星。在全体学生的团结协作下,班级最终斩获年组第五名的佳绩。这场盛会不仅强健了体魄,更让“为集体争光”的信念深植每个孩子心间,成为班级凝聚力的生动注脚。</p> <p class="ql-block">二、经典浸润,传承文脉</p><p class="ql-block"> 在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中,我凭借近四十年的教学积淀,积极构建“碎片化 + 系统化”的诵读体系。每日清晨,《声律启蒙》的平仄之韵、《弟子规》的处世哲思,随着琅琅书声浸润童心;课前两分钟的“经典微课堂”,我创新运用抖音下载的视频动画的鲜活呈现、经典小故事的趣味讲解,搭配韵味十足的唱诵形式,将晦涩的古文转化成可感可知的文化体验。当孩子们跟着画面角色理解《弟子规》里的孝悌之道,用清脆童声唱和声声入耳的《声律启蒙》,传统文化不再是课本上的铅字,而化作跃动的文化符号。这种浸润式教育模式得到区进修领导的高度认可,更让文化自信的种子在幼小的心田悄然萌芽。</p> <p class="ql-block">三、习惯筑基,培育成长品格</p><p class="ql-block"> 班级管理中,我坚持将行为规范养成作为育人根基。针对低年级学生特点,创新采用“情景模拟 + 榜样示范”的教育方式:通过课间安全出行、间操小标兵评选,将行走规范、纪律要求转化为具象化的行为准则;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坐姿小标兵”“专注小达人”等互动环节,以游戏化方式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一学期的精细化管理,班级“入室即静、入座即学”的良好氛围已日渐形成,学生的规则意识与自主管理能力显著提升。</p> <p class="ql-block">四、暖心护航,点亮成长微光。</p><p class="ql-block">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星辰,对于班级中的“特别”学生,我始终秉持“以爱育爱”的教育理念。面对活泼好动的小马同学和性格内向的小宋同学,我建立了“成长档案”,记录他们的点滴进步;通过定期进行“心灵对话”、家校联合制定的个性化培养方案,逐步打开他们的心扉。当小马主动为班级扔垃圾、抬饮用水,小宋在课堂上专注听讲勇敢举手发言时,这些微小却珍贵的改变,印证着教育的温度与力量。</p> <p class="ql-block">五、实践赋能,绽放生命光彩。</p><p class="ql-block"> 秉承“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我将活动育人贯穿学期始终。跳绳训练中,限时积分闯关点燃学生热情;劳动技能比赛前,手把手传授系鞋带、整理书包等生活技能,让教育回归生活本质。在年级竞赛中,学生们凭借扎实的训练功底,一举斩获跳绳团体二等奖、系鞋带团体一等奖等多项荣誉。这些实践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更在合作与竞争中培养了团队精神,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p> <p class="ql-block">六、躬身为范,践行教育初心。</p><p class="ql-block"> “身教重于言传”是我坚守三十七载的教育信条。每天清晨,我总是提前到校,与学生一同清扫教室、整理环境;诵读经典时,用抑扬顿挫的领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教学中,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生动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树立求知榜样。这种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学会责任与担当,班级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p> <p class="ql-block"> 二十九载春秋,我早已与实验二小血脉相连。教育是一场永不停歇的修行,更是一份历久弥新的坚守。未来,我将继续以匠心守望初心,深耕教育沃土,助力每一颗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续写更多桃李芬芳的育人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