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岛幼稚园发展沿革小考

東山島展華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东山岛幼稚园发展沿革小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引 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学前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起始阶段,其发展历程深刻反映着社会的变迁。东山岛,这座位于福建东南部的美丽海岛,在历史的长河中,幼稚园教育从无到有,经历了诸多变革与发展。梳理其幼稚园的发展脉络,不仅能让我们深入了解当地学前教育的演进,更能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洞察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对教育的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清末时期:幼稚园的萌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英属基督教长老会在铜山私立砺兹小学堂附设幼稚园 ,这是东山岛幼稚园教育的开端。彼时,西方传教士带来的不仅是宗教信仰,还引入了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模式。这所附设幼稚园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教育体系的单一格局,为东山岛的幼儿教育开启了新的篇章。虽然当时的幼稚园规模较小,但其意义非凡,标志着学前教育开始在这片土地上萌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民国时期:艰难前行与初步探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民国4年(1915年),该幼稚园在园生30人 ,显示出其在当地逐步获得一定的认可和发展。到民国25年(1936年),县立下街幼稚园在城关筹办,招收幼儿92人,分设大、中、小三班,配备园长和教养员3人、保姆1人 ,这表明幼稚园教育在规模和管理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开始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然而,抗日战争的爆发,给教育事业带来了沉重打击,县立下街幼稚园在抗战期间停办,教育发展的进程被迫中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抗战胜利后,民国35年(1946年),一所私立幼稚园在城关办班 ,但好景不长,至民国37年(1948年)也停办了。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滞后,战争频发,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东山岛幼稚园教育的发展,使其在艰难中前行,不断探索生存和发展之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新中国成立初期:曲折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52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东山岛全县有7所小学兼办7班幼儿班,入园幼儿316人 ,这体现了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和积极推动,试图快速恢复和发展教育事业。但由于当时经济基础薄弱,教育资源匮乏,不久这些幼儿班便停办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56年,随着国家经济的逐步恢复和发展,东山岛复办3班民办幼儿班,入园幼儿140人 。1957年,在西埔创办机关幼儿园,招收幼儿60人,配教养员2人 ,学前教育事业开始呈现出复苏的迹象。1958年,受“大跃进”运动的影响,各公社、大队相继办起幼儿园,共56所(班),在园幼儿9382人 ,教育事业看似迎来了大发展。但这种发展速度超越了当时的经济和教育实际承载能力,导致教育质量难以保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61年,经过整顿,停办部分农村幼儿园,仅保留西埔和城关地区(今铜陵镇)的部分园班 ,教育发展回归理性。然而,“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全县公办幼儿园先后停办 ,东山岛的学前教育事业再次遭受重创,陷入停滞状态。1976年,受大办“五七”教育网影响,各大队(村委会的前身)办起红儿班 ,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学前教育的开展,但教育的规范性和质量难以保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改革开放后:蓬勃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拨乱反正,各项事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东山岛落实有关发展幼儿教育政策,恢复公办幼儿园,并对村、街道幼儿园师资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同时,加强对幼儿教育的研究和领导,学前教育事业逐步走向正轨。此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东山岛的幼稚园教育在规模、质量、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结 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东山岛幼稚园的发展历程,是一部充满曲折与希望的奋斗史。从清末的萌芽,到民国的艰难探索,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曲折发展和改革开放后的蓬勃兴起,每一个阶段都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交织影响。回顾这段历史,我们能深刻感受到教育发展的不易,也更加珍惜当前学前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展望未来,相信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持续加大教育投入、积极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东山岛的学前教育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展华整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