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女神和三清山

不老松沉默是金

<b>东方女神和三清山</b> <b>三清山 <br>又名少华山、丫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与德兴市交界处。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尊神列坐山巅而得名。道教名山。<br>上三清山有两条路线。在外双溪服务区有缆车上山 。在金沙服务区也有缆车上山,距东方女神较近。</b> <b>历史沿革<br><br>三清山道教始于晋代葛洪,据史书记载,东晋升平年间(357-361),葛洪与李尚书上三清山结庐炼丹,著书立说,至今山上还留有葛洪所掘的丹井和炼丹炉遗迹。尤其是丹井,历时一千余载,依然终年不涸,其水汪洌味甘,被后人称之为“仙井”。于是葛洪便成了三清山的“开山始祖”。</b> <b>唐朝道教大兴,三清山的道教也随之兴盛起来,朝山香客络绎不绝。道士们在葛洪结庐炼丹之处营建了三清山上第一座道教建筑——老子宫观(此观被称为“三清福地”)。北宋皇帝笃信道教,带动了社会崇信的风气,三清山一带开始出现成批的道教建筑,其中包括葛仙观,内中供奉葛仙翁和李尚书石像;还有福庆观、灵济庙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天门峰的悬崖之上用天然花岗岩雕砌成一座六层五面的风雷塔,此塔历尽千年风雨,至今巍然不动,被誉为三清山上道教建筑中的一颗璀璨明珠。<br><br>元时,三清山上出现了信奉全真派的道士,但更多的还是正一派道士。据元人鲁起元在《游三清山记》中说,此时三清山正在大动土木,扩建三清观。观内供奉石刻三清石仙君、葛仙翁、李尚书、金童、玉女、潘元帅神像;山上景物、地点也以道教称谓命名,如仙人桥、雷公石、判官石等等。当时三清山的兴盛可见一斑。</b> <b>明太祖朱元璋特别推崇道教,张天师为全国教主,贵溪龙虎山遂成为全国道教活动中心。三清山距龙虎山仅300里,道士来往频繁,联系也极为密切,三清山的教务活动几乎直接在张天师控制之下进行。此时山上朝拜之风极盛,散居于赣、浙、皖、闽的道士和信徒在每年的八九月份都要组织香会,“一年朝三清,一年朝少华”。他们结队而行,以三清神像和旌旗开道,点燃香烛,抬着猪牛羊各种祭品,并鸣三眼铳助威,配以鼓乐,吹吹打打,浩浩荡荡向三清山进发,每日多则上万人,少则几千人。<br><br>明朝为三清山道教活动的鼎盛时期,山上的道教建筑也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至景泰年间,山上已经建起龙虎殿、方士羽化坛、玉零观、纠察府、演教殿、九天应元府、潘公殿、方壕上、天门石坊、飞仙台、流霞桥、石阶“众妙千步门”、“冲虚百步门”等建筑,并重建三清观,改建三清宫。</b> <b>道教古建筑<br><br>三清山道教古建筑群气势恢弘,与三清山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br><br>三清山自玉京峰向北以下(北山),为历史文物分布区。这些文物主要包括星罗棋布在林壑间若隐若现的宫、观、殿、府、庙、亭、台、塔、坊、丹井、石雕、题刻等在内的石构建筑群,目前已发现的有230多处。这些古建筑,在数十平方公里内有规律地配置在特定的位置上,既原始质朴,又内蓄玄真,与自然浑然一体,在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三清山也因此被称为“中国道教文化古建筑露天博物馆”。</b> <b>三清宫</b><br><b><br>位于三清山北部三清福地南侧九龙山口的龟背石上,海拔1533米,是三清山道教的标志性建筑。三清宫东倚聚仙台,南靠九龙山,西邻演教殿,北踞龟背石,占据了三清福地藏风聚水的最佳风水宝地。<br><br>唐建“三清福地”,据史料记载,“宋乾道六年(1170)王霖捐资重建三清观殿宇,供奉三清尊神,后因世乱,观废址毁”。元建三清观,有石刻三清石仙君、葛仙君、李尚书、金童、玉女及潘元帅像等。明景泰至天顺年间(1450-1464)王祐、詹碧云上山重修扩建后,改称三清宫。现在的三清宫即为明代所建,坐南朝北,前殿后阁,左右厢房,两层两进。前殿高5.38米,后阁比前殿地基高2.3米,两殿总面积206平方米,包括附属建筑,占地总面积1750平方米。整个殿内梁、柱、墙、池、门以花岗岩铺造为主,镶嵌得严丝密缝,是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品之一。宫门上方悬挂清同治八年(1869)立的“三清福地”匾额一块。<br><br>三清宫建筑和布局有一个特别之处:正殿供奉道教三清三位尊神,后殿供奉观音及十八罗汉,共为同一殿堂,道佛和谐相处。</b> <b>我是两上三清山。第一次是2023年7月20日。因天气不好,没有看到东方女神。第二次次是2025年6月13日,这次看到了东方女神。但代价不小。是请轿夫抬上去的。花去费用1600元。</b> <b>三清山上山岩很多可以想象成某种动物,这是世界上少见的。所以才会有东方女神。犀牛石,老道拜月。巨莽出山</b> <b>犀牛石</b> <b>老道拜月</b> <b>巨莽出山(雨中)</b> <b>巨莽出山(睛天)</b> <b>企鹅献桃</b> <b>我两次看上三清山(20230730,(20250614)。看到的景色丰富多彩。第二次,亲眼目睹了神奇的东方女神。</b> <b>南昌大学退休教师<br>衷仁保<br>于2025年7月5日</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