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辽沈战役配水池战斗遗址。

路人

<p class="ql-block">走进配水池战斗遗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庄严肃穆的石制纪念碑,上面悬挂着一条红色横幅,写着“辽沈战役配水池战斗遗址”。阳光洒在碑体上,红色的横幅在灰白的石墙背景下格外醒目,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历史。远处的树木随风轻轻摇曳,像是在为逝去的英魂默哀。</p> <p class="ql-block">穿过纪念碑,便来到了配水池战斗遗址陈列馆。这是一座简洁而庄重的建筑,门前是一片绿意盎然的草地,点缀着星星点点的紫色花朵,为这片承载沉重记忆的土地增添了一丝生机。门口的玻璃门映照着蓝天白云,几株绿植静静伫立,仿佛在守候着那段不能忘却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陈列馆前的广场上,一组铜制雕塑巍然矗立,描绘了八位身穿军装的士兵,他们手持武器,神情坚定,仿佛随时准备投入战斗。雕塑背景是蓝天白云,下方绿植整齐排列,与雕塑的刚毅气质形成鲜明对比,让人不禁联想到当年那些年轻战士的英勇身影。</p> <p class="ql-block">进入馆内,一块展板格外引人注目,上面用醒目的字体写着“配水池”和“血战”两个词,深棕色的背景让整个展板显得庄重而肃穆。展板详细讲述了配水池战斗在锦州战役中的重要地位,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段激烈的历史之中。</p> <p class="ql-block">另一块展板则记录了1948年10月1日的战斗情况,讲述了第2纵队和第3纵队在炮兵配合下,经过四小时激战攻克义县的英勇事迹。展板上还贴有一张泛黄的《东北日报》剪报,标题为“北宁线歼敌三万,包围锦州”,旁边还有一张牺牲指挥员的照片,他年仅43岁,却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令人唏嘘。</p> <p class="ql-block">一张泛黄的历史照片静静陈列,照片中有三位士兵,其中一人正指向远方,背景是荒凉的原野。照片下方的文字说明和展板内容详细记录了东北野战军当时的攻防部署,让人仿佛能听到当年战马嘶鸣、枪声阵阵。</p> <p class="ql-block">展馆内的一面墙上,悬挂着多位历史人物的照片,照片下方配有详细的文字说明,墙上还绘制了当时的战略地图。这些照片和地图串联起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让人对那段峥嵘岁月有了更直观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另一块展板则集中展示了锦州战役的图文资料,包括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中两名士兵正在交谈,背景是战火纷飞的战场。下方的信息板详细描述了国民党军在锦州的防御部署,并附有相关文件和图片,让人对这场战役的复杂局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展馆深处的一面墙上,布置着多块展板,内容详实,图文并茂,涵盖了战斗的时间、地点、过程及结果。展板在灯光的映照下清晰可见,背景深沉而肃穆,营造出一种沉浸式的历史氛围。</p> <p class="ql-block">一张标注为“攻克锦州作战经过要图”的地图吸引了我的注意,时间跨度从1948年10月9日至15日,图中用红蓝箭头清晰地标明了战斗路线和区域,让人一目了然地看到这场战役的全貌。</p> <p class="ql-block">展馆外,一块刻有“配水池攻坚战纪念碑”的石碑静静矗立,碑身被铁链围起,显得庄重肃穆。石碑上点缀着几朵粉色的花和松枝,仿佛在向那些为国捐躯的战士们献上最真挚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展馆旁的广场上,一组雕塑再次将我的思绪拉回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三位士兵手持武器,姿态坚定,仿佛随时准备投入下一场战斗。雕塑前的绿植生机勃勃,与雕塑的刚毅气质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和平与希望。</p> <p class="ql-block">在遗址的另一角,一块石碑上刻着“配水池战斗遗址”的字样,背景是灰色的建筑,碑身下方还雕刻着精致的图案。石碑上还标注了“辽沈战役红色旅游主要景点”,以及“中共锦州市委员会 锦州市人民政府 二〇〇五年四月”的字样,让人感受到这片土地被铭记与传承的厚重意义。</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一块标牌写着“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1948年10月5日—11月2日)”,下方展示了指挥所的外观与内部照片,让人仿佛走进了当年的指挥现场,感受到那种紧张而有序的战斗氛围。</p> <p class="ql-block">展馆内还有一块展板,标题为“红色记忆—辽沈战役遗址专题展览”,内容详尽地介绍了锦州在辽沈战役中的关键地位,以及锦北渗透战、锦州外围战等重要战役。展板还强调了保护红色资源、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性,让人深感肩上的责任。</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站在一块刻有配水池战斗历史的石碑前,碑文记载了1948年10月12日,东北野战军某纵队师二十四团一营在配水池的战斗,营长赵兴元带领战士们英勇作战,最终取得胜利。石碑还提到配水池战斗遗址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后人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的重要地标。</p> <p class="ql-block">离开时,我回头望了一眼这片曾经硝烟弥漫的土地,心中充满敬意。配水池战斗遗址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更是一代代人传承红色精神的火种,它将永远激励着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勇往直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