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青岛老舍故居

张乃定

<p class="ql-block">青岛市名人故居</p><p class="ql-block"> Former Residence of Celebrities in Qingdao </p><p class="ql-block">青岛既蕴山海之灵,又得人文之惠。在青岛历史城区的街巷中,分布着许多名人故居,使得美丽的海岸线变成一条光彩夺目的人文走廊,标举着城市的精神价值,昭显着人文与自然和谐的理想生态。2012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批准小鱼山文化名人街区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p><p class="ql-block">名人故居既是青岛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亦因着往昔那些文化灵魂的栖居而具备了更宏阔的景深,隐含着近现代文化和人文思想的诸多密码,灼灼火华穿透历史,带来了悠远的回响,而每一次聆听也都意味着沉思和发现,城市文脉因此而显得生动、深邃,昭示着久远。</p><p class="ql-block">青岛现存名人故居有数十处,这里所展示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人文学者和作家的故居。希望借此来实现对城市的人文观照,凝聚记忆,传承文脉,加大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力度,让更多的文化名人故居开启博物馆之门。</p> <p class="ql-block">倾情苍生,老舍与〝骆驼祥子”。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老舍是一代文学巨匠。1936年,就在这所房子里,老舍创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书写着一个时代的良知与罪愆,形成了对人性、命运与世道的深刻揭示。缘此而开启了一条通向文学巅峰之路,中国现代文学也取得了一个历史性突破,实现了对城市贫民的博大同情与真正关注。《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各种语言版本最多的一部,见证了中国文学与世界对话的历程。</p> <p class="ql-block">手稿的刊载与保存</p><p class="ql-block"> Printing and Preservation of the Manuscript </p><p class="ql-block">从1936年夏天开始,老舍一边写,一边陆续将手稿寄往上海,供《宇宙风》杂志连载。这样,当时的《宇宙风》主编陶亢德就与手稿结下奇缘,在以后的将近四十年的岁月中,他一直小心翼翼地保存着,未见遗失和污损。</p><p class="ql-block">手稿劫后余生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The Story of how the Manuscript Survived </p><p class="ql-block">"文革"期间,陶亢德被炒家,包括《骆驼祥子》手稿和老舍信函在内的大批文献被抄走。过去了二十多年,1992年,老舍长女舒济忽闻手稿尚在人间的消息,全家人不胜惊喜。</p><p class="ql-block">1992年上海图书馆的萧斌如女士来京,到我家聊天时,她才把《骆驼祥子》手稿的发现过程告诉了我,使我深受感动。"文革"中,上海图书馆受命焚毁集中在该馆的一大堆抄家抄来的书籍与文稿时,一部字迹工整的手稿,引起已"靠边站"的老馆长顾廷龙先生的注意。他捡出来一看,是《骆驼祥子》手稿。他不顾灭顶之灾,趁人不备,急忙把这部手稿揣在衣服里,夹带出"火化现场"。过后马上转移给了另一位馆员。顾先生再三嘱咐这位馆员,一定要千方百计地好好的藏起来……事隔三十多年,今天想来,这恐怕还是"祥子"的命运比它的作者好,遇到了远见卓识、胆略超群、不顾个人安危的好人,才化险为夷,幸存于今世。</p><p class="ql-block">海市历史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海革命历史博物馆</p><p class="ql-block">-﹣舒济《骆驼祥子手稿本·后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时光流转,海色浩茫,老舍带着对一种理想境界的向往来到了青岛,在山海之间探索和沉思。从1934年秋到1937年夏,三度春秋,成果丰硕他度过了生活和写作上的黄金时期,获得了诗意的安居,也实现了与城市命运的深刻联结。作为当时山东大学和青岛文坛的灵魂人物,他谱写着三十年代的人文传奇。</p><p class="ql-block">山海之间有老舍,一片朗润气象在升腾着,城市的人文气氛也因此而显得澄明和温暖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感谢老舍</p><p class="ql-block"> Thank You , Lao She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感谢老舍,他为中国,为青岛这座城市留下的文化遗产弥足珍贵,内在的精神光辉无远弗届。感谢老舍先生的家人,感谢为这座文学殿堂重现荣光做出贡献的每一个人,感谢来到这里探思人文真谛的每一个人。</p><p class="ql-block">老舍是理解青岛,热爱青岛的,在此山海形胜之地,在此中西合璧之城,在优雅、仁厚与睿智中实现了人的丰富意义,昭显了作家的真正价值,创造了不朽的文学经典。《骆驼祥子》从这里走向世界,光耀文学史。因此,这座屋宇简朴而神奇,已不仅仅属于历史了,已然开启了一扇未来之门。它不仅凝含着老舍本人的生命光彩,也映射着现代文学和人文思想的博大光辉。</p><p class="ql-block">盛世重光,老舍故居的修复与开放意义深远,这是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文化事业发展历程上值得纪念的一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