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我收藏的众多钱币中,有枚光绪年造的户部大清银币总能让我驻足良久。银币上的“大清银币壹两”几个字笔力遒劲,仿佛能感受到那个时代工匠们在刻模时倾注的心血。背面的图案虽已模糊,但依稀可见的龙纹依旧威严。这枚钱币仿佛在低声诉说着一个关于清末金融改革的故事,那些曾经流通于市井之间的银元,见证了无数普通百姓的柴米油盐。</p> <p class="ql-block">每当翻看那枚宣统三年的伍角银币,总会想起老辈人常说的“龙袍虽好,终非长物”。正面的“大清银币伍角”几个字清秀工整,背面的龙纹图案却已有些磨损。这枚小小的银币,就像清王朝最后的余晖,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流逝。它让我想起小时候听爷爷讲的那些关于民国初年的故事,街市上银元叮当作响,商贾们讨价还价的声音此起彼伏。</p> <p class="ql-block">那枚袁世凯像的共和纪念币总是让我心生感慨。正面的袁世凯肖像庄重而略带忧郁,背面的“壹圆”二字笔锋遒劲。这枚钱币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民国初年风云变幻的故事。记得小时候在旧书摊淘到一本民国时期的日记,里面记载着当时人们对于共和制度的期待与困惑,那种复杂的心情似乎也凝固在这枚银币上。</p> <p class="ql-block">徐世昌的仁寿同登纪念币让我想起了老北京的胡同。正面的徐世昌肖像温文尔雅,背面的建筑图案让我仿佛看到了故宫的飞檐。这枚钱币总让我想起胡同里那些老茶馆,茶客们一边品茗,一边谈论着时局,窗外的槐花随风飘落。</p> <p class="ql-block">黎元洪的开国纪念币让我感受到一种朴素的力量。正面的黎元洪肖像朴实无华,背面的“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几个字透露着那个时代特有的理想主义色彩。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听父亲讲的辛亥革命故事,那些普通的革命军士兵,他们或许并不明白什么是共和制,但都怀着对新生活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曹锟的宪法成立纪念币上,那身戎装让我想起旧时的军营。正面的曹锟威严中带着几分拘谨,背面的旗帜图案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权力与法统的故事。这让我想起在档案馆看到的民国时期军饷发放记录,那些泛黄的纸张上记载着无数普通士兵的悲欢离合。</p> <p class="ql-block">段祺瑞的和平执政纪念币总让我心生唏嘘。左侧的段祺瑞肖像略显疲惫,右侧的“和平”二字和橄榄枝图案显得格外醒目。这枚钱币让我想起老照片里北平和平解放时的场景,胡同口的老人们议论着时局,孩子们在青砖地上追逐嬉戏。</p> <p class="ql-block">那枚贵州省造的汽车版银币让我忍俊不禁。左侧的汽车图案让我想起老电影里的老爷车,右侧的“三根草”图案更是别具一格。这枚钱币总让我想起贵阳的老街,那些斑驳的墙面上还留着民国时期的商业广告,骑楼下飘来阵阵肠旺面的香气。</p> <p class="ql-block">袁世凯的洪宪纪元飞龙纪念币让我感受到一种奇特的矛盾感。正面的袁世凯肖像威严中透着几分焦虑,背面的飞龙图案似乎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帝制复辟的未竟之梦。这枚钱币让我想起在琉璃厂见过的一本旧书,书页间夹着张民国时期的戏票,上面印着《游龙戏凤》的剧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