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南少林寺

<p class="ql-block">南少林寺,又名“镇国东禅少林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清源山东岳山麓,相传为曾救唐王十三棍僧之一的智空入闽所建,占地面积近500亩。泉州南少林始建于唐朝,兴盛于两宋,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是中国禅宗名刹、南派少林武术发祥地。</p> <p class="ql-block">南少林寺与开元寺、承天寺、崇福寺并称为泉州四大丛林。</p> <p class="ql-block">唐龙朔元年(661年)前后,智空入闽在清源山麓建筑少林寺。唐天佑元年(907年),南少林寺僧反对王审知叛唐附梁,导致泉州南少林被毁。北宋时南少林寺被诏修。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泉州清源少林寺僧众反蒲寿庚之降元,少林寺再次被毁。明洪武年间再次被诏修。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为铲除福建沿海的反清力量,朝廷降诏焚毁泉州南少林寺。</p> <p class="ql-block">1992年10月,泉州市佛教界和地方知名人士决定在原址重建南少林寺,至1997年建成大雄宝殿、五观堂及僧舍等。同年,常定法师经泉州市佛教协会聘任,出任泉州少林寺住持,并于次年任武僧团团长。南少林寺武术与南音、南戏合称“三南”,是泉州最具分量的文化名片,其武术五祖拳更是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武僧团汇集南少林各种功夫,在各种重大文化交流活动及武术比赛中屡创佳绩,先后同15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过文化交流,接待外国武术弟子3000多人次,来寺寻根、习武、参访。南少林寺已被中国侨联批准为“中国华侨文化交流基地”、被省台办批准为“福建省对台交流基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