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步牌坊街,走近古民居

博爱老刘

<p class="ql-block">潮州史上是粤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潮商、晋商、徽商并称我国古代三大商帮。</p><p class="ql-block">【潮州古城】称凤城,明清古牌坊、古府第、古民居,延续传承传统民俗风情,誉为中华古文化活化石。</p> 我们从揭阳乘公交车到潮州城南小学站下车,步行到古城。 <p class="ql-block">下榻古城牌坊街旁【书香客栈】</p> 走进【书香客栈】,感受到浓郁的书香气息。 【书香客栈】坐落在牌坊街开元寺开元广场。 <p class="ql-block">【牌坊街】内连开元寺、己略黄公祠、许驸马府及古民居群落;</p><p class="ql-block">外接广济门城楼、广济桥、韩文公祠、笔架山潮州窑遗址。</p><p class="ql-block">牌坊街出行十分方便。</p> <p class="ql-block">牌坊分御赐、恩荣、圣旨,</p><p class="ql-block">皇帝下诏,国库出资为【御赐】</p><p class="ql-block">皇帝下诏,地方出资为【恩荣】</p><p class="ql-block">地方申请,皇帝批准家族出钱为【圣旨】</p><p class="ql-block">牌坊街23座明清牌坊,尽显古韵。</p> 【两京科道·金榜联芳】<div>为明监察御史迁陕西副使郑安、弟吏科给事中郑寯建。<div>郑安:明进士,授南京河南道御史,迁陕西按察副使。居官二十年,弹劾不避权要,两袖清风。</div><div>弟郑寯:明进士,任吏科给事中。</div><div>两京:京师顺天府与南京应天府。<br></div></div> <p class="ql-block">【侍御坊】</p><p class="ql-block">为进士、苑马寺卿成子学建。</p><p class="ql-block">成子学: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峡江知县,两淮监察御史,官至苑马寺卿。师事王阳明,得良知宗旨。与罗洪先往复寓书,阐明理学。</p><p class="ql-block">侍御:唐代称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为侍御,后世沿袭。</p> <p class="ql-block">【恩光洊锡】坊,</p><p class="ql-block">为明封尚书翁玉而建。</p><p class="ql-block">翁玉:以经术著声,长子翁万达进士,青云直上,翁玉四次受朝廷敕封至通义大夫、兵部右侍郎,资善大夫、兵部尚书。</p><p class="ql-block">恩光:古帝王朝廷给予臣民恩惠。</p><p class="ql-block">洊锡:一次又一次赐给。</p> <p class="ql-block">【大理少卿·经略边务】坊,</p><p class="ql-block">为明大理少卿吴一贯而建。</p><p class="ql-block">吴一贯:明成化十七年进士,授上高县知县,升任浙江道御史,弘治年间巡察浙江、福建、南畿,以骨鲠之臣闻名。晋大理寺右少卿。</p> 大理少卿吴一贯曾经略边关,规划创建八达岭长城,上安边策数万言。 <p class="ql-block">【赐锦重光·貤封疉被】坊,</p><p class="ql-block">为清雍正二年甲辰科进士、巩县知县邱轩昂建。</p><p class="ql-block">邱轩昂:清雍正元年癸昂恩科会试贡士,次年甲辰科补行殿试,赐进士。任河北深泽县、河南巩县知县。其父必藩、祖屡年得赠文林郎。</p> 牌坊正背面均有额刻及对联,<div>三层楼雕飞鸟走兽、人物花草,姿态各异,栩栩如生。<div>亭额题字及对联均出自名家手笔。</div></div> <p class="ql-block">【台省褒封·科甲济美】坊,</p><p class="ql-block">为明户科郎中李思悦之父、举人封郎中李一庄,御史李春芳之父、赠御史李大受而建。</p><p class="ql-block">台省:汉尚书台,三国魏中书省,代表皇帝发布政令的中枢机关,后指政府中央机构。</p> <p class="ql-block">科甲:指科举出身。</p><p class="ql-block">济美:谓在以前的基础上使美好的东西发扬光大。</p><p class="ql-block">海阳鹳巢李氏一门直系数代人,均是科举出身,在潮州府属诸县中绝无仅有,是在地方产生重要影响的科举家族。</p> <p class="ql-block">【榜眼·秋台】坊,</p><p class="ql-block">为宋尚书王大宝而建。</p><p class="ql-block">王大宝:南宋建炎二年廷试进士第二,宋代岭南唯一榜眼。官至礼部尚书,赐爵开国男。坚持抗金,反对议和。弟大鼎、大圭、大纲,分授承奉郎、承务郎、东莞令。</p><p class="ql-block">理学家朱熹称其人刚正,忠实有余,名列《宋史》。</p> <p class="ql-block">王大宝曾任刑事长官,古称秋官,故称秋台。</p><p class="ql-block">秋台坊四柱三间砖石结构,在牌坊街石坊林立中独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吴楚重镇·四世大夫】坊,</p><p class="ql-block">为清侍卫湖北宜昌总兵林炳星建。</p><p class="ql-block">林炳星:乾隆七年二甲武进士,授御前三等侍卫,累官至湖北宜昌镇总兵。曾祖林廷举、祖林振光、父林锦万诰赠武义大夫、武功大夫。</p><p class="ql-block">吴楚重镇:林炳星镇守的地方均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险要,物产丰饶,兵家必争之地,又是春秋时吴、楚二国辖境。</p> 白天,牌坊气宇轩昂,肃穆庄严;<div>华灯初上,霓红灯流光逸彩,璀灿夺目。</div> <div><div>【七俊坊】</div><div>为缅怀表彰七位明代才智出众的进士而立。</div><div>七俊:嘉靖甲辰科进士林光祖、章熙、黄国卿、郭维藩、陈昌言、苏志仁、成子学。<br></div></div> 【少司马·大总制】坊,<div>为明兵部侍郎三边总制翁万达建。<div>翁万达:明嘉靖五年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宣、大、偏、保军务,升兵部尚书。</div><div>司马:《周礼》六官有夏官司马,掌军事、军需等事。后代以大司马称兵部尚书,以少司马称兵部侍郎。</div><div>总制:即总督。</div></div> 【柱史】坊<div>为御史许洪宥建。<div>许洪宥:明弘治十四年举人。授广西临桂县教谕,正德九年徵为御史,巡按应天山东。敢直言,时刑科给事中窦明因言事下狱,上疏力救获免。父亡故,回乡守制三年。期满,回朝任职。著《龙江集》、《南台日录》、《易经管见》。<br></div><div>柱史:柱下史省称。周秦官名,常立殿柱下,故名,后为御史代称。<br></div></div> 【盛世元凯.戊辰八贤】坊<div>为崇祯戊辰进士同榜八人辜朝荐、郭之奇、黄奇遇、宋兆禴、李士淳、梁应龙、杨任斯、陈所献建。<div>盛世:兴盛的时代。</div><div>元凯:亦作元恺,八元八恺省称。传说高辛氏有才子八人,称为八元;高阳氏有才子八人,称为八恺。后泛指贤臣、才士。<br></div></div> 【宗伯学士.三世宫端】坊<div>为明末南京礼部尚书黄锦所建。<div>宗伯学士:黄锦官至礼部尚书(古称宗伯)任侍讲学士得名;</div><div>三世宫端:反映其父祖因黄锦任职詹事府获赠官衔家族荣誉。</div></div> 【三世尚书.四朝大老】坊<div>为赠太常卿林瓒,子林乔惯,及孙户部侍郎赠尚书林熙春建。<div>林熙春:明万历十年中进士。<br><div>四朝:指曾历官于明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位皇帝。</div><div>大老:对资深望重大官的称呼,亦指德高望重的老人。</div></div></div> 【节镇三省·浩敕重封】坊<div>为明封知县赠知府陈以贲、子梧州知府升贵州副使陈志颐建。<div>陈志颐:明万历元年举人,历任户部郎中,广西庆远知府、梧州知府,贵州按察司副使。曾奉旨节镇三省军政。</div><div>诰敕:诰封、敕封合称。明清皇帝对官员及亲属授予爵位名号封典。</div></div> 牌坊全石结构,工艺精致、古朴大方、气势轩昂、雄浑壮观。<div>牌坊是地方经济文化发达的标志,坊之多而知风化之美。<br></div> <div>巷之多而知民居之密,</div><div>坊与巷俱以多为贵。<br>牌坊街不仅坊多,巷也多。<br></div><div>牌坊街【义井巷】<br></div> 猷、灶、义、兴、甲几条街巷成并列状一字排开,保留了明清街巷格局和大量古民居。<div>牌坊街【灶巷】</div> 牌坊街【兴宁巷】 牌坊街【图训巷】 牌坊街第一泉【义井】 【东门大井】 【老字号文化馆】 牌坊街是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特色小吃等为一体的文化古街。 潮绣、手拉壶、陶瓷、工夫茶等, 潮式美食:潮州三宝、牛肉火锅、粿条、甘草水果…… 【广式腊味】 【酒铺】 【骨子里的潮州味】 【传统手工甜汤】 【天然香囊】 【酱坊】 牌坊街独特的摆摊方式 【到此一游】<div>品味潮州古城前世今生。</div> 牌坊街【甲第巷】是古代潮州城仕宦商贾望族聚居之地。 【资政第】 【半隐】<div>甲第巷头饶宅,是书香门第。</div><div>门匾名称半稳,主人谦逊儒雅之风犹在眼前。<br></div> 【半园】<div>面积不大,构筑精巧,错落有致,简朴清幽的环境衬托出主人品性的清高和超逸。</div> 【德屋】 【大夫第】 【儒林第】 【照壁】 【㚈儒第】 【济阳旧家】 沧桑岁月使官宅斑驳老旧, 彰显昔日辉煌,留下无穷韵味。 【甲第第一横】 【甲第第二横】 【甲第巷夯土墙】 【甲第巷砖碎墙】 【镇海楼】明代潮州府衙署谯楼,始建于明洪武元年,是潮州作为粤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历史象征 。 清乾隆四十三年知府方应元取雄镇海疆之意更名【镇海楼】 【镇海楼】辛亥革命期间毁于战火,<div>2021年原址按明代形制恢复三层砖石木瓦结构,</div> 屋面采用红瓦灰脊歇山顶设计,铺设红素瓦。 【镇海楼】首层设仿古城墙门洞,<div>墙体以石料砌筑。</div> 【镇海楼】外廊采用木构回廊, 栏杆装饰108只榫卯木雕【府楼猴】 【府楼猴】雕刻寓意封侯。<div>1911年战火焚毁,两只被盗而幸存,现存于潮州市博物馆,为明代孤品,列为国家二级文物。</div> 镇海楼设置于府衙制高点,<div>发挥【防御瞭望】功能。</div> 潮州城尽收眼底 每日晨昏鸣钟报时,<div>形成【府衙钟声】景观。</div> 暮鼓 <div>【礼仪接诏】<br></div>镇海楼古时作为迎接皇帝诏书场所。 明清经历287任知府在此履职, 体现【前衙后邸】传统衙署文化。 【潮州府镇海楼赋】<div>广东陈渺之作.程小宏书<br></div> 镇楼【嘻游记】兰花展 【想和你一起,沉醉于最美时光】 【己略黄公祠】建于清光绪十三年,二进院,门楼屋架饰以精美石雕,门额己略黄公祠,背镌孝思维则。 首进与后厅间是天井,两侧有廊轩,后厅有抱厦,形成四厅相向格局。 潮汕天井精巧儒雅,花盆、莲缸,花草,金鱼,优雅恬静。 后厅中槽屋架“三五木瓜十八块坯” 典型潮式建筑结构。 【己略黄公祠】是木雕艺术殿堂, 梁枋两端饰以形象各异的龙、凤、狮等祥瑞动物, 栩栩如生 拜亭木载下两边装有十八只金漆木雕凤凰, 传神生动,同其它金漆木雕融为一体,金碧辉煌、精美绝伦。 感觉上把沉重的梁架升腾,减少屋顶空间压抑感。 十八只凤凰顶梁起着斗拱作用,是艺术和建筑的奇妙结合, 构思与工艺之精妙令人叹为观止。 木雕内容有铜雀台、张羽煮海, 水漫金山等戏曲传奇、民间故事, 木雕装饰采取圆雕、沉 雕、浮雕、镂空等不同手法, 木雕形式突破空间和时间, 木雕手艺精雕细刻, 木雕色彩充分运用黑漆装金、五采装金、本色素雕等三大表现手法, 整座建筑物轻重有别,层次分明, 誉称为潮州木雕第一绝,是潮州木雕艺术殿堂, 现辟为【金漆木雕陈列馆】<div>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div> 也有【韩江丽景】地方风光类, 门楼马面坡屋架装《封神演义》人物故事连环画幅石雕饰品, 石雕饰品,人物造型、结构严谨、表情生动、过渡自然,刻划出古代西周时期一个轰轰烈烈的历史场景。 门楼门面分布四幅沉刻文字,为嘉应温仲和【己略黄公祠颂】 两幅沉刻图画 大厅有【己略黄公祠】木雕作品的系列介绍展板, 引导欣赏。 更好了解潮汕木雕装饰艺术。 感受潮汕民居建筑的艺术魅力。 【己略黄公祠】琳琅满目精美绝伦的金漆木雕装饰令人叹为观止,是一颗嵌在古城潮州的明珠。 离开己略黄公祠,沿铁巷前往【儒学宫】 【海阳县儒学宫】始建于南宋,后毁于火,明洪武二年重建。<div>学宫曾作为潮州市博物馆馆址,现博物馆迁往人民广场。<br></div><div>门口悬挂【湘人家教馆】</div> <div>海阳县儒学宫【棂星门】<br></div> 【先师孔子行教像】 【伴池】两庑厢房。 【大成门】 【大成殿】历经沧桑,完整保留明初粤东地区殿堂建筑风貌。 【大成殿】重檐歇山顶,抬梁式屋架由43支大柱支撑,殿周石栏杆。 大殿西阔五间,进深四间,金箱斗底槽柱网布置。 孔子圣贤<div>大殿悬挂牌匾,</div><div>正中是【万世师表】</div> <div>【湘人家教展】前言<br></div> 【红头船前辞别情】 【铭记家训乡愁,过番谋生创业】 【朱熹家训】 【勤读诗书明事理】 【勤俭奋发】 【邻亲睦敦】 【治学齐家】 【正心修身】 【诚信立业】 【廉俭勤耕】 【杨善济世】 【慈孝和睦】 【安分守礼】 【仁义忠恕】 【朱伯儒治家格言】 【积厚流光,人才辈出】 【六桂传芳,祖德宗功】 【同根同源,孝悌忠信】 【诚实摆摊谋生】 侨批点滴血汗钱,<div>寄托赤子桑梓情。</div> 【番批到了】 学宫也是重要革命纪念地,国民革命军二次东征时东征军第一师政治部和南昌起义军军官教导团曾驻扎于此。 离开学官, 前往【许附马府】 【许附马府】历史悠久,古色古香。<div>为宋英宗女德安公主驸马许钰府第。</div><div>许钰是潮州八贤之一许申曾孙。</div> 【许府大门】凹门廊式布局,门扇为上等木材,厚重扎实,门扇有抱葫芦,葫芦与福禄谐音,代表主人希望福禄满门。 府前有一堵【夯土墙】 <div>府第始建于宋英宗治平年间,历代维修,保留了始建布局特色。<br></div> 府第三进五间,两条火巷、两从厝及后包形成近似【驷马拖车】建筑格局,保留宋代建筑风格,被古建专家誉为潮州古建三件宝之一和国内罕见宋代府第建筑。 首进与后座带插山厅房合为九间。<div>中厅东西围屋带从厝厅房及书斋。</div> 潮汕风俗,雨水天上来,经天井檐廊而下,汇集一起,水即为财、水能生财,驸马府排水系统按照“一不穿房,二不穿廊”,形成【S形排水】走势,寓意聚财集财、防财外泄,这是许府三宝中第一宝。 许府的屋架为穿斗式木构架,均为杉木制作,并全部立于条状石地栿上。<div>【石地栿】防白蚁侵蚀;当地基抗震;起抄平效果,是许府第二宝。</div> 【竹编灰壁】用竹片和竹篦编制,和上泥土贝灰,省工俭料,隔音隔热。后厅东侧两面红色墙是整座府第保留最为完好的两面竹编灰壁墙,是许府第三宝。 【后厅】称香火堂,祭拜祖宗地方。<div>供奉潮汕许氏家族三位代表人物:</div><div>中间为漳南开基始祖许天正;<br></div><div>东边是潮州前八贤许二世祖许申:<br></div><div>西边的是许氏五世祖许珏驸马。<br></div> 香火堂后是【后库】,以前摆放棺材的地方。封建社会,家中摆放棺材意味有棺有材,升官发财,不受忌讳。摆放棺材,踩踏较少,地砖是府第保留最为完整、时间最长的地砖。 <p class="ql-block">【丁字形地砖】</p><p class="ql-block">地砖铺设排成丁字形,代表出丁;</p><p class="ql-block">房间地砖排成田字,代表有田地;</p><p class="ql-block">客厅地砖排成人字,代表有人气,</p><p class="ql-block">整个府第地砖排列寓意人丁兴旺,财丁兴旺。</p> 主体建筑东西两侧为两条火巷,相当于防火通道, <p class="ql-block">火巷有火井,供灭火之用,</p><p class="ql-block">西边虎井,东边龙井,符合“东苍龙西白虎”之说;</p><p class="ql-block">虎井栏圆形,龙井栏方形,符合“天圆地方”学说。</p> 厅后有横贯全宅的后院。 围屋隐伏于中座两旁山墙外, <div>形成独厅,<br></div> 独院, 独天井之独特设置。 <p class="ql-block">许府书斋建于围屋中,门前有天井和走廊,背靠火巷,</p> <p class="ql-block">书斋与临近建筑有火巷之隔,又远离主厅喧哗,非常适合读书。</p> <p class="ql-block">【如意井(寿井)】</p><p class="ql-block">书斋前面有水井,为日常饮食之用,井栏呈圆形且东西对称分布,形状如如意,称为如意井,东边为福井、西边为寿井。</p> 【门槛】<div>高门槛是许府一大特色,门槛高象征着身份高、地位高。</div> <p class="ql-block">许珏许驸马不仅被封为驸马,自身官位也做到了广南西路兵马都监,身份和地位都高。</p> 许府整座建筑结构严谨,古朴大方,被专家们誉为国内罕见而完整的府第建筑。 <p class="ql-block">【民居展】</p><p class="ql-block">潮州民居类型很多,经千百年沿革,有代表性的有草寮、趴狮、跑狮、下山虎、四点金等16种。</p> 【下山虎】 【跑狮】 【趴狮】 【百凤朝阳】 <div>【四马拖车】【二马拖车】</div> 【五间过】【七间过】 <p class="ql-block">古城民居建筑群主要由主体院落、从厝、火巷、后包、书斋和花园等潮州民居基本元素构成。</p><p class="ql-block">不同组合展示宅主社会背景,包括文武官员、学者名士、与富商巨贾等群体生活方式。</p><p class="ql-block">古城民居建筑群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技艺与工艺美术的精髓,成为潮州传统民居典范。</p> 【婚宴礼俗展示】效法古法“六礼”,呈现多元因素,传统时尚,淳朴独特又丰富多彩。 六礼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府内西厢房展示的是潮州传统婚嫁场景, 有拜堂、洞房和婚俗展厅。 【出花园】类似古代成人礼,<div>预示将要告别无忧无虑的花园般生活,不再像小孩子般淘气,从此成为一名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年轻人。</div> 家中有满十五虚岁的男孩或女孩,父母都会择一吉日为其过上一个礼节:鲜花水沐浴、祭拜公婆生、吃五碗头。 穿过漫漫的历史烟云,许府这座风度依然的老宅,似乎还在叙说着一个大家庭绵延、发展和辉煌的历历往事。 <div>【潮州西湖】历史悠久,有1200多年历史,全国三十六大西湖之一。<br></div> <p class="ql-block">【西湖石坊】1989年建。</p><p class="ql-block">坊额镌:潮州西湖</p><p class="ql-block">坊联(清人蒋厚传撰,南京艺术学院教授陈大羽重书):</p><p class="ql-block">湖名合杭颍而三,水木清华,惜不令大苏学士到此;</p><p class="ql-block">山势分村郭之半,楼台金碧,还须倩小李将军画来。</p> 【龙珠亭】 【凤书亭】 <p class="ql-block">西湖古是韩江支流,崩堤成瘦湖。</p><p class="ql-block">唐代筑北堤,与韩江切断,成了古城护城濠。</p><p class="ql-block">宋代后逐渐扩建形成园林景观,</p><p class="ql-block">明清成为文人雅士的游览胜地。</p> <p class="ql-block">【西湖渔筏】为潮州八景之一:</p><p class="ql-block">山倚湖苍翠,湖傍山青黛,</p><p class="ql-block">如今是五颜六色脚蹬船,少了渔筏古意,却带来时代情趣。</p> 【葫芦山摩崖石刻】 【潮汕在望】 <p class="ql-block">桥外轻鸥放山出,</p><p class="ql-block">带烟插柳阴虽瘦,</p><p class="ql-block">趁雨栽荷绿已肥。</p> 【涵碧楼】郭沫若题字。<div>始建于民国11年(1922),为洋式双层小楼房。</div> <p class="ql-block">1927年9月23日,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郭沫若等南昌起义军领导进潮州,9月30日撤退,共七日,史称【潮州七日红】</p> 【涵碧楼】是当年起义部队领导人周恩来等同志的办公地点。 <div>【周恩来演讲处】<br></div> 楼前被称为英雄树的木棉据说已有400多年树龄。 【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p class="ql-block">民国时,军阀洪兆麟占西湖己有。</p><p class="ql-block">有人把西湖简史概括为:</p><p class="ql-block">始于唐、著于宋、毁于元、盛于明、芜于清,民国不清不明,于今湖绿波平。</p> <p class="ql-block">西湖除了诗情画意的“西湖渔筏”外,沿湖滨至山下,名胜古迹,楼台亭榭,比比皆是,</p> <p class="ql-block">有天然成趣,有人工雕琢,把西湖妆扮成秀色可餐的园林。</p> 【湖心亭】是六角三楹、外护雕栏的水中亭, <p class="ql-block">两座小巧的拱桥侧壁已泛出灰色,显示出时间的痕迹。</p><p class="ql-block">小桥平行伸入湖中,连接起飞檐翘角琉璃瓦的湖心亭。</p> 据说1925年10月第一次东征时,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东征军总指挥蒋介石曾住在潮州,那时他以“左”派面目出现,常早起来此,手捧中正剑,高声朗读孙中山总理遗嘱。 时过境迁,凉亭地上花纹依旧靓丽。 闲坐凉亭,阅读、休闲、放松。 倚栏观景,吹着湿润的风,当是一番温馨的风景。 <p class="ql-block">【景韩亭】</p><p class="ql-block">建于民国,名取景仰韩文公之意。</p><p class="ql-block">镶嵌韩愈手迹《白鹦鹉赋》石刻。</p><p class="ql-block">亭联:</p><p class="ql-block">景山秀色怀燕市,</p><p class="ql-block">韩水瑶光接孟亭。</p> <p class="ql-block">【处女泉】泉洞如井,有三尺深,泉水极其清冽甘甜。这里原是个山坡,泉眼在山坡草丛中正如深居幽谷羞于见人的处子,故称处女泉。</p> 据说泉水烹茶甘淳溢香,别无杂味。<div>潮人林大川品茶赋诗曰:<br>不知陆羽来到此,品作人间第几泉?<br></div> 湖边是【潮州高级实验中学】 <p class="ql-block">漫步西湖,湖光山色,湖畔遒劲的古树葱茏茂盛,亭台楼阁多彩靓丽,给人一种山水画的诗情画意。</p> 【三利步行街】曾经是远近闻名的电器一条街,上世纪90年代初改为服装饰品步行街,曾是流行服饰风向标,是当时潮州第一条步行街。目前三利街新增了奶茶店、餐饮店、饰品店、特色小吃等等。我们从西湖出来顺道溜达了这条网红街。 <p class="ql-block">潮州人把街道叫街路,古城气息沉淀在街路之中,一街一路,一里一巷,牌坊民居承载着潮州几代人的回忆,历经时代变迁,依然焕发生机,充满烟火气息。</p><p class="ql-block">信步潮州牌坊街,走近凤城古民居,领略了潮州古城的记忆、故事、活力与韵味。</p> 手机摄影制作:刘会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