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家园掌平洼

金子

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真实的美。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4周年生辰之际,新泰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王成谟带领部分党员会员来到龙廷镇掌平洼村,参观龙廷革命史纪念馆,为村民党员拍纪念照,浏览村容风貌,采风幸福食堂。我作为一个退休的党员参与其中,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党的生日。 新泰市掌平洼村位于龙廷镇东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小山村。因村子四面环山,中间洼地形似手掌,故而得名。现村子里原有的石头老房有的开辟成了民宿,大多数村民搬迁到统一修建的楼房居住了。 红色记忆,历历在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这片土地上,曾经有多少英雄烈士抛头颅、洒热血,老一代革命人走过的历程,做过的贡献,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接过红旗,步履使命。 我们曾记着,举手发过的誓言。五十年来党没有忘记,从当年的年轻的妇女主任,到古稀之年的自己。沉甸甸的纪念章,让我不断鞭策自己,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摄协家协会王成谟主席,也是一名老党员,在摄影战线上坚持不懈辛勤耕耘60余年,他与村里党员坐在一起交流畅谈。 掌平洼的当家人党支部书记刘方军,带领着60余名党员和全村村民,传承“老井精神”,担当干事,砥砺前行,致力于改变干旱缺水、贫穷落后面貌,咬紧发展不放松,聚力振兴攀高峰,实现了“产业发展、合作社运营、乡村旅游”动力叠加“三级跳”。 党徽胸前挂,我是名党员。人老心不老,听从党召唤。紧跟党走,为美丽乡村振兴、全村和谐富裕做出自己的贡献。 信念要坚定,跟党要一致。生活互关心,工作比干劲。老同志们个个精神饱满,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干好自己应尽的义务。 大家齐聚在一起,共同度过一个党的生日。老同志们都十分珍惜党员身份,并一直为能成为党组织中的一员而备感自豪和光荣。 年龄大了,多照顾一下孙子。为孩子安心工作,家庭和谐幸福美满,也是做贡献。 老井印象民俗别具一格,既能宣传老村,又能提高知名度,增加旅游收人。 暑假期间,可以带着家人孩子来游览避暑。真的是个好地方。在民宿住下来,不光是看一看螺旋老井,品尝一下美食,看一看周边美景。老井精神既是历史的一面镜子,现又成了人们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田园幽舍是个让人来了不想走的地方。暑天季节,坐在凉亭里听一听村民述说当年打井奋战的故事。环境优美,年老的年少的都会喜欢上它的。 村支书带领着我们观看村貌。掌平洼村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偏僻小山村,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乡村振兴的金山银山,先后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美丽乡村创建示范点”“好客山东最美生态乡村”“中国特色村”“山东省生态乡村”“山东省美丽乡村”等众多荣誉称号。 老井印象代表着上一代人的奋斗精神,新一代人要接过接力棒走向新的历程。朵朵葵花向阳开,庆祝七一党诞辰。不忘初心记使命,紧跟党走不掉队。<br> 村支书带我们来到村办幸福食堂。村委村办发出的倡议书,为了村里的长者就餐方便,中午提供就餐。这也是村委坚持要办好的一项举措,让老年村民老有所依,都能共享村民富裕后的红利。 热心的妇女参与食堂的工作,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今天的饭是肉馅粉条白菜大包子,外加西红柿鸡蛋汤。每一天都要早早地来到幸福食堂,按分工各自忙绿着工作。昨天熬的羊汤,阴历六月六当地有喝羊汤的习俗。来就餐的老人聊起了这个话题津津有味。 一屉接一屉的蒸,木柴火烧的旺。每天的工作量也不小,村里60多名老人享受待遇。幸福食堂办的红红火火。 村里的老年人到点了就来等候,等呀等呀就嗅到了香味。人间烟火气浓浓,村里年轻人大多进城务工居住,孩子还要上学读书,见到的也是老年人居多。 身体棒棒的,生活好好的。开心的笑脸洋溢在老人的脸上,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真的好幸福,老有所依,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在生活中落在实处。 每一个蒸熟大包子散发出阵阵香味,让全村老人都能享受大家的关爱。 领到大包子的村民面带笑容,有的就直接香喷喷地吃上了。有的则是带回家一家人慢慢品尝。 一个老人两个大包子,这么大的包子足够吃。你也来个尝一尝,村民面带笑容让着。 吃一口大包子来一口汤,真的是好味道。大家井序有然的依次领取,人人有份。看到村民吃着包子,我想起了小时候,家里包包子,没有肉就用炼猪油剩下的肉渣剁成馅,掺上白菜,再放上粉条,那一个香。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再也品尝不到那时候的包子口味啦。 春赏百花夏收果,秋摘柿子冬观山。掌平洼的杏梅花开秀美,吃起了也是赞不绝口。 村庄自然景观独特,乡情淳朴、资源丰富,九顶凤凰山九峰相偎相连。独特魅力吸引了许多游客纷纷走进掌平洼,亲近自然,享受悠闲的生活。 策划:新泰市摄影家协会<br>摄影:王成谟 武传勇 李勇 张刚 曲传刚 张淑玲 曹增先 刁存金<br>编辑:金子<br>鸣谢:新泰市龙廷镇掌平洼村